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提拉加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3136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固定提拉加压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骨外固定的外固定提拉加压器。
背景技术
骨外固定器械的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病人痛苦小,疗效好等优点,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二十年来,随着材料学及生物力学的发展,外固定器械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构形、体积、重量及连接方式、X线通透性等性能皆更加符合临床需要。外固定器械能用最小的创伤使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在治疗骨折合并严重软组织挫裂伤等方面具有其它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现已成为治疗开放性骨折的首选方案。对于大多数开放性骨折而言,早期行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确实能起到对骨折端临时固定,保护软组织,有利于患肢的护理等优点。但临床上仍有很多患者因为骨折端的错位或骨不愈合而需再次手术。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大多是因为早期骨外固定时对骨折端的复位不良。虽然目前国内外外固定器械设计迥异,种类繁多,但差异仅仅表现在材料及针杆的连接方式上,而对骨折端的复位及复位后的操作并无明显差异。术中对骨折端复位全都为徒手操作,术者用双手提拉牵引骨折端,复位满意后再予以连接器械,缺点是术者在术中不能对移位的骨折端施予强大的外力来进行有效的复位和维持骨折端的稳定。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外固定提拉加压器,其能够与各种骨外固定器械相配合使用,使得患者骨折端能得到有效的复位与固定,减少骨不连,骨不愈合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固定提拉加压器,包括提拉加压单元和用于衔接骨外固定器械连接杆的衔接单元;提拉加压单元与衔接单元之间通过旋转连接轴相连接;提拉加压单元包括提拉加压针、提拉加压轴杆和环形套筒;提拉加压轴杆螺纹连接于环形套筒内;提拉加压针贯穿提拉加压轴杆,并与提拉加压轴杆同轴,螺纹连接于提拉加压轴杆内;提拉加压轴杆上端部设有紧固操作部;衔接单元包括连接杆固定件以及旋转连接轴定位件;旋转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杆固定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提拉加压单元的环形套筒;旋转连接轴与连接杆固定件之间可通过旋转连接轴定位件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先在骨折块需要提拉加压处拧入提拉加压针,再调节衔接单元在连接杆的上下位置,并通过旋转连接轴在水平方向上的旋转来调节提拉加压单元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使得提拉加压针位于提拉加压单元的中央处,并通过衔接单元固定于连接杆上,利用旋转连接轴定位件予以维持固定,然后拧入提拉加压轴杆;接下来,由于提拉加压针螺纹连接于提拉加压轴杆中,因此可通过对提拉加压轴杆顶部紧固操作部的拧动操作,来改变提拉加压针施于骨折部位的压力或提拉力,以使得骨折端能沿提拉加压针轴向上下移动,来实现有效的复位和维持骨折端的稳定。作为一种改进,提拉加压单元还包括封帽,封帽可拆卸固定于环形套筒的顶部,封帽内部设有操作孔,提拉加压轴杆上紧固操作部的轮廓投影位于操作孔轮廓内,且操作孔的直径小于提拉加压轴杆的直径,可保证向上拧动提拉加压轴杆顶部的内六角紧固操作部时,提拉加压轴杆不会从环形套筒中脱离。封帽顶部可设置为内六角形式,以便安装和拆卸。封帽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拆卸固定于环形套筒的顶部。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衔接单元中,连接杆固定件包括2个平行设置于连接杆两侧的压垫,两压垫上分别设有与连接杆外形相适应的卡槽;旋转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两压垫之间。两压垫与连接杆之间的固定要牢靠,可利用多个紧固螺栓来加固连接杆与压垫之间及提拉加压单元与衔接单元之间的连接,避免术中连接杆转动移位造成的提拉加压针的倾斜或移位。更进一步的,提拉加压单元中,提拉加压轴杆的紧固操作部为位于提拉加压轴杆顶部中心的六角形凹陷部,也可设置成梅花形,在操作时利用内六角起子或者梅花型起子即可实现对提拉加压轴杆的拧动操作,从而带动提拉加压针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和市场上各种不同型号的骨外固定器械相配合,在术中仅需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提拉加压轴杆进行顺逆方向的拧动,即可带动提拉加压针上下移动,实现对骨折端的提拉和加压,使得骨折端能随提拉加压针一起向上下移动,来实现有效的复位;且复位后不再需要其它外力即可维持骨折端的稳定和加压。可减少术后骨不连,骨不愈合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且本实用新型通用性强,操作简便,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推广性和实用性。