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轮及应用该脚轮的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467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轮及应用该脚轮的病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脚轮及应用该脚轮的病床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支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轮及一种应用该脚轮的病床。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病床、家具、货架、仪器架、展览架等很多设备都安装有脚轮,以方便移动。在应用中,期望脚轮能够更方便地安装、拆卸。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意欲提出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脚轮。本实用新型还欲提出一种应用该脚轮的病床。[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脚轮,包括至少一个轮子、一个固定支架、 一个升降支架、一个螺套、一根丝杆、一个第一转轴和一个第二转轴;所述升降支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轮子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轮子 (140)之间; 所述螺套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螺套配合。[0005]进一步地,所述脚轮还包括一个第三转轴;所述螺套通过所述第三转轴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丝杆的所述另一端穿设在所述螺套中。[0006]进一步地,所述螺套呈柱状;所述螺套的轴线与所述第三转轴的轴线平行;所述螺套上设有一个螺纹穿孔,所述螺纹穿孔沿着所述螺套的径向贯穿所述螺套;所述丝杆的所述另一端位于所述螺纹穿孔中并与所述螺纹穿孔配合。[0007]进一步地,所述丝杆为一具有自锁功能的丝杆。[000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包括一个顶板、一个第一侧板、一个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垂直地设置在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互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螺套通过所述第三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0009]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支架包括一个第一片体、一个第二片体和一个连接板;所述第一片体和所述第二片体相互间隔且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连接板从所述第一片体延伸到所述第二片体;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片体并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片体并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上。[0010]进一步地,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一个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分别与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0012]进一步地,所述丝杆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病床,包括一个床身和安装在所述床身上的多个支架;所述病床还包括上述的脚轮;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00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支架通过螺丝连接。[00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脚轮以及采用该脚轮的病床中,由于升降支架、脚轮可在丝杠的作用下以第一转轴为转轴相对于固定支架运动,当脚轮处于最低位置时,可方便地将脚轮安装在病床上或从病床上拆卸下来。此外,脚轮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低廉。[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7]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脚轮处于降下位置时的示意图。[0018]图2为图I中脚轮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0019]图3为图I中脚轮处于升高位置时的示意图。[0020]图4为图3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0021]图5为图I中的脚轮用于病床时的示意图。[0022]其中,附图标记如下[0023]100脚轮120固定支架 122顶板[0024]123第一侧板 124第二侧板 125第三侧板[0025]128安装孔129通孔130升降支架132第一片体 135连接板140轮子[0027]150螺套152螺纹穿孔 160丝杆[0028]162自由端170第一转轴 180第二转轴[0029]190第三转轴 210床身220支架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31]图I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脚轮100的示意图。如图I中所示,脚轮100 包括一个固定支架120、一个升降支架130、至少一个轮子140、一个螺套150、一个丝杆160、 一个第一转轴170 (如图3所示)、一个第二转轴180和一个第三转轴190。[0032]其中,固定支架120用于与病床(如图5所示)等连接,从而将脚轮100安装在病床等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支架120包括一个顶板122、一个第一侧板 123、一个第二侧板124和一个第三侧板125。顶板122为大致呈矩形的平板结构。第一侧板123、第二侧板124和第三侧板125大致垂直地设置在顶板122的相邻三条边上,其中第一侧板123、第二侧板124相互大致平行、间隔且相对设置;第三侧板125分别与顶板122、 第一侧板123、第二侧板124连接。