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穿刺组合定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6315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t引导穿刺组合定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CT引导穿刺组合定向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CT引导穿刺组合定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CT引导下的介入技术定位精确、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诊断准确率高且疗效较好, 已经成为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检查与治疗方法。CT引导穿刺的体内靶点、体表穿刺点、穿刺角度及深度可以由CT扫描图片精确定位与测量,但是穿刺时进针方向的把握却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情况下要经过多次试穿后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造成手术时间长、辐射剂量大、 并发症较多、患者痛苦大等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治疗的效果。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CT引导穿刺时进针方向难以把握的问题,提供了一种CT引导穿刺组合定向装置。[000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CT引导穿刺组合定向装置,包括CT引导穿刺定向激光灯,所述的CT引导穿刺定向激光灯包括带有重心盘的底座,固定于底座下方且带有固定装置的滑轮,由长臂和短臂构成的横臂,立柱,平衡码固定螺丝;所述的立柱包括立柱下段,装配于立柱下段上部内侧且与立柱下段升降配合的立柱上段,所述的立柱下段下端垂直固定于底座上,所述的立柱下段上部侧装有立柱升降固定螺丝,立柱下段径向穿过D激光灯固定短管,所述的D激光灯固定短管一端通过D激光灯灯座连接有十字面光源激光灯,另一端螺纹配合有可抵紧立柱下段的固定环固定螺丝,所述的立柱上段上端通过横臂固定螺丝垂直固定于横臂的长臂和短臂之间;短臂由上向下横向开有平衡码固定螺丝滑动槽,平衡码固定螺丝由上向下穿过平衡码固定螺丝滑动槽,下端连接有平衡码;所述的长臂包括长臂近段、装配于长臂近段远端内侧且与长臂近段伸缩配合的且侧面带有刻度线的长臂远段,所述的长臂近段远端上方装有长臂远段固定螺丝,远端下方垂直连接有C 激光灯灯座,所述的C激光灯灯座下端螺纹配合有一字面光源激光灯,长臂近段中部下方沿长度方向连接有条形座,所述的条形座侧面刻有刻度线,下面开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滑动配合有A固定柄,所述的A固定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有第一线光源激光灯,所述的第一连接装置为A固定柄下端固设有球体,球体外侧环套有可彼此万向运动的灯座,与球体相接触的灯座上水平装配有可抵紧球体的灯座旋转固定螺丝,灯座下方螺纹配合有第一线光源激光灯;所述的长臂远段远端下方垂直连接有B固定柄,所述的B固定柄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有第二线光源激光灯,所述的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进一步,所述的CT引导穿刺组合定向装置,还包括CT引导穿刺量角器,所述的CT 引导穿刺量角器包括上部为长方形、下部为等腰三角形的且由有机玻璃制成的头尾侧量角板,垂直固定于头尾侧量角板一侧中上部的手柄,垂直固定于头尾侧量角板上且位于手柄上方、平行于头尾侧量角板上缘的水准泡平台,固定于水准泡平台上的水准泡,位于头尾侧量角板另一侧且与头尾侧量角板垂直的弧形左右侧量角板,定位螺栓;所述的头尾侧量角板另一侧下部刻有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的角刻度线,位于角刻度线的头尾侧量角板上开有圆心与角刻度线的圆心相同的弧形滑槽,等腰三角形底边上高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和角刻度线之间的头尾侧量角板上左右对称的开有缺口 ;弧形左右侧量角板的一端平行固定有垂直穿过弧形滑槽的螺栓,螺栓的另一端螺纹配合有螺母;弧形左右侧量角板的两面均刻有圆心与头尾侧量角板的角刻度线圆心相同的角刻度线;头尾侧量角板上部的两端对称开有矢状面标定指针固定孔;矢状面标定指针上开有纵向滑槽;定位螺栓穿过纵向滑槽和矢状面标定指针固定孔,且定位螺栓的另一端螺纹配合有螺母。