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帽式头针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帽式头针治疗仪。
背景技术:
头针是在头部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方法。有的是根据脏腑经络理论,在头部选取相关经穴进行治疗。有的是根据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皮上划分出相应的刺激区进行针刺。头针疗法是在传统的针灸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所用的穴区和经络、穴位、脏腑有密切联系,其穴名反映了经络、穴位的理论和特点,临床操作要求施治者具备较高专业技能,不利于头针疗法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患者自行使用的头针疗法,达到治疗和保健功效,并能够准确定位的帽式头针治疗仪。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帽式头针治疗仪,它包括帽子本体和治疗调控仪,帽子本体的内侧设置有25条治疗线,其中,3条治疗线位于额头正中线上,其余22条治疗线在正中线两侧对称分布,治疗线的两端安装有正负电极;导线至少有2根;导线的两端设有插接件;帽子本体治疗线的正负电极和治疗调控仪上均设有与导线插接件相适配的插口或接头。其中,所述导线连接在治疗调控仪上。其中,所述导线连接在帽子本体上。进一步地,所述导线有2-50根。进一步地,帽子本体为具有弹性和硬度的网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帽子本体的外边沿连接松紧带。进一步地,所述的治疗线是按下述方式分布的以额头正中线为纵坐标轴(Y),纵坐标以前后发际线为界等分为120份,以前发际线与额头正中线的交点为原点,过原点垂直于纵坐标轴的直线为横坐标轴(X),其中,外侧线以眉梢外直上为准,向后引至耳后乳突,并与正中线平行,正中线与外侧线间等分为45份;治疗线的起止坐标位置为第I 条(0,-5)— (0,5);第2 条(5, _5) — (5,5);第3 条(22. 5,-5) — (22. 5,5);第4 条(37. 5,-5) — (37. 5,5);第5 条(0,35)— (0,50);第8 条(15,40) — (15,55);第9 条(22. 5,25) — (22. 5,40);第12 条(0,80)— (0,95);[0020]第13 条(5,80)— (5,95);第14 条(13,95) — (13,115);第7条,起于(0,50),向前与前后分界线呈15°角,止于与耳尖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耳前发际,其中,前后分界线为两耳尖向上引所得连线;第6条,起于(0,40),与第7条治疗线平行且等长;第10条,起于第6条治疗线的止点,它与外侧线向面部的止点与前后分界线在耳尖的止点的连线相平行,长度是该连线长度的一半; 第11条,起点位于第7条治疗线的止点,第11条的止点位于前后分界线上,到耳尖的距离为正中线到外侧线距离的1/3 ;其余治疗线对称分布于正中线的另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治疗调控仪上连接有外接电源。进一步地,所述治疗调控仪上设有电池供电装置。本实用新型帽式头针治疗仪,通过导线的设置,可以让患者根据头部疼痛的位置,自主接通控制仪和相应疼痛部位的治疗线,避免了复杂的仪器操作步骤,利于头针疗法的推广应用;它能准确定位于患者头部穴位,通过电脉冲刺激患者头部治疗线达到治疗目的,为无损伤治疗过程,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和使用恐惧感,可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图I是本实用新型帽式头针治疗仪示意图,其中,I-帽子本体,2-正负电极,3-导线,4-治疗调控仪,5-松紧带,6-控制开关;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治疗线的分布图,为图I所示治疗仪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治疗线分布图,为图I所示治疗仪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和3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帽式头针治疗仪,它包括帽子本体I和治疗调控仪4,帽子本体I的内侧设置有25条治疗线,其中,3条治疗线位于额头正中线28上,其余22条治疗线在正中线两侧对称分布,治疗线的两端安装有正负电极2 ;导线3至少有2根;导线3的两端设有插接件;帽子本体I治疗线的正负电极2和治疗调控仪4上均设有与导线插接件相适配的插口或接头。所述导线3连接在治疗调控仪4上。所述导线3连接在帽子本体I上。所述导线3有2-50根。帽子本体I为具有弹性和硬度的网状结构。弹性结构的设置,可以使该治疗仪适合不同头部的尺寸大小。所述的帽子本体I的外边沿连接松紧带5。俯视图如图2所示,图中,前后分界线20,第6条治疗线23,第7条治疗线24,额头正中线28 ;各竖线(正中线除外)分别位于横坐标的不同等份点上从左往右依次为5、15、22. 5,30,37. 5、45 (单位以等份表示);各治疗线的位置如下以额头正中线28为纵坐标轴Y,纵坐标以前后发际线为界等分为120份,以前发际线与额头正中线的交点为原点,过原点垂直于纵坐标轴的直线为横坐标轴X,其中,外侧线27以眉梢外直上为准,向后引至耳后乳突,并与正中线平行,正中线与外侧线间等分为45份;治疗线的起止坐标位置为第I 条(0,-5) — (O, 5);第2 条(5,-5)— (5,5);第3 条(22. 5,-5) — (22. 5,5);第4 条(37. 5,_5) — (37. 5,5);第5 条(0,35)— (0,50);第8 条(15,40) — (15,55);·[0045]第9 条(22. 5,25) — (22. 5,40);第12 条(0,80)— (0,95);第13 条(5,80)— (5,95);第14 条(13,95)— (13,115);其中,纵坐标轴上的-5等份,每一份的长度与前后发际线间等份一致。