顶板122、第一侧板123、第二侧板124和第三侧板125 中的每一个上分别设有一个或多个安装孔128,利用螺丝等穿过部分或全部安装孔128并固定在病床等之上即可将固定支架120与病床等方便地组装在一起。由于可以选择顶板122、第一侧板123、第二侧板124和第三侧板125中的至少一个用来与病床等连接,因而, 脚轮100可很好地适应不同结构的病床等结构;同时,选择顶板122、第一侧板123、第二侧板124和第三侧板125中的多个用来与病床等连接时,可以将病床等对固定支架120的作用力分散,避免应力集中,增强脚轮100的承载能力。[0033]此外,在第一侧板123和第二侧板124上分别形成有一个通孔129 ;两个通孔129 分别位于第一侧板123、第二侧板124上靠近第三侧板125处。两个通孔129的中心可在同一条直线上。[0034]如图3所示,升降支架130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70安装在第一侧板123与第二侧板124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升降支架130包括一个第一片体132、一个第二片体133和一个连接板135。第一片体132和第二片体133相互间隔且相对地设置在第一侧板123与第二侧板124之间,并大致平行于第一侧板123、第二侧板124。连接板135从第一片体132 延伸到第二片体133,并大致垂直于第一片体132、第二片体133。在一实施例中,连接板135 将第一片体132和第二片体133的中部连接,即连接板135设置在升降支架130的中部。第一转轴170设置在第一片体132的顶部和第二片体133的顶部之间,而且第一转轴170的一端穿过第一片体132的顶部固定在第一侧板123上,第一转轴17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片体133的顶部固定在第二侧板124上。升降支架130可以第一转轴170为转轴相对于固定支架120转动。[0035]轮子140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片体132的底部与第二片体133的底部之间。轮子 140可在升降支架130的带动下以第一转轴170为转轴相对于固定支架120转动;同时,轮子140可围绕其中心自传。[0036]如图3所示,第二转轴180的两端分别枢接在第一片体132与第二片体133上,并临近连接板135或与第一转轴 170间隔设置,以便于第二转轴180可用于驱动升降支架130 以第一转轴170为转轴相对于固定支架120转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转轴180的轴线大致平行于连接板135。[0037]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三转轴190设置在螺套150的两侧,而且第三转轴190枢接在通孔129中,从而将螺套150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板123与第二侧板124之间。在一实施例中,螺套150大致呈柱状;螺套150的轴线方向与第三转轴190的轴线平行或共线。 螺套150上设有一个螺纹穿孔152,螺纹穿孔152沿着螺套150的径向贯穿螺套150以供丝杆160穿设并与丝杆160配合。[0038]丝杆160的一端与第二转轴180连接,丝杆160的另一端穿过螺套150上的螺纹穿孔152并延伸到螺纹穿孔152的外侧。丝杆160具有自锁功能,例如,可令丝杆160的螺旋升角的正切值小于丝杆160与螺套150之间的摩擦系数。在一实施例中,丝杆160大致垂直于第二转轴180。[0039]上述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脚轮100的具体结构,下面以将脚轮100用于病床为例简述脚轮100的使用方法。[0040]如图5所示,病床包括一个床身210和安装在床身210四角的多个支架220。支架 220可用于与脚轮100连接。当需要将脚轮100与支架220连接时,先旋转丝杆160,通过与螺纹穿孔152之间的配合使得丝杆160的自由端162 (如图4所示)大致沿着朝向螺套 150的方向运动;此时,丝杆160的运动驱动第二转轴180以第一转轴170为转轴沿着第一方向(如顺时针方向,当脚轮100处于图I中所示的位置时)相对于固定支架120运动;第二转轴180的转动带动升降支架130和轮子140 —起以第一转轴170为转轴沿着第一方向相对于固定支架120运动,从而使得脚轮100逐步降下。当脚轮100处于图I中所示的位置时,脚轮100处于最低的位置,此时可通过螺丝等方便地将固定支架120与支架220连接; 在此过程中,轮子140不受支架220的力或所受力较小,轮子140不会随意滑动因而便于对齐相关元件而使得安装方便。[0041]当将固定支架120固定在支架220上之后,反向旋转丝杠160,通过与螺纹穿孔 152之间的配合使得丝杆160的自由端162 (如图4所示)大致沿着远离螺套150的方向运动;此时,丝杆160的运动驱动第二转轴180以第一转轴170为转轴沿着第二方向(如逆时针方向,当脚轮100处于图I中所示的位置时)相对于固定支架120运动;第二转轴180 的转动带动升降支架130和轮子140 —起以第一转轴170为转轴沿着第二方向相对于固定支架120运动,从而使得脚轮100逐步升高,进而使床身210缓缓升高。当脚轮100升高到所需位置时,例如图3中所示的位置时,停止转动丝杆160 ;由于丝杆160具有自锁功能,因而,脚轮100的高度不在变化,床身210处于所需位置。此时,就可以将病床移动到理想的位置了。[0042]当需要将脚轮100从支架220上拆卸下来时,按照上述方法,使得脚轮100再次处于图I中所示的位置时,即脚轮100处于最低的位置,此时,轮子140不受支架220的力或所受力较小,可方便地将螺丝等拆卸下来,从而方便地将固定支架120与支架220分开。[0043]本实用新型的脚轮100以及采用该脚轮100的病床中,由于升降支架130、脚轮 140可在丝杠160的作用下以第一转轴170为转轴相对于固定支架120运动,当脚轮100处于最低位置时,可方便地将脚轮100安装在病床上或从病床上拆卸下来。此外,脚轮100的结构简单,便于制造,成本低廉。[004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轮,包括轮子、固定支架、升降支架、螺套、丝杆、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升降支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所述轮子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上;所述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轴间隔设置;所述螺套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螺套配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病床,包括床身和 安装在所述床身上的支架;所述病床还包括上述的脚轮;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由于升降支架、脚轮可在丝杠的作用下以第一转轴为转轴相对于固定支架运动,当脚轮处于最低位置时,可方便地将脚轮安装在病床上或从病床上拆卸下来。