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急诊用抢救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4301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急诊用抢救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急诊用抢救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急诊科使用的抢救护理车,与普通科室的护理车基本相同,其基本结构是在一个长方形的车框架内设置上层和下层两个面板,上层面板用于放置药物和器具,下层面板则用于放置垃圾桶以及用后的其他物品。这种普通形式的抢救车由于操作平台的面积小,很容易造成的结果是用于抢救的物品备置不全,分类不清,放置无序,到了具体的抢救过程中,就会发生拿取不方便的问题,无疑会对抢救工作造成不良的后果。中国专利文献号为CN202437554U公开了一种《急诊科用抢救护理车装置》,包括有拉手、液体物存放抽屉、固体物存放柜、抽屉、万向地轮、车体框架、肺复苏板固定支架、药品存放抽屉、操作平台、治疗盘和盘上盖。车体框架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整体呈长方体的框架结构,车体框架下面四个角位置,设置有万向地轮。车体框架的上端,在一个侧面上设置有操作平台,在另一个侧面设置有治疗盘,翻转在治疗盘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盖在治疗盘上方的盘上盖。车体框架的一端靠上部设置有拉手,在车体框架的另一端的一个侧边上,设置有垂直形式的肺复苏板固定支架,在车体框架的靠上部靠近肺复苏板固定支架的位置,设置有药品存放抽屉,在药品存放抽屉下面的车体框架下面,设置有抽屉。在靠向拉手的一端车体框架内,上部设置有液体物存放抽屉,下部设置有固体物存放柜。上述专利技术以较大的操作台面,可以允许携带尽可能全面的抢救用物品,以清晰的分类做到抢救用物品和抢救用药物分别固定位置放置,具体使用时方便拿取,有利于抢救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是其存在的问题:结构复杂,且结构设计不是很合理,从而影响急诊护理工作的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急诊用抢救护理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急诊护理的效率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顶盖、储物槽、治疗盘、储物抽屉、自锁式把手、车轮、车体、操作平台,所述的车体的顶部设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的一侧设有多个储物槽和治疗盘,操作平台的上部设有活动顶盖;所述的车体的一侧设有多个储物抽屉,储物抽屉通过自锁式把手与车体紧密连接;所述的车体的底部设有车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自锁式把手将多个储物抽屉牢固的固定在车体上,不至于出现脱落的现象;另外,其操作平台面积加大,且布局合理,操作简单,从而大大提高了急诊护理工作的效率。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上图中:顶盖1、储物槽2、治疗盘3、储物抽屉4、自锁式把手5、车轮6、车体7、操作平台8。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包括顶盖1、储物槽2、治疗盘3、储物抽屉4、自锁式把手5、车轮6、车体7、操作平台8,所述的车体7的顶部设有加大面积的操作平台8,操作平台8的一侧设有多个储物槽2和治疗盘3,操作平台8的上部设有活动顶盖I ;所述的车体7的一侧设有多个储物抽屉4,储物抽屉4通过自锁式把手5与车体7紧密连接;所述的车体7的底部设有车轮6。通过自锁式把手将多个储物抽屉牢固的固定在车体上,不至于出现脱落的现象;另外,其操作平台面积加大,且布局合理,操作简单,从而大大提高了急诊护理工作的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急诊用抢救护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顶盖(I)、储物槽(2)、治疗盘(3)、储物抽屉(4)、自锁式把手(5)、车轮(6)、车体(7)、操作平台(8),所述的车体(7)的顶部设有操作平台(8),操作平台(8)的一侧设有多个储物槽(2)和治疗盘(3),操作平台(8)的上部设有活动顶盖(I);所述的车体(7)的一侧设有多个储物抽屉(4),储物抽屉(4)通过自锁式把手(5)与车体(7)紧密连接;所述的车体(7)的底部设有车轮(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急诊用抢救护理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顶盖、储物槽、治疗盘、储物抽屉、自锁式把手、车轮、车体、操作平台,所述的车体的顶部设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的一侧设有多个储物槽和治疗盘,操作平台的上部设有活动顶盖;所述的车体的一侧设有多个储物抽屉,储物抽屉通过自锁式把手与车体紧密连接;所述的车体的底部设有车轮。有益效果是通过自锁式把手将多个储物抽屉牢固的固定在车体上,不至于出现脱落的现象;另外,其操作平台面积加大,且布局合理,操作简单,从而大大提高了急诊护理工作的效率。
文档编号A61B19/02GK202909011SQ20122061677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张爱菊 申请人:张爱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