第6、7、11、12条的位置如图3所示,如下外侧线27,正中线28,外侧线向面部的止点21,第10条治疗线22,第6条治疗线23,第7条治疗线24,第十一条治疗线25,前后分界线于耳尖的止点26 ;第7条,起于(0,50),向前与前后分界线20呈15°角,止于与耳尖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耳前发际,其中,前后分界线为两耳尖向上引所得连线;第6条,起于(0,40),与第7条治疗线平行且等长;第10条,起于第6条治疗线的止点,它与外侧线向面部的止点21与前后分界线在耳尖的止点26的连线相平行,长度是该连线长度的一半;第11条,起点位于第7条治疗线的止点,第11条的止点位于前后分界线上,到耳尖的距离为正中线到外侧线距离的1/3 ;其余治疗线对称分布于正中线的另一侧。其中,所述治疗调控仪4上连接有外接电源。或,所述治疗调控仪4上设有电池供电装置。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I)患者头痛时,可以根据头痛的位置,将导线与头痛部位或附近的治疗线的正负极相连通,然后通过治疗调控仪进行治疗即可。本实用新型中,导线的设置,为患者自行使用头针治疗仪提供了方便,同时,即便是对电子仪器不熟悉或缺乏电子仪器操作常识的人群,也会轻而易举地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治疗。(2)本实用新型可调整治疗控制仪发出连续波、疏密波和断续波等多种波形及脉冲的频率。工作状态下,控制治疗调控仪,由治疗线上的正负电极导电刺激患者头部上相应治疗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为无损伤治疗过程,以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和恐惧感。
权利要求1.一种帽式头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帽子本体(I)、导线(3)和治疗调控仪(4);帽子本体(I)的内侧设置有25条治疗线,其中,3条治疗线位于额头正中线(28)上,其余22条治疗线在正中线两侧对称分布,治疗线的两端安装有正负电极(2);导线(3)至少有2根;导线(3)的两端设有插接件;帽子本体(I)治疗线的正负电极(2)和治疗调控仪(4)上均设有与导线插接件相适配的插口或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帽式头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3)连接在治疗调控仪(4)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帽式头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3)连接在帽子本体(I)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帽式头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3)有2-50根。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帽式头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帽子本体(I)为具有弹性和硬度的网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帽式头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帽子本体(I)的外边沿连接松紧带(5)。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帽式头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线是按下述方式分布的 以额头正中线(28)为纵坐标轴(Y),纵坐标以前后发际线为界等分为120份,以前发际线与额头正中线的交点为原点,过原点垂直于纵坐标轴的直线为横坐标轴(X),其中,外侧线(27)以眉梢外直上为准,向后引至耳后乳突,并与正中线平行,正中线与外侧线间等分为45份;治疗线的起止坐标位置为 第 I 条(0, _5)— (O, 5); 第2条(5,-5)— (5,5);第 3 条(22. 5,-5)— (22. 5, 5);第 4 条(37. 5,-5)— (37. 5, 5); 第 5 条(0,35)— (O, 50); 第8 条(15,40)— (15,55);第 9 条(22. 5,25) — (22. 5, 40); 第 12 条(0,80)— (0,95); 第 13 条(5,80)— (5,95); 第 14 条(13,95)- (13,115); 第7条,起于(0,50),向前与前后分界线(20)呈15°角,止于与耳尖在同一水平线上的耳前发际,其中,前后分界线为两耳尖向上引所得连线; 第6条,起于(0,40),与第7条治疗线平行且等长; 第10条,起于第6条治疗线的止点,它与外侧线向面部的止点(21)与前后分界线在耳尖的止点(26)的连线相平行,长度是该连线长度的一半; 第11条,起点位于第7条治疗线的止点,第11条的止点位于前后分界线上,到耳尖的距离为正中线到外侧线距离的1/3 ; 其余治疗线对称分布于正中线的另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帽式头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调控仪(4)上连接有外接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帽式头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调控仪(4)上设有电池供电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帽式头针治疗仪,它包括帽子本体和治疗调控仪,帽子本体的内侧设置有25条治疗线,其中,3条治疗线位于额头正中线上,其余22条治疗线在正中线两侧对称分布,治疗线的两端安装有正负电极;导线至少有2根;导线的两端设有插接件;帽子本体治疗线的正负电极和治疗调控仪上均设有与导线插接件相适配的插口或接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线的设置,可以让患者根据头部疼痛的位置,自主接通控制仪和相应疼痛部位的治疗线,避免了复杂的仪器操作步骤;它能准确定位于患者头部穴位,通过电脉冲刺激患者头部治疗线达到治疗目的,为无损伤治疗过程,减轻患者的治疗痛苦和使用恐惧感,可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文档编号A61N1/36GK202777461SQ20122049672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
发明者李应昆, 田盛华, 吴炜翰, 杜曜宇 申请人:成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