[0006]头尾侧量角板上开有的缺口可有效的避免激光灯光源穿过头尾侧量角板时光源的路径变化。[0007]本实用新型用于CT引导穿刺检查治疗的使用过程为[0008]I、扫描与测量先用CT机扫描欲行手术的区域确定靶点,选择合适的进针路线, 测量进针路线所在平面与人体横断面的夹角α、进针路线在倾斜角度为α的斜断面内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β、进针路线与体表相交点距视野中线的左右侧距离dl、以及靶点到体表进针点的距离d2。[0009]2、体表标记根据CT机激光灯在体表的纵横投影线及dl画出体表进针点,在体表画出经过进针点与激光灯纵行投影线平行的直线。[0010]3、调整量角器将量角器的弧形左右侧量角板使用面在头尾侧量角板中上部的弧形滑槽内旋转至角度α对应的位于头尾侧量角板上的角刻度线,通过平行固定于弧形左右侧量角板一端且垂直穿过弧形滑槽的螺栓与螺栓另一端螺母的螺纹配合将弧形左右侧量角板在头尾侧量角板上准确固定。[0011]4、摆放量角器与模拟穿刺针助手持垂直固定于头尾侧量角板一侧中上部的手柄,调整量角器位置,根据所用穿刺针的粗细不同适当调整头尾侧量角板下部的等腰三角形顶点的位置,要求必须保证穿刺针尖与预设进针点吻合、矢状面标定指针针尖与经过进针点与激光灯纵行投影线平行的直线吻合,同时可以根据进针方位通过固定螺栓在矢状面标定指针纵向滑槽内的滑动调整矢状面标定指针的高度,当达到适合的高度时拧紧定位螺栓另一端的螺母使矢状面标定指针固定在头尾侧量角板上,这样可利于调整量角器至所需方位;然后调整固定于水准泡平台上的水准泡至水平位置。从弧形左右侧量角板上的角刻度线中读出β对应的位置,将模拟针置于针尖与进针点吻合、针体与β刻度线平行吻合的位置。·[0012]5、调整CT引导穿刺定向激光灯将CT引导穿刺定向激光灯置于CT检查床旁,固定底座,调整第一线光源激光灯、第二线光源激光灯的距离和角度,当第一线光源激光灯、 第二线光源激光灯的光束通过模拟穿刺针近段时固定,要求使其投影点落在距穿刺点约 3飞cm处,并用记号笔标记两点内的阴影。在患者体表标记一字面光源激光灯、十字面光源激光灯的投影线,以监测患者体位变化。[0013]6、去除量角器与模拟穿刺针,术野消毒,铺无菌洞巾,要求显露穿刺点和两个投影点。[0014]7、将穿刺针针尖置于穿刺点,调整针体至其投影与标记点吻合,此时即为预定穿刺路径,可沿此路径穿刺。[0015]8、CT再次扫描确定实际进针方向,如方向正确,则行进一步操作;如方向有误,需检查并调整后再次穿刺,直到达到所需要的方位。[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T引导穿刺量角器根据CT引导穿刺扫描时确定靶点、皮肤表面进针点、进针角度及深度的实际过程而设计,科学、精确且操作方便,结构简单;CT引导穿刺定向激光灯根据交叉投影拟合原理再现进针路线,穿刺时术野内没有额外设备,方便术者操作,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的风险。本实用新型解决了 CT引导穿刺时进针方向难以把握的问题,可广泛适用于CT介入检查治疗的过程,如制作材料选用非磁性物质,也可用于核磁共振引导下的穿刺检查与治疗。


[0017]图I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T引导穿刺定向激光灯的主视图。[0018]图2为图I的右视图。[0019]图3为图I的俯视图。[0020]图4为第一连接装置的剖视图。[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T引导穿 刺量角器的主视图。[0022]图6为图5的左视图。[0023]图7为图6的俯视图。[0024]图中1_底座,2-滑轮,3-重心盘,4-立柱下段,5-固定环固定螺丝,6-D激光灯固定短管,7-立柱升降固定螺丝,8-立柱上段,9-平衡码,10-平衡码固定螺丝,11-短臂, 12-横臂固定螺丝,13-长臂近段,14-长臂远段固定螺丝,15-长臂远段,16-长条座,17-A 固定柄,18-灯座旋转固定螺丝,19-灯座,20-第一线光源激光灯,21-C激光灯灯座,22- 一字面光源激光灯,23-B固定柄,25-球体,26-第二线光源激光灯,27-十字光源激光灯,28-D 激光灯灯座,29-平衡码固定螺丝滑动槽,31-头尾侧量角板,32-弧形左右侧量角板,33-手柄,34-水准泡平台,35-水准泡,36-矢状面标定指针,37-弧形滑槽,38-矢状面标定指针固定孔,39-定位螺栓,40-纵向滑槽,41-螺栓,42-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CT引导穿刺组合定向装置,包括CT引导穿刺定向激光灯,所述的CT引导穿刺定向激光灯包括带有重心盘3的底座1,固定于底座I下方且带有固定装置的滑轮2,由长臂和短臂11构成的横臂,立柱,平衡码固定螺丝10 ;所述的立柱包括立柱下段4,装配于立柱下段4上部内侧且与立柱下段4升降配合的立柱上段8,所述的立柱下段4下端垂直固定于底座I上,所述的立柱下段4上部侧装有立柱升降固定螺丝7,立柱下段4径向穿过D激光灯固定短管6,所述的D激光灯固定短管6 —端通过D激光灯灯座28连接有十字面光源激光灯27,另一端螺纹配合有可抵紧立柱下段4的固定环固定螺丝5,所述的立柱上段8上端通过横臂固定螺丝12垂直固定于横臂的长臂和短臂11之间;短臂11由上向下横向开有平衡码固定螺丝滑动槽29,平衡码固定螺丝10由上向下穿过平衡码固定螺丝滑动槽29,下端连接有平衡码9 ;所述的长臂包括长臂近段13、装配于长臂近段13远端内侧且与长臂近段13 伸缩配合的且侧面带有刻度线的长臂远段15,所述的长臂近段13远端上方装有长臂远段固定螺丝14,远端下方垂直连接有C激光灯灯座21,所述的C激光灯灯座21下端螺纹配合有一字面光源激光灯22,长臂近段13中部下方沿长度方向连接有条形座16,所述的条形座16侧面刻有刻度线,下面开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滑动配合有A固定柄17,所述的A固定柄 17下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有第一线光源激光灯20,所述的第一连接装置为A固定柄 17下端固设有球体25,球体25外侧环套有可彼此万向运动的灯座19,与球体25相接触的灯座19上水平装配有可抵紧球体25的灯座旋转固定螺丝18,灯座19下方螺纹配合有第一线光源激光灯20 ;所述的长臂远段15远端下方垂直连接有B固定柄23,所述的B固定柄23 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有第二线光源激光灯26,所述的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0026]重心盘3,用于降低定向仪重心、保持CT引导穿刺定向激光灯的平衡;带有固定装置的滑轮2,滑轮2的设置便于CT弓I导穿刺定向激光灯在地面上的移动,在实际对患者进行引导穿刺时,滑轮2上的固定装置用于固定CT引导穿刺定向激光灯。[0027]所述的立柱包括立柱下段4 ,装配于立柱下段4上部内侧且与立柱下段4升降配合的立柱上段8,所述的立柱下段4下端垂直固定于底座I上,所述的立柱下段4上部侧装有立柱升降固定螺丝7。具体制造时,所述的立柱上段8上开有与立柱升降固定螺丝7吻合的锯齿状条纹,通过旋转立柱升降固定螺丝7即可调节立柱上段8的升降高度。[0028]短臂11由上向下横向开有平衡码固定螺丝滑动槽29,平衡码固定螺丝10由上向下穿过平衡码固定螺丝滑动槽29,下端连接有平衡码9。平衡码固定螺丝滑动槽29与平衡码固定螺丝10的相互配合便于调整平衡码9的水平位置。[0029]所述的长臂包括长臂近段13、装配于长臂近段13远端内侧且与长臂近段13伸缩配合的长臂远段15,所述的长臂近段13远端上方装有长臂远段固定螺丝14。具体制造时, 所述的长臂远段15上方开有与长臂远段固定螺丝14相吻合的锯齿状条纹。[0030]所述的CT引导穿刺组合定向装置,还包括CT引导穿刺量角器,所述的CT引导穿刺量角器包括上部为长方形、下部为等腰三角形的且由有机玻璃制成的头尾侧量角板31, 垂直固定于头尾侧量角板31 —侧中上部的手柄33,垂直固定于头尾侧量角板31上且位于手柄33上方、平行于头尾侧量角板31上缘的水准泡平台34,固定于水准泡平台34上的水准泡35,位于头尾侧量角板31另一侧且与头尾侧量角板31垂直的弧形左右侧量角板32, 定位螺栓39 ;所述的头尾侧量角板31另一侧下部刻有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的角刻度线,位于角刻度线的头尾侧量角板31上开有圆心与角刻度线的圆心相同的弧形滑槽37,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高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和角刻度线之间的头尾侧量角板31上左右对称的开有缺口 42 ;弧形左右侧量角板32的一端平行固定有垂直穿过弧形滑槽37的螺栓41,螺栓41的另一端螺纹配合有螺母;弧形左右侧量角板32的两面均刻有圆心与头尾侧量角板31的角刻度线圆心相同的角刻度线;头尾侧量角板31上部的两端对称开有矢状面标定指针固定孔38 ;矢状面标定指针36上开有纵向滑槽40 ;定位螺栓39穿过纵向滑槽40和矢状面标定指针固定孔38,且定位螺栓39的另一端螺纹配合有螺母。
