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拉筋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406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拉筋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筋凳,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同时可以作为按摩床、能量床、茶几、桌子和拉筋凳使用的新型拉筋凳。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老年人因为年轻时积累的劳损和人体功能自然退回的综合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甚至会出现筋缩现象,而年轻人长时间在高科技和高强度环境下,也可能会出现筋缩现象,因此,拉筋凳成为很多家庭必备的养生保健工具。但是,传统的拉筋凳的功能过于单一化,无法满足人们对于功能多元化的追求,致使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去购买不同的设备,设计不够人性化。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同时可以作为按摩床、能量床、茶几、桌子和拉筋凳使用的新型拉筋凳,它包括凳体,所述凳体的一端安装有拉筋时用于支撑立起大腿的支撑立杆,所述凳体的上表面铺设有可通电加热的设置有能量石的能量垫。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拉筋凳包括凳体,所述凳体的一端安装有拉筋时用于支撑立起大腿的支撑立杆,所述凳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置区域,每一所述容置区域内铺设有可通电加热的设置有能量石的能量垫。所述凳体的一端设置有可平铺并托住头部的头枕垫板6。所述凳体相对于头枕垫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可平铺并托住双腿的垫脚板。所述支撑立杆的上半截朝向凳体的一面设有防止大腿左右滑动的凹槽。所述凳体由一个水平设置的面板与四个双向螺丝固定型的支撑脚拼合而成。所述面板的下方设有可放置物品的底板。所述头枕垫板的中间形成有用于透气的腔体。所述头枕垫板和垫脚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插销,凳体对应于每一所述插销的位置分别设有可供其插入的销孔。所述头枕垫板和垫脚板与凳体之间分别采用活页进行连接,头枕垫板和垫脚板可分别向上翻折后与凳体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凳体对应于头枕垫板和垫脚板的位置分别设置抽拉式支撑杆,其中一边的支撑杆可支撑住头枕垫板的底部,使得头枕垫板与凳体上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另一边的支撑立杆可支撑住垫脚板的底部,使得垫脚板与凳体上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凳体相对于支撑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加强拉筋运动的具有弹性的双手牵引
>J-U ρ α装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首先,本实用新型的凳体的上表面铺设有可通电加热的设置有能量石的能量垫,或者凳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置区域,每一所述容置区域内铺设有可通电加热的设置有能量石的能量垫,这样在拉筋的同时,能量垫能够能释放出人体能充分吸收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负离子、远红外线和超长波,对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的效果更好,排毒减肥,美容护肤,活化细胞,强化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增加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起到强身健体和预防治疗疾病的作用;另外,在凳体的两端分别延伸安装有用于托住头部的头枕垫板和托住腿部的垫脚板,这样在取下支撑立杆的时候,并在凳体的上表面铺上能量垫后可以作为按摩床和能量床使用;再有,本实用新型的凳体采用双层结构,凳体的稳固性更好,还可以作为茶几和桌子使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拉筋凳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拉筋凳的总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作为拉筋凳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作为按摩床和能量床使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作为茶几和桌子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方向以图2为标准。如图I、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拉筋床包括凳体12,凳体12由一个水平设置的面板I与四个双向螺丝固定型的支撑脚2拼合而成,或者数个支撑脚2或者支撑架直接固定,凳体12的一端(右端)设置有用于拉筋的支撑立杆5,支撑立杆5呈纵向设置,支撑立杆5可插装或者固定安装在凳体12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优先考虑采用插装的方式,支撑立杆5的上半截朝向凳体的一面设有防止大腿左右滑动的凹槽51,凳体12的上表面铺设有可通电加热的设置有能量石的能量垫4,或者凳体12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置区域,每一容置区域内铺设有可通电加热的设置有能量石的能量垫4。其中能量垫4上表面铺设有玉石、锗石、砭石、托玛琳和火山石等能量石,能量垫4中间层布有可通电加热的加热层和底部隔热层等,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能量垫,能量石能释放出人体能充分吸收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还能释放出有利于人体健康的负离子、远红外线和超长波,对疏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的效果更好,排毒减肥,美容护肤,活化细胞,强化各组织之间的新陈代谢,增加组织的再生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从而起到强身健体和预防治疗疾病的作用。