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1594阅读:5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快速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胸腔引流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胸腔引流装置,是由引流接管直接连接引流上管和引流下管,因此,在脓胸、血胸及胸部手术后的引流过程中,经常出现脓块及血块堵塞引流口,使引流管失去引流作用。因胸腔为负压(-5 -10cmH20),且无菌程度要求严格,不能像腹腔引流管那样冲洗,只能靠挤压引流管解除堵塞物。但胸腔引流管的管壁相对较硬,挤压压力小,效果欠佳,难以将堵塞物排除.因而引流不畅,达不到引流治疗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胸腔引流管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快速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导管、穿刺针、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导管与穿刺针相配,所述导管穿刺入人体的一端最靠近体表处有球囊,所述导管管壁有与球囊连通的充气管,所述导管刺入端端部有导气管,所述导管另一端连接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连接引流袋,所述导管留在人体外的管体上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收紧后夹在导管上与穿入人体内的球囊将导管固定在人体上。所述导气管和充气管都被埋在导管的管壁中。所述导管、球囊、引流管、固定夹、导 气管和充气管由医用塑料制成。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可靠地把胸腔堵塞物排除,保持引流管路的畅通,从而到达治疗的目的;保持引流装置和人体的相对位置,保证引流部位的准确。

图1为实用新型导管装上穿刺针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用新型导管连接引流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快速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导管1、穿刺针2、引流管6和引流袋7,所述导管I与穿刺针2相配,所述导管I穿刺入人体的一端最靠近体表处有球囊3,所述导管I管壁有与球囊3连通的充气管5,所述导管I刺入端端部有导气管4,所述导管I另一端连接引流管6,所述引流管6连接引流袋7,所述导管I留在人体外的管体上有固定夹8,所述固定夹8收紧后夹在导管I上与穿入人体内的球囊3将导管I固定在人体上。所述导气管4和充气管5都被埋在导管I的管壁中。所述导管1、球囊3 、引流管6、固定夹8、导气管4和充气管5由医用塑料制成。
权利要求1.一种快速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导管(I)、穿刺针(2)、引流管(6)和引流袋(7),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I)与穿刺针(2)相配,所述导管(I)与穿刺针(2)刺入胸腔的一端靠近胸壁处有球囊(3),所述导管(I)管壁有与球囊(3)连通的充气管(5),所述导管(I)刺入端头部有导气管(4),所述导管(I)尾端连接引流管(6),所述引流管(6)连接引流袋(7),所述导管(I)留在胸壁外的管体上有固定夹(8),所述固定夹(8)收紧后夹在导管(I)上与刺入胸腔内的球囊(3)将导管(I)固定在胸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4)和充气管(5)都被埋在导管(I)的管壁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I)、球囊(3)、引流管(6)、固定夹(8)、导气管(4)和充气管(5)由医用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简易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包括导管、穿刺针、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导管与穿刺针相配,所述导管穿刺入人体的一端最靠近体表处有球囊,所述导管管壁有与球囊连通的充气管,所述导管刺入端端部有导气管,所述导管另一端连接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连接引流袋,所述导管留在人体外的管体上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收紧后夹在导管上与穿入人体内的充气球囊将导管固定在人体的胸壁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可靠地把胸腔堵塞物排除,保持引流管路的畅通,从而到达治疗的目的;保持引流装置和人体的相对位置,保证引流部位的准确。
文档编号A61M25/10GK202892493SQ20122056551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0日
发明者韩庆奇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