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腔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5973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骨髓腔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用于骨髓腔观察的骨髓腔内窥镜。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常规骨髓穿刺时,不能直观察到骨髓所出现的病变,有时会因为患者出现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髓增殖性病变、骨髓再生障碍等症状,采用骨髓穿刺器械进入骨髓腔抽取骨髓时抽不到骨髓液,出现所谓的干抽现象。在临床工作中需要进行多部位穿刺才能抽到骨髓液,从而会给患者造成多处损伤及增加患者的痛苦。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骨髓腔内窥镜,该骨髓腔内窥镜可通过穿刺针管插入骨髓`腔,对骨髓腔.内部状况进行观察,从而取得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操作提供依据。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骨髓腔内窥镜,其特征是骨髓腔内窥镜有一个摄像头,摄像头安装在一根导管端部,摄像头的导线穿在导管内,导管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底座上,导管内还穿有三条拉线,三条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摄像头上,三条拉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一个手柄上,手柄通过一个球形铰链安装在底座上,摄像头的导线从导管和底座的固定端引出,摄像头导线的引出端的端部连接插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可通过穿刺针的针管插入骨髓腔,其信号通过导线引入计算机进行处理,通过计算机对骨髓腔内部组织状况进行观察,摄像头的走向及观察角度可通过手柄随意控制,操作方便,获取的信息可为下一步操作提供依据。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中I摄像头,2胶垫,3导管,4导线,5拉线,6手柄,7锥形压圈,8压环,9螺杆,10铰球,11上盖,12下盖,13底座,14引出导线,15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
图1和附图2所示,摄像头I通过胶垫2和导管3相连,导线4从摄像头I引出,拉线5固定在摄像头I上,导线4穿在导管3内,三条拉线5按三角形布置穿在导管3内,导管3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3上,三条拉线5穿过底座13和铰球10,由锥形压圈7将其压在铰球10的锥形窝内,手柄6的下部设有压环8和螺杆9,铰球10中心开有螺孔,手柄6通过螺杆9安装在铰球10上,压环8压在锥形压圈7上,上盖11和下盖12连接在一起,中间构成一个球形窝,铰球10安装在球形窝内,上盖11和下盖12的连接体安装在底座13上,在导管3上和底座13连接处设有引出导线14,导线4和引出导线14相连,在引出导线14的端部安装插头15。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插头15插在计算机的数据采集卡上,首先将穿刺针插入患者需检察部位,抽出芯针,将摄像头I通过导管3插入穿刺针的针管,摄像头I进入骨髓腔后,可通过扳动手柄6拉动三条拉线5控制摄像头I的插入角度,使摄像头I到达指定位置,在观察时也可以扳动手柄6控制摄像头I改变观察位置。在摄像头I内安装照明装置,摄像头I采集到的影像信号通过导线4传入计算机,经处理放大,便可以清析地观察到患者骨髓腔的内部组织状况,再采用专用设备有针对性地抽取骨髓液。
权利要求1.骨髓腔内窥镜,其特征是骨髓腔内窥镜有一个摄像头,所说的摄像头安装在一根导管端部,所说的摄像头的导线穿在所说的导管内,所说的导管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底座上,所说的导管内还穿有三条拉线,所说的三条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摄像头上,所说的三条拉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一个手柄上,所说的手柄通过一个球形铰链安装在所说的底座上,所说的摄像头的导线从所说的导管和所说的底座的固定端引出,所说的摄像头导线的引出端的端部连接插头。
专利摘要骨髓腔内窥镜,其特征是骨髓腔内窥镜有一个摄像头,摄像头安装在一根导管端部,摄像头的导线穿在导管内,导管的另一端固定在一个底座上,导管内还穿有三条拉线,三条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摄像头上,三条拉线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一个手柄上,手柄通过一个球形铰链安装在底座上,摄像头的导线从导管和底座的固定端引出,摄像头导线的引出端的端部连接插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摄像头可通过穿刺针的针管插入骨髓腔,其信号通过导线引入计算机进行处理,通过计算机对骨髓腔内部组织状况进行观察,摄像头的走向及观察角度可通过手柄随意控制,操作方便,获取的信息可为下一步操作提供依据。
文档编号A61B1/317GK202859080SQ20122045144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赵文海, 赵晗, 杨淑环 申请人:赵文海, 赵晗, 杨淑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