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854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注射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过软性内窥镜钳道到达病变位置,在进行息肉切除术、EMR、ESD时及EST时进行黏膜下层注射的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在消化道黏膜下层进行注射、或者在消化道出血时注射硬化剂或止血剂的内镜用注射针(以下简称注射针)。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内窥镜用注射针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由一次性使用的导流管及注射针和可重复使用的推送器组成。第二类是一次性使用的硬化针其结构为导流管及注射针和推送器一体结构。以上两类注射针通过内窥镜钳道到达需要注射部位后,对黏膜下层进行局部注射,由于人体消化道的蠕动,会导致刚性的不锈钢针头发生移位,从需要注射部位脱出或者加深注射深度,前者会使医生需要重新插入而延长手术时间,后者会增加穿孔的风险。这使得注射针的使用对临床医生有比较高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射针,可实现软性头部注射功能,并具有结构简单稳固、操作方便、灵活等优点。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注射针,包括壳体组件、鲁尔接头、金属导管、导流管、弹簧软管、针管和软鞘,金属导管穿设在壳体组件内并可以移动,金属导管一端与鲁尔接头固定连接,金属导管另一端与导流管近端固定连 接,导流管穿设在弹簧软管中并且在导流管远端固定针管,弹簧软管的近端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弹簧软管的远端连接软鞘,软鞘套设在针管外面,其中,所述鲁尔接头与壳体组件活动连接。按压鲁尔接头并使其与壳体组件固定好时,针管穿出软鞘,通过操作器械,使针管扎入皮下黏膜组织,然后,松开鲁尔接头,针管退出软鞘,使软鞘仍然插在皮下黏膜组织内进行注射,从而实现软性头部注射功能。作为优选,所述壳体组件由连接件上和连接件下上下配合构成。作为优选,所述弹簧软管的远端固定限位套管,所述软鞘穿出限位套管并受限位套管限位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导管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金属导管上套设有变径弹簧,变径弹簧一端与限位环相抵,变径弹簧另一端与壳体组件相抵。所述限位环可以防止由金属连接管和针管与导流管组成的针头部分反向抽出来。所述变径弹簧在自然状态下支撑鲁尔接头并使由金属连接管和针管与导流管组成的针头部分完全收入所述弹簧软管内。作为优选,所述鲁尔接头与壳体组件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管远端通过金属连接管与针管密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通过按压鲁尔接头带动针管穿出软鞘实施刺入皮下黏膜组织,通过释放鲁尔接头实现针管退出软鞘,从而实施软性头部注射,具有结构简单稳固,操作方便、灵活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图4为针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针头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针头使用状态图之一;图7为针头使用状态图之二;图8为针头使用状态图之三;其中1、鲁尔接头;2、金属导管;3、限位环;4、变径弹黃;5、连接件上;6、连接件下;7、导流管;8、弹簧软管;9、金属连接管;10、针管;11、限位套管;12、软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注射针,包括壳体组件、鲁尔接头1、金属导管2、导流管7、弹簧软管8、针管10和软鞘12,金属导管2穿设在壳体组件内并可以移动,金属导管2一端与鲁尔接头I固定连接,金属导管2另一端与导流管7近端固定连接,导流管7穿设在弹簧软管8中并且在导流管7远端固定针管10,弹簧软管8的近端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弹簧软管8的远端连接软鞘12,软鞘12套设在针管10外面,其中,所述鲁尔接头I与壳体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壳体组件由连接件上5和连接件下6上下配合构成。所述弹簧软管8的远端固定限位套管11,所述软鞘12穿出限位套管11并受限位套管11限位连接。所述金属导管2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所述金属导管2上套设有变径弹簧4,变径弹簧4 一端与限位环3相抵,变径弹簧4另一端与壳体组件相抵。所述鲁尔接头I与壳体组件螺纹连接。所述导流管7远端通过金属连接管9与针管10密封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鲁尔接头I和金属导管2配合粘接在一起,所述金属导管2上焊接有限位环3并套上变径弹簧4并热缩上导流管7,所述导流管7远端有可以穿刺的针头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的针头结构由金属连接管9和针管10与导流管7旋锻密封组成,所述限位环3和变经弹簧4组装在连接件上5和连接件下6中的开槽部位并压合连接件上5和连接件下6,金属导管2可以相对滑动在由连接件上5和连接件下6组成的壳体组件中,所述导流管7要穿在弹簧软管8中,所述弹簧软管8远端有头部保护结构,如图5所示,所述头部保护结构由软鞘12和限位套管11组成,所述弹簧软管8粘接在由连接件上5和连接件 下6组成的壳体组件中。手术开始时,先旋拧鲁尔接头1,使变径弹簧4处于自然伸直状态,由于连接在金属导管2上的限位环3的支撑带动使由金属连接管9和针管10与导流管7组成的针头部分缩在弹簧软管8中,然后将器械的远端穿入内窥镜的钳道中,当器械远端露出钳道后,按并旋拧鲁尔接头I使针管10露出软鞘12外,操控器械使针管头部插入黏膜下层(如图6所示),再次旋拧使针管10针尖部位拔出黏膜下层(如图7所示),但使软鞘12仍留在黏膜下层(如图8所示),通过连接在鲁尔接头I上的注射器注射硬化剂或止血剂等药物,待注射完成后,向近端拉动把手将整个器械从内窥镜中拉出,完成了一次注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 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注射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鲁尔接头(1)、金属导管(2)、导流管(7)、弹簧软管(8)、针管(10)和软鞘(12),金属导管(2)穿设在壳体组件内并可以移动,金属导管(2) —端与鲁尔接头(I)固定连接,金属导管(2)另一端与导流管(7)近端固定连接,导流管(7 )穿设在弹簧软管(8 )中并且在导流管(7 )远端固定针管(10 ),弹簧软管(8 )的近端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弹簧软管(8)的远端连接软鞘(12),软鞘(12)套设在针管(10)外面,其中,所述鲁尔接头(I)与壳体组件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由连接件上(5)和连接件下(6)上下配合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软管(8)的远端固定限位套管(11),所述软鞘(12 )穿出限位套管(11)并受限位套管(11)限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管(2)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所述金属导管(2)上套设有变径弹簧(4),变径弹簧(4) 一端与限位环(3)相抵,变径弹簧(4)另一端与壳体组件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鲁尔接头(I)与壳体组件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7)远端通过金属连接管(9)与针管(10)密封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针,包括壳体组件、鲁尔接头、金属导管、导流管、弹簧软管、针管和软鞘,金属导管穿设在壳体组件内并可以移动,金属导管一端与鲁尔接头固定连接,金属导管另一端与导流管近端固定连接,导流管穿设在弹簧软管中并且在导流管远端固定针管,弹簧软管的近端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弹簧软管的远端连接软鞘,软鞘套设在针管外面,其中,所述鲁尔接头与壳体组件活动连接。本技术方案,通过按压鲁尔接头带动针管穿出软鞘实施刺入皮下黏膜组织,通过释放鲁尔接头实现针管退出软鞘,从而实施软性头部注射,具有结构简单稳固,操作方便、灵活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5/178GK202892554SQ20122050617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8日
发明者周添, 潘杰, 林朗 申请人:安瑞医疗器械(杭州)有限公司, 潘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