权利要求1.CT引导穿刺组合定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CT引导穿刺定向激光灯,所述的CT引导穿刺定向激光灯包括带有重心盘(3)的底座(1),固定于底座(I)下方且带有固定装置的滑轮(2),由长臂和短臂(11)构成的横臂,立柱,平衡码固定螺丝(10);所述的立柱包括立柱下段(4),装配于立柱下段(4)上部内侧且与立柱下段(4)升降配合的立柱上段(8),所述的立柱下段(4)下端垂直固定于底座(I)上,所述的立柱下段(4)上部侧装有立柱升降固定螺丝(7),立柱下段(4)径向穿过D激光灯固定短管(6),所述的D激光灯固定短管(6)—端通过D激光灯灯座(28 )连接有十字面光源激光灯(27 ),另一端螺纹配合有可抵紧立柱下段(4)的固定环固定螺丝(5),所述的立柱上段(8)上端通过横臂固定螺丝(12)垂直固定于横臂的长臂和短臂(11)之间;短臂(11)由上向下横向开有平衡码固定螺丝滑动槽(29),平衡码固定螺丝(10)由上向下穿过平衡码固定螺丝滑动槽(29),下端连接有平衡码(9);所述的长臂包括长臂近段(13)、装配于长臂近段(13)远端内侧且与长臂近段(13)伸缩配合的且侧面带有刻度线的长臂远段(15),所述的长臂近段(13)远端上方装有长臂远段固定螺丝(14),远端下方垂直连接有C激光灯灯座(21 ),所述的C激光灯灯座(21)下端螺纹配合有一字面光源激光灯(22),长臂近段(13)中部下方沿长度方向连接有条形座(16),所述的条形座(16)侧面刻有刻度线,下面开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滑动配合有A固定柄(17),所述的A固定柄(17)下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有第一线光源激光灯(20),所述的第一连接装置为A固定柄(17)下端固设有球体(25),球体(25)外侧环套有可彼此万向运动的灯座(19),与球体(25)相接触的灯座(19)上水平装配有可抵紧球体(25)的灯座旋转固定螺丝(18),灯座(19)下方螺纹配合有第一线光源激光灯(20);所述的长臂远段(15)远端下方垂直连接有B固定柄(23),所述的B固定柄(23)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有第二线光源激光灯(26),所述的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的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CT引导穿刺组合定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CT引导穿刺量角器,所述的CT引导穿刺量角器包括上部为长方形、下部为等腰三角形的且由有机玻璃制成的头尾侧量角板(31),垂直固定于头尾侧量角板(31) —侧中上部的手柄(33),垂直固定于头尾侧量角板(31)上且位于手柄(33)上方、平行于头尾侧量角板(31)上缘的水准泡平台(34 ),固定于水准泡平台(34 )上的水准泡(35 ),位于头尾侧量角板(31)另一侧且与头尾侧量角板(31)垂直的弧形左右侧量角板(32 ),定位螺栓(39 );所述的头尾侧量角板(31)另一侧下部刻有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的角刻度线,位于角刻度线的头尾侧量角板(31)上开有圆心与角刻度线的圆心相同的弧形滑槽(37),等腰三角形底边上高的左右两侧且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和角刻度线之间的头尾侧量角板(31)上左右对称的开有缺口(42);弧形左右侧量角板(32)的一端平行固定有垂直穿过弧形滑槽(37)的螺栓(41),螺栓(41)的另一端螺纹配合有螺母;弧形左右侧量角板(32)的两面均刻有圆心与头尾侧量角板(31)的角刻度线圆心相同的角刻度线;头尾侧量角板(31)上部的两端对称开有矢状面标定指针固定孔(38);矢状面标定指针(36)上开有纵向滑槽(40);定位螺栓(39)穿过纵向滑槽(40)和矢状面标定指针固定孔(38),且定位螺栓(39)的另一端螺纹配合有螺母。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CT引导穿刺组合定向装置,包括CT引导穿刺定向激光灯、CT引导穿刺量角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CT引导穿刺量角器根据CT引导穿刺扫描时确定靶点、皮肤表面进针点、进针角度及深度的实际过程而设计,科学、精确且操作方便,结构简单;CT引导穿刺定向激光灯根据交叉投影拟合原理再现进针路线,穿刺时术野内没有额外设备,方便术者操作,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的风险。本实用新型解决了CT引导穿刺时进针方向难以把握的问题,可广泛适用于CT介入检查治疗的过程,如制作材料选用非磁性物质,也可用于核磁共振引导下的穿刺检查与治疗。
文档编号A61B19/00GK202776560SQ201220457998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
发明者王峰, 范跃星, 郑敏文, 袁慧欣, 赵建国, 李国毅, 张绍军, 郭启, 田晋洪, 何明艳, 梁伟之, 尉竹健, 李惠媛, 郭跃虎, 刘建武, 王瑞锋, 姚栋, 郭大兴, 贾俊峰, 张海波, 岳毅, 李剑, 张锦, 田力, 牛素丽, 兰海波, 李军, 张丽琴, 高瑛, 贾志鹏, 朱宏宇 申请人:王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