[00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脚轮(100),包括至少一个轮子(140);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100)还包括一个固定支架(120)、一个升降支架(130)、一个螺套(150)、一根丝杆(160)、一个第一转轴 (170)和一个第二转轴(180);所述升降支架(130)通过所述第一转轴(17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120)上;所述轮子(140)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130)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转轴(180)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130)上,并位于所述第一转轴(170)和所述轮子(140)之间;所述螺套(150)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120)上;所述丝杆(16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180)连接,所述丝杆(160)的另一端与所述螺套(150)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轮(100)还包括一个第三转轴(190);所述螺套(150)通过所述第三转轴(190)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120)上;所述丝杆(160)的所述另一端穿设在所述螺套(150)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套(150)呈柱状;所述螺套(150)的轴线与所述第三转轴(190)的轴线平行;所述螺套(150)上设有一个螺纹穿孔(152),所述螺纹穿孔(152)沿着所述螺套(150)的径向贯穿所述螺套(150);所述丝杆 (160)的所述另一端位于所述螺纹穿孔(152)中并与所述螺纹穿孔(152)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60)为一具有自锁功能的丝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20)包括一个顶板(122)、一个第一侧板(123)、一个第二侧板(124);所述第一侧板(123)与所述第二侧板 (124)垂直地设置在所述顶板(122)上,所述第一侧板(123)与所述第二侧板(124)相互间隔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转轴(190)的两端分别枢接在所述第一侧板(123)与所述第二侧板(124)上,所述螺套(150)通过所述第三转轴(19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23) 与所述第二侧板(12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架(130)包括一个第一片体(132)、一个第二片体(133)和一个连接板(135);所述第一片体(132)和所述第二片体 (133)相互间隔且相对地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123)与所述第二侧板(124)之间;所述连接板(135)从所述第一片体(132)延伸到所述第二片体(133);所述第一转轴(170)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片体(132)并固定在所述第一侧板(123)上,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片体(133)并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124)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22)、所述第一侧板 (123)和所述第二侧板(124)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12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20)还包括一个第三侧板(125);所述第三侧板(125)分别与所述顶板(122)、所述第一侧板(123)和所述第二侧板(12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60)垂直于所述第二转轴(180)。
10.一种病床,包括一个床身(210)和安装在所述床身(210)上的多个支架(220);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床还包括如权利要求I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脚轮(100);所述固定支架 (120)与所述支架(220)可拆卸地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脚轮,包括轮子、固定支架、升降支架、螺套、丝杆、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升降支架通过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轮子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上;所述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升降支架上并与所述第一转轴间隔设置;所述螺套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轴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螺套配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病床,包括床身和安装在所述床身上的支架;所述病床还包括上述的脚轮;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支架可拆卸地连接。由于升降支架、脚轮可在丝杠的作用下以第一转轴为转轴相对于固定支架运动,当脚轮处于最低位置时,可方便地将脚轮安装在病床上或从病床上拆卸下来。
文档编号A61G7/00GK202782501SQ20122042245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3日
发明者孙光宝, 朱萍, 丁雄, 余忠阳 申请人:上海西门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