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颈椎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19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颈椎牵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颈椎牵引器。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症、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包括颈 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食管压迫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肌肉萎缩、严重者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甚至四肢麻痹,大小便障碍,出现瘫痪。多发在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疾病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其他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首要罪魁祸首,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外伤是颈椎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往往,在外伤前人们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使颈椎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夕卜伤直接诱发症状发生。不良的姿势是颈椎损伤的另外一大原因,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喜欢高枕,长时间操作电脑,剧烈的旋转颈部或头部,在行驶的车上睡觉,这些不良的姿势均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当前治疗颈椎疼痛的方法有口服药物治疗、牵引法、理疗,其药物治疗能够缓解疼痛、局部消炎,对于颈椎不稳等继发的局部软组织劳损等疗效较明确,但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颈椎病。理疗法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热、磁等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但其作用也较微弱,不能从根本上治疗,且经常理疗易对皮肤产生烫伤。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常用且有效的方法,颈椎牵引有助于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松解软组织粘连,牵伸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改善或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弯曲;使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拉大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调整小关节的微细异常改变,使关节嵌顿的滑膜或关节突关节的错位得到复位。针对一些颈椎长期疼痛困扰的患者,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理疗和理疗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问题,还花费一定高额的成本,给患者带来很多的麻烦。设计出一种简易的医疗器具,既不花费太多成本的同时,又能达到治疗颈椎疼痛的目的,还方便医院、家庭用户使用。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颈椎牵引器,整体结构设计简单,适合于各类颈椎病患者,方便医院、家庭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 种新型颈椎牵引器,由支架I、固定销2、弹簧3、牵引带4、圆凳5、定位圈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凳5通过钢管支撑柱与定位圈6连接,定位圈6由钢管制成圆形,其内部由钢条分隔成三部分,在定位圈6的一侧边上设置有支架1,在支架I短边头部设置有一个贯穿孔,固定销2穿过轴承组装在孔内,其固定销2顶部设置的凸起将轴承固定在支架I上孔的上方,在固定销2下部开设有一个小孔,弹簧3上端的挂勾挂在固定销2小孔内,弹簧3的下端与牵引带4相连接。所述的圆凳5与钢管支撑柱由内螺纹连接。所述的支架I为L型,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牵引带4由宽度为30-50mm布料制成,其内径为300_350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的一种新型颈椎牵引器,采用一种坐式牵引方式,颈椎在自然生理状态下被牵引,患者肌肉和精神都处于放松状态,患者还可根据自我需要和感觉调节牵引器强度和身体等下垂程度,因设置有弹簧以保证颈椎不被位伤;其整体结构设计简单,维修方便,适合医院、家庭治疗颈椎疼痛的患者使用,设计及制作成本低廉。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支架I、固定销2、弹簧3、牵引带4、圆凳5、定位圈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一种新型颈椎牵引器,由支架I、固定销2、弹簧3、牵引带4、圆凳5、定位圈6组成;所述的圆凳5通过钢管支撑柱与定位圈6连接,所述的圆凳5与钢管支撑柱由内螺纹连接;方便圆凳5调节高度,定位圈6由钢管制成圆形,其内部由钢条分隔成三部分,将整个设备固定在地面上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晃动,在定位圈6的一侧边上设置有支架1,所述的支架I为L型,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支架I短边头部设置有一个贯穿孔,固定销2穿过轴承组装在孔内,其固定销2顶部设置的凸起将轴承固定在支架I上孔的上方,设置的固定销2在孔内能够旋转,在固定销2下部开设有一个小孔,弹簧3上端的挂勾挂在固定销2小孔内,弹簧3的下端与牵引带4相连接;所述的牵引带4由宽度为30-50mm布料制成,其内径为300_350mm。所述的一种新型颈椎牵引器,采用一种坐式牵引方式,患者坐在圆凳5上,圆凳5与钢管支撑柱螺纹连接,圆凳5可根据人的高低需求进行调解高度,将牵引带4悬挂至下颚脖颈部位,其牵引带4上设置的弹簧3有足够的力度产生水平拉力,此时患者端正坐在背圆凳5上,颈椎在自然生理状态下被牵引,患者肌肉和精神都处于放松状态,患者还可根据自我需要和感觉调节牵引器强度和身体等下垂程度,因设置有弹簧3以保证颈椎不被位伤,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牵引时间以连续牵引20分钟,每天一次,10-15天为一疗程,持续不间断的治疗,可减轻颈椎疼痛。 其整体结构设计简单,维修方便,适合医院、家庭治疗颈椎疼痛的患者使用,设计及制作成本低廉。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颈椎牵引器,由支架(I)、固定销(2)、弹簧(3)、牵引带(4)、圆凳(5)、定位圈(6)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凳(5)通过钢管支撑柱与定位圈(6)连接,定位圈(6)由钢管制成圆形,其内部由钢条分隔成三部分,在定位圈¢)的一侧边上设置有支架(1),在支架(I)短边头部设置有一个贯穿孔,固定销(2)穿过轴承组装在孔内,其固定销(2)顶部设置的凸起将轴承固定在支架(I)上孔的上方,在固定销(2)下部开设有一个小孔,弹簧(3)上端的挂勾挂在固定销(2)小孔内,弹簧(3)的下端与牵引带(4)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凳(5)与钢管支撑柱由内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I)为L型,由金属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颈椎牵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牵引带(4)由宽度为30-50mm布料制成,其内径为300_350mm。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颈椎牵引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由所述的圆凳(5)通过钢管支撑柱与定位圈(6)连接,定位圈(6)由钢管制成圆形,其内部由钢条分隔成三部分,在定位圈(6)的一侧边上设置有支架(1),在支架(1)短边头部设置有一个贯穿孔,孔内设置有固定销2,其固定销(2)上还设置有一个轴承,其固定销(2)顶部设置的凸起将轴承固定在支架(1)孔的上方,在固定销(2)下部开设有一个小孔,弹簧(3)上端的挂勾挂在固定销(2)小孔内,弹簧(3)的下端与牵引带(4)相连接的新型颈椎牵引器;坐式牵引方式,颈椎在自然生理状态下被牵引,设置有弹簧保证颈椎不被位伤,适合医院、家庭治疗颈椎疼痛的患者使用。
文档编号A61H1/02GK202761642SQ20122043594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8日
发明者刘 文 申请人:刘 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