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加明显易懂,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做进一步描述。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为:包括提拉加压单元2和用于衔接骨外固定器械连接杆4的衔接单元I ;提拉加压单元2与衔接单元I之间通过旋转连接轴3相连接;提拉加压单元2包括提拉加压针21、提拉加压轴杆23、环形套筒22和封帽25 ;提拉加压轴杆23螺纹连接于环形套筒22内;提拉加压针21贯穿提拉加压轴杆23,并与提拉加压轴杆23同轴,螺纹连接于提拉加压轴杆23内;提拉加压轴杆23上端设有紧固操作部24,即位于提拉加压轴杆顶部中心的内六角凹陷部;在操作时利用内六角扳手即可实现对提拉加压轴杆23的拧动操作。封帽25通过螺纹固定于环形套筒22的顶部,封帽25内设有可供扳手等工具深入以拧动提拉加压轴杆23的操作孔,操作孔的直径小于提拉加压轴杆23的直径,可保证向上拧动提拉加压轴杆23时,提拉加压轴杆23不会从环形套筒22中脱离。封帽25顶部可设置为内六角形式,以便安装和拆卸。衔接单元I包括连接杆固定件以及旋转连接轴定位件;旋转连接轴3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杆固定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提拉加压单元2的环形套筒22 ;旋转连接轴3与连接杆固定件之间通过旋转连接轴定位件进行固定。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旋转连接轴定位件即紧固螺栓12,连接杆固定件为2个平行设置于连接杆两侧的压垫11,两压垫11上分别设有与连接杆外形相适应的卡槽;旋转连接轴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两压垫11之间。两压垫11与连接杆4之间的固定可以螺栓进行加固,避免术中连接杆4转动移位造成的提拉加压针21的倾斜或移位。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先在骨折块需要提拉加压处拧入提拉加压针21,再调节衔接单元I在连接杆4的上下位置和提拉加压单元2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使得提拉加压杆21位于提拉加压单元2的中央处,并通过衔接单元2固定于连接杆4上,拧紧紧固螺栓12予以维持固定,然后沿提拉加压针21拧入提拉加压轴杆23和封帽25 ;接下来,由于提拉加压针21螺纹连接于提拉加压轴杆23中,因此可利用内六角扳手拧动提拉加压轴杆的紧固操作部24,来改变提拉加压针21施于骨折端的压力大小。本实用新型能够和市场上各种不同型号的骨外固定器械相配合,在术中仅需通过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提拉加压轴杆进行顺逆方向的拧动,即可实现对骨折端的提拉和加压,使得骨折端能沿提拉加压针轴向上下移动,来实现有效的复位;且复位后不再需要其它外力即可维持骨折端的稳定。可减少术后骨不连,骨不愈合的发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外固定提拉加压器,其特征是,包括提拉加压单元和用于衔接骨外固定器械连接杆的衔接单元;提拉加压单元与衔接单元之间通过旋转连接轴相连接; 提拉加压单元包括提拉加压针、提拉加压轴杆和环形套筒;提拉加压轴杆螺纹连接于环形套筒内;提拉加压针贯穿提拉加压轴杆,并与提拉加压轴杆同轴,螺纹连接于提拉加压轴杆内;提拉加压轴杆上端部设有紧固操作部; 衔接单元包括连接杆固定件以及旋转连接轴定位件;旋转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杆固定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提拉加压单元的环形套筒;旋转连接轴与连接杆固定件之间可通过旋转连接轴定位件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固定提拉加压器,其特征是,提拉加压单元还包括封帽,封帽可拆卸固定于环形套筒的顶部,封帽内部设有操作孔,提拉加压轴杆上紧固操作部的轮廓投影位于操作孔轮廓内,且操作孔的直径小于提拉加压轴杆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固定提拉加压器,其特征是,衔接单元中的连接杆固定件包括2个平行设置于连接杆两侧的压垫,两压垫上分别设有与连接杆外形相适应的卡槽;旋转连接轴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两压垫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固定提拉加压器,其特征是,提拉加压单元中,提拉加压轴杆的紧固操作部为位于提拉加压轴杆顶部中心的六角形凹陷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骨外固定的外固定提拉加压器,其包括提拉加压单元和用于衔接骨外固定器械连接杆的衔接单元;提拉加压单元与衔接单元之间通过旋转连接轴连接;提拉加压单元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螺纹连接的提拉加压针、提拉加压轴杆和环形套筒;提拉加压轴杆上设有紧固操作部;衔接单元包括连接杆固定件以及旋转连接轴定位件;旋转连接轴通过连接杆固定件使得提拉加压单元的环形套筒能够连接连接杆。在应用时先将提拉加压针拧入需提拉加压处,再调节提拉加压单元的位置并与连接杆连接固定,然后拧入提拉加压轴杆,通过调节提拉加压轴杆使提拉加压能带动骨折块移动,对骨折端起到提拉及加压的目的,从而实现有效的复位与固定。
文档编号A61B17/66GK202933000SQ20122059501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
发明者王文 申请人:王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