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固定式精量调节袋式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044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使用固定式精量调节袋式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一种一次性使用固定式精量调节袋式输液器。
背景技术
输液器在医院使用频率极高,因此有病人输液时,医护人员就需要另外准备胶贴,这样便于在穿刺完后能及时的固定输液针。而这些胶贴的无菌性能不一定能保证,不能保证无菌的胶贴使用后有可能会造成病人伤口感染与过敏,而且过程中也有可能污染。此外由于需要单独准备胶贴,因此使得医护人员的操作程序便多,操作更加复杂、费时,增加了操作时间。其次由于现有的固定带上均没有吸水装置,如有药液渗漏,则会流至病人输液的部位,从而对病人伤口可能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精密袋式输液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次性使用固定式精量调节袋式输液器,该输液器能保证胶贴无菌,防止病菌感染,方便医护人员操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使用固定式精量调节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流量调节器、分液袋、滴斗、精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输液针,所述瓶塞穿刺器出液端分别连接空气过滤器和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出液端依次连接分液袋、滴斗、精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所述分液袋上还设有异型二通管,所述药液过滤器与输液针之间还设有便利式胶贴;所述精 量调节器包括圆柱状的上体和下体,上体上设有进液管,下体上设有出液管,上体和下体连接成一体并可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便利式胶贴由粘胶带层、离型纸层和吸水垫组成。所述粘胶带层由三张粘胶带组成并粘接在离型纸层上。所述离型纸层的中心和粘接在其上的粘胶带中心设有软导管穿孔。所述粘胶带层两边的任意一张粘胶带上设置吸水垫。所述瓶塞穿刺器上方罩有瓶塞穿刺器保护套。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精量调节器的上体与下体接触的接触端A上设有圆弧槽,该圆弧槽一端连通进液管,且圆弧槽从连接进液管的一端到另一端为由深到浅直至深度为零。其中下体上设有与上体连接的连接杆;所述下体与上体接触的接触端B上设有一防水垫圈。本实用新型将普通的流量调节器,换成精量调节器,除了整体外形美观外,还大幅提高了进液量调节的精准度,更加方便了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其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新增加便利式胶贴,该便利式胶贴的用途是便利式胶贴为两层,一层是起辅助作用的离型纸,另一层是三张胶贴,其中一张是带吸水垫胶贴。使用时只需从离型纸切开处启开并取下离型纸,将三张胶贴粘贴在输液针导管、针柄上从而固定穿刺完的输液针,吸水垫胶贴应粘贴在针管穿刺处,吸水垫覆盖在穿刺口上以保持穿刺处干燥,因是软质材料的吸水垫,同时可增加病人的舒适度。本产品是在袋式输液器产品中增加便利式胶贴,能使输液针穿刺后的固定程序更快捷、更方便、更安全。其原理是输液针导管上穿一个便利式胶贴,穿刺完成后直接启下胶贴上的辅助层(即离型纸),将三张胶贴粘贴在针柄处固定输液针。其主要的优点如下1、袋式输液器上有便利式胶贴,可以减少污染问题。如果袋式输液器里面没有胶贴,医护人员就需要另外准备胶贴,而胶贴的无菌性能不一定能保证,不能保证无菌的胶贴使用后有可能会造成病人伤口感染与过敏,而且过程中也有可能污染。而本产品中袋式输液器是经过灭菌的无菌产品,便利式胶贴与袋式输液器在同一包装内,因此可以保证胶贴也是无菌的,无菌的胶贴可有效的减少污染问题,使用起来更安全。2、袋式输液器上有便利式胶贴,医护人员不需要另外再准备胶贴,因此更方便。3、袋式输液器上有便利式胶贴,胶贴就在针柄旁边,穿刺完后直接就可用胶贴固定输液针。不需要另外取胶粘、找准位置再粘贴。因此此产品操作起来更快。因此综上所述本产品具有操作简便,方便快捷,安全,结构简单等优点,不会因改变产品的外形结构而对企业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支出。除此之外,现有输液器都是采用一般的流量调节器进行调节,因此难以对进液速度进行精确掌握,故需加以改进,以便更加适合市场之需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精量调节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精量调节器的上体与下体接触端A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便利式胶贴结构示意图图中1-瓶塞穿刺器保护套,2-瓶塞穿刺器,3-空气过滤器,4-精量调节器,401-上体,402-下体,403-进液管,40 4-出液管,405-连接通孔,406-连接杆,407-卡条,408-圆弧槽,409-防水垫圈;5_分液袋,6-滴斗,7-流量调节器,8-药液过滤器,9-输液针,10-异型二通管,11-便利式胶贴,12-粘胶带层,13-离型纸层,14-吸水垫,15-软导管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次性使用固定式精量调节袋式输液器,其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1、瓶塞穿刺器2、空气过滤器3、精量调节器4、分液袋5、滴斗6、流量调节器7、药液过滤器
