卡式半自动注射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8449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式半自动注射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卡式半自动注射笔。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注射针管主要采用人工手动进针、手动注射,进针和注射时需要一定的技术操作经验和卫生要求。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全自动注射器,能够在野外条件下自动完成注射操作,但是其采用预充有压力的药液,注射时受气压控制瞬间完成推药动作,另外也有利用弹簧推动活塞,缺点是弹簧一经放松就一步快速到位,二者皆不能控制进药的速度,对于许多对药液吸收速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不太合适;另外,有时候还会将注射针管内残
存的微量空气注入人体,形成气栓,损害人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卡式半自动注射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控制进药的速度、有时候还会将注射针管内残存的微量空气注入人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卡式半自动注射笔,包括依次连接的推杆护套、中体、针外护套;中体的底端设置有台阶形内螺纹,中体的底端内通过螺纹连接有推杆孔套,中体内的推杆孔套端头圆周台阶处设置有挂扣,推杆孔套的半截露出中体之外,推杆孔套的底端通孔中设置有按钮,按钮与推杆孔套通过定位槽套接,按钮与挂扣之间设置有按钮弹黃;在中体的内腔安装有装瓶扣体,装瓶扣体外表面中部沿圆周设置有一道凸棱,凸棱与挂扣之间设置有弹簧,装瓶扣体的底端沿圆周设置有能够向轴心回弹的至少两个倒钩,该倒钩能够钩挂在挂扣上表面,挂扣的内径与按钮的前端圆柱形开口内径一致,按钮的前端圆柱形开口内径小于该倒钩的外径,装瓶扣体内腔套装有含药卡式瓶,含药卡式瓶底端的移动胶塞与推杆接触,推杆穿出按钮之外;含药卡式瓶瓶口端安装有双刃注射针头,双刃注射针头外周安装有排气针套,针外护套的通孔内端表面设置有缓冲垫。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人为控制进药的速度、不会将注射针管内残存的微量空气注入人体,精确性及安全性高;制作成本低,可多次使用,环保节约。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表面结构侧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表面结构前视示意图;图3是卡式半自动注射笔剖面图(图2中的E-E剖面图);图4是卡式半自动注射笔排气前状态的结构图;图5是卡式半自动注射笔排气时状态的结构图;[0014]图6是卡式半自动注射笔进针状态的结构图;图7是卡式半自动注射笔注射完成状态的结构图。图中,I.笔挂,2.推杆,3.推杆护套,4.按钮,5.推杆孔套,6.推杆端圆片,7.弹簧,8.含药卡式瓶,9.中体,10.针外护套,11.排气针套,12.针护套,13.缓冲垫,14.双刃注射针头,15.装瓶扣体,16.胶塞,17.挂扣,18.按钮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以下的结构描述中,所述的底端为所有附图中的上端(按钮一端),所述的前端(即瓶口方向一端)为所有附图中的下端。参照图I、图2,本实用新型的卡式半自动注射笔主体结构是,包括依次连接的推杆护套3、中体9、针外护套10,底端的推杆护套3端头安装有笔挂I,前端的针外护套10端头安装有针护套12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的卡式半自动注射笔内部结构是,中体9的底端设置有台阶形内螺纹,中体9的底端内通过螺纹连接有推杆孔套5,中体9内的推杆孔套5端头圆周台阶处设置有挂扣17,推杆孔套5的半截露出中体9之外,推杆孔套5的露出部分圆周表面与推杆护套3套接,推杆孔套5的底端通孔中设置有按钮4,按钮4与挂扣17之间设置有按钮弹簧18,按钮4与推杆孔套5通过定位槽根据需要的安装位置套接(即开启槽位置和锁闭槽位置);在中体9的内腔安装有装瓶扣体15,装瓶扣体15外表面中部沿圆周设置有一道凸棱,凸棱与挂扣17之间设置有弹簧7,装瓶扣体15的底端沿圆周设置有能够向轴心回弹的至少两个倒钩,该倒钩能够钩挂在挂扣17上表面,挂扣17的内径与按钮4的前端圆柱形开口内径一致,按钮4的前端圆柱形开口内径小于该倒钩的外径,装瓶扣体15内腔套装有含药卡式瓶8,含药卡式瓶8底端的移动胶塞16与推杆2接触,推杆2与移动胶塞16的接触面端头安装有推杆端圆片6,以实现牢靠的接触;推杆2穿出按钮4之外,并能够上下移动;含药卡式瓶8前端(瓶口端)安装双刃注射针头14,双刃注射针头14外周安装有排气针套11,针外护套10的通孔内端表面设置有缓冲垫13。当按钮4与推杆孔套5处于开启位置时,按钮4与推杆孔套5可以相互移动,按钮弹簧18可以放松伸展或压缩;当按钮4与推杆孔套5处于锁闭位置,按钮4与推杆孔套5不能相互移动,按钮弹簧18受压收缩。当装瓶扣体15上端的倒钩钩挂在挂扣17上表面时,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当按钮4压下时,倒钩向轴心变形弯折从挂扣17脱开,弹簧7伸张,装瓶扣体15连带含药卡式瓶8向前端移动,直至含药卡式瓶8的双刃注射针头14针座顶到缓冲垫13,双刃注射针头14的外针头伸出针外护套10之外,保证了双刃注射针头14进入人体皮肤的深度。推杆护套3与中体9通过插接或螺纹方式连接;中体9与针外护套10通过插接或螺纹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卡式半自动注射笔的使用方法是步骤I、参照图4,将含药卡式瓶8安装到卡式半自动注射笔I. I、将卡式半自动注射笔从包装盒内取出,从中体9上取掉推杆护套3、针外护套10。[0028]I. 2、将按钮4旋至自锁状态(此时按钮弹簧18是压缩状态)。I. 3、取一支待用的含药卡式瓶,将其底端的胶塞16与推杆端圆片6贴紧,实现与推杆2的紧固,并沿推杆2方向推动含药卡式瓶8,使得装瓶扣体15的底端倒钩牢靠钩挂在挂扣17上表面。I. 4、取双刃注射针头14,将其安装在含药卡式瓶8瓶口的铝盖上,将排气针套11套装在双刃注射针头14外针头一端,推动排气针套11刺穿含药卡式瓶8的瓶口胶塞,直至双刃注射针头14有少许药液流出。I. 5、将针外护套10与中体9连接可靠。步骤2、参照图5、图6、图7,注射步骤包括2. I、拔下排气针套11。