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凳体12的一端(左端)设置有可平铺并托住头部的头枕垫板6,凳体12相对于头枕垫板6的另一端(右端)设置有可平铺并托住双腿的垫脚板7,头枕垫板6和垫脚板7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连接的插销,凳体12 (面板I)对应于每个插销的位置(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可供其插入的销孔9。其中,头枕垫板6和垫脚板7的安装方式还可以采用下述方案头枕垫板6和垫脚板7与凳体I之间分别采用活页连接,头枕垫板6和垫脚板7可分别向上翻折后与面板I (竟体12上表面)在同一平面,面板I对应于头枕垫板6和垫脚板7的位置分别设置抽拉式支撑杆,其中一个支撑杆可支撑住头枕垫板6的底部,使得头枕垫板6与面板I的上表面保持在同一平面,另一端的支撑杆可支撑住垫脚板7的底部,使得垫脚板7与面板I的上表面保持在同一平面。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凳体I (底板)一侧设置加强拉筋运动的弹性的双手牵引装置8。这样,拉筋的时候,拆下头枕垫板6和垫脚板7,拉筋者躺在凳体12上,一条腿贴放于支撑立杆5上,另一条腿垂放于支撑立杆5的一侧,双手握住弹力牵引装置8的握柄并向头顶方向伸直放于凳面上,以达到拉通全身筋络的目的;需要休息温疗或者按摩的时候,拆下支撑立杆5,并分别在凳体12的两端安装好头枕垫板6和垫脚板7,使得头枕垫板6和垫脚板7与凳体上表面I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样就可以通过延伸凳体I两端的长度,使得其长度符合人体的长度,作为温疗能量床和按摩床使用。为了使得按摩的舒适度更好,本实用新型的头枕垫板6的中间形成有用于透气的腔体,头枕垫板6优先考虑采用圆弧型。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凳体12的下侧安装有用于放置物品的底板3,底板3呈水平设置并通过数个支撑脚2固定,这样凳体的牢固性更好,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作为茶几和桌子使用。其中,底板3、面板I和四个支撑脚2优先考虑采用螺栓双向固定连接的方式,这样,牢固性好,方便拆卸,减小运输的过程中所占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底板3上设置几个插孔,当不需要使用头枕垫板6和垫脚板7的时候,可以将其闲置插放在底板3两端配合收放。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立杆5的安装方式优先考虑采用下述方案面板11的一侧设置有数个上定位孔,一般为前中后一排三个,底板3的对应于每一个上定位孔的正下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同轴心的下定位孔,支撑立杆5的底端设置有可套入对应上定位孔和下定位孔(轴心相同)的定位柱,使用者可根据自身体形大小,把支撑立杆5插入合适的一组上定位孔和下定位孔内。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拉筋凳,它包括凳体,所述凳体的一端安装有拉筋时用于支撑立起大腿的支撑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凳体的上表面铺设有可通电加热的设置有能量石的能量垫。
2.一种新型拉筋凳,它包括凳体,所述凳体的一端安装有拉筋时用于支撑立起大腿的支撑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凳体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置区域,每一所述容置区域内铺设有可通电加热的设置有能量石的能量垫。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拉筋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凳体的一端设置有可平铺并托住头部的头枕垫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拉筋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凳体相对于头枕垫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可平铺并托住双腿的垫脚板。
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拉筋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杆(5)的上半截朝向凳体的一面设有防止大腿左右滑动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拉筋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凳体由一个水平设置的面板与四个双向螺丝固定型的支撑脚拼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拉筋凳,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的下方设有可放置物品的底板。
8.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拉筋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垫板(6)的中间形成有用于透气的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拉筋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垫板和垫脚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插销,凳体对应于每一所述插销的位置分别设有可供其插入的销孔。
10.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拉筋凳,其特征在于,所述凳体相对于支撑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加强拉筋运动的具有弹性的双手牵引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以作为拉筋凳、按摩床、能量床、茶几和桌子使用的新型拉筋凳,它包括由面板与四个双向螺丝固定型的支撑脚拼合而成的凳体,面板的正下方设置有底板,面板上铺设有可通电加热的能量垫,以及拉筋时可插装在凳体一端的支撑立杆,支撑立杆上半截朝向凳体的一侧设有防止腿左右滑动的凹槽,面板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托住头部的头枕垫板和托住双腿的垫脚板,头枕垫板的中间设有用于透气的腔体,头枕垫板和垫脚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插销,面板两端对应于每一插销的位置分别设有可供其插入的销孔,底板在支撑立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加强拉筋运动的具有弹性的双手牵引装置。
文档编号A61N1/44GK202761988SQ20122041102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
发明者廖建锋 申请人:廖建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