8、输液针9。所述瓶塞穿刺器保护套I罩在瓶塞穿刺器2上,瓶塞穿刺器2出液端分别连接空气过滤器3和流量调节器7,该流量调节器7出液端依次连接分液袋5、滴斗6、精量调节器4、药液过滤器8和输液针9,所述分液袋5上还设有异型二通管10。其改进之处是在药液过滤器8与输液针9之间还设有便利式胶贴11,并将一般的出液流量调节器更换为精量调节器,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对要药液流量的精度控制。一般情况下在分液袋5的袋体上还设置有刻度值,这样更加方便医护人员观察药液的使用情况,便于及时更换等操作。进一步准确掌控药液流量,本实用新型在滴斗6和药液过滤器8之间的软管上设置一个精量调节器4。该精量调节器4的具体结构如图2、3所示,其包括圆柱状的上体401和下体402,上体上设有进液管403,下体上设有出液管404,上体和下体连接成一体并可相对转动,以转动上体来实现对流量的精确调节。具体的是所述进液管403沿上体401轴向贯通,且上体401上还设有与下体402连接的连接通孔405。相应地也在下体402上设置于连接通孔配合的连接杆406,并将连接杆406的上端均匀分割成为两部分以上的卡条407,这样卡条407就可以相互向内挤压,且将卡条407的顶端设置成为倒钩状,且直径大于连接通孔405的直径。这样在装配时,将连接杆406插入连接通孔405并使得卡条407穿过连接通孔,卡条407上的倒钩穿出连接孔后就牢固地卡在连接通孔顶端的壁上,从而防止被拔出,实现上体和下体连接成一体,且实现上体可以连接杆为中心相对于下体转动。本实用新型中上体401与下体402接触的接触端A上设有圆弧状的圆弧槽408,该圆弧槽408 —端与沿上体401轴向贯通的进液管连通,且连通进液管一端的圆弧槽槽深最深,然后槽深向另一端逐渐变浅直到槽深为零。槽深具体可设置成O. 5CM — 0CM。整个精量调节器装配好后,圆弧槽408、进液管403和出液管404处于同一圆环上。转动上体401后,进液管和出液管完全对齐相通时流量最大,转动至圆弧槽以外,上体401的下端面将出液管完全封闭时,流量为零,实现关闭作用。本实用新型为了进一步防水,故在下体与上体接触的接触端B上设置一个防水垫圈409,且使得出液管404沿下体轴向贯通下体和防水垫圈。如图4所示便利式胶贴11由粘胶带层12、离型纸层13和吸水垫14组成。粘胶带层12由三张粘胶带组成并粘接在离型纸层13上。离型纸层13的中心和粘接在其上的粘胶带中心设有软导管穿孔15, 粘胶带层12两边的任意一张粘胶带上设置吸水垫14。
权利要求1.一次性使用固定式精量调节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流量调节器、分液袋、滴斗、精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输液针,所述瓶塞穿刺器出液端分别连接空气过滤器和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出液端依次连接分液袋、滴斗、精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所述分液袋上还设有异型二通管,所述药液过滤器与输液针之间还设有便利式胶贴;所述精量调节器包括圆柱状的上体和下体,上体上设有进液管,下体上设有出液管,上体和下体连接成一体并可相对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固定式精量调节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利式胶贴由粘胶带层、离型纸层和吸水垫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固定式精量调节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带层由三张粘胶带组成并粘接在离型纸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固定式精量调节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纸层的中心和粘接在其上的粘胶带中心设有软导管穿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固定式精量调节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带层两边的任意一张粘胶带上设置吸水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固定式精量调节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塞穿刺器上方罩有瓶塞穿刺器保护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式精量调节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量调节器的上体与下体接触的接触端A上设有圆弧槽,该圆弧槽一端连通进液管,且圆弧槽从连接进液管的一端到另一端为由深到浅直至深度为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精量调节双插双袋袋式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体上设有与上体连接的连接杆;所述下体与上体接触的接触端B上设有一防水垫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医疗器械中的一次性使用固定式精量调节袋式输液器,其包括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流量调节器、分液袋、滴斗、精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输液针,所述瓶塞穿刺器出液端分别连接空气过滤器和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出液端依次连接分液袋、滴斗、精量调节器、药液过滤器和输液针,所述分液袋上还设有异型二通管,所述药液过滤器与输液针之间还设有便利式胶贴;所述精量调节器包括圆柱状的上体和下体,上体上设有进液管,下体上设有出液管,上体和下体连接成一体并可相对转动。本产品具有操作简便,方便快捷,安全,结构简单等优点,且不会因改变产品的外形结构而对企业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支出。
文档编号A61M5/175GK202892562SQ20122054130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董合军, 李静 申请人:成都市新津事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