·[0034]2. 2、将按钮4旋至开启状态(此时按钮弹簧18是伸张状态),将双刃注射针头14外针头垂直对准注射部位,保持稳定。2. 3、按下按钮4,使得装瓶扣体15的底端倒钩从挂扣17上表面脱开,装瓶扣体15带动含药卡式瓶8向前移动直至碰到缓冲垫13,双刃注射针头14注入人体,完成扎针;随后拇指继续按动推杆2,推动胶塞16使药液注入人体,直至药液注射完毕,拔出双刃注射针头14,参照图7。2. 4、注射完毕后,将排气针套11盖上,以防止刺伤。2. 5、旋开卡式半自动注射笔针外护套10,将用完的含药卡式瓶8和双刃注射针头14取出并按规定处理,装上针外护套10。2. 6、用75%酒精棉球擦拭卡式半自动注射笔外壁消毒,下次备用。本实用新型的卡式半自动注射笔与含药卡式瓶(单独销售)及与含药卡式瓶口滑动配合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双刃注射针头(单独销售)配合使用,用于肌肉注射药液。卡式半自动注射笔的推杆安装在笔身内,推杆的下部有推杆端圆片与含药卡式瓶连接。适用于lmL、2mL的含药卡式瓶,使用时旋开并按动按钮,自动进针,然后用手按下推杆,通过推杆推动活塞将药液推入人体,即可完成自动进针和手动注药,再次使用时复位简单,含药卡式瓶装卸方便、能够随身携带。
权利要求1.一种卡式半自动注射笔,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推杆护套(3)、中体(9)、针外护套(10); 中体(9)的底端设置有台阶形内螺纹,中体(9)的底端内通过螺纹连接有推杆孔套(5),中体(9)内的推杆孔套(5)端头圆周台阶处设置有挂扣(17),推杆孔套(5)的半截露出中体(9)之外,推杆孔套(5)的底端通孔中设置有按钮(4),按钮(4)与推杆孔套(5)通过定位槽套接,按钮(4)与挂扣(17)之间设置有按钮弹簧(18);在中体(9)的内腔安装有装瓶扣体(15),装瓶扣体(15)外表面中部沿圆周设置有一道凸棱,凸棱与挂扣(17)之间设置有弹簧(7),装瓶扣体(15)的底端沿圆周设置有能够向轴心回弹的至少两个倒钩,该倒钩能够钩挂在挂扣(17)上表面,挂扣(17)的内径与按钮(4)的前端圆柱形开口内径一致,按钮(4)的前端圆柱形开口内径小于该倒钩的外径,装瓶扣体(15)内腔套装有含药卡式瓶(8),含药卡式瓶(8 )底端的移动胶塞(16 )与推杆(2 )接触,推杆(2 )穿出按钮(4 )之外; 含药卡式瓶(8)瓶口端安装有双刃注射针头(14),双刃注射针头(14)外周安装有排气针套(11),针外护套(10)的通孔内端表面设置有缓冲垫(1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卡式半自动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护套(3)端头安装有笔挂(I)。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卡式半自动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针外护套(10)端头安装有针护套(12)。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卡式半自动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钮(4)与推杆孔套(5)通过开启槽安装位置或锁闭槽安装位置实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卡式半自动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2)与移动胶塞(16)的接触面端头安装有推杆端圆片(6)。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卡式半自动注射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孔套(5)的露出部分圆周表面与推杆护套(3)套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卡式半自动注射笔,包括依次连接的推杆护套、中体、针外护套;中体的底端内连接有推杆孔套,中体内设置有挂扣,推杆孔套的底端通孔设有按钮,按钮与推杆孔套通过定位槽套接,按钮与挂扣之间设有按钮弹簧;在中体的内腔安装有装瓶扣体,装瓶扣体外表面设置有一道凸棱,凸棱与挂扣之间设有弹簧,装瓶扣体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倒钩,装瓶扣体内腔套装有含药卡式瓶,含药卡式瓶的移动胶塞与推杆接触;含药卡式瓶瓶口端安装有双刃注射针头,双刃注射针头外周安装有排气针套,针外护套的通孔内端表面设有缓冲垫。本实用新型的装置,注射剂量精确性及安全性高。
文档编号A61M5/24GK202699780SQ20122028215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
发明者张有平 申请人:甘肃成纪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