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血液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5429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血液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血液处理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检验科废弃的血标本的一般处理方法是,大部分都是收集在垃圾桶内,放上消毒水或者有的直接就收集在黄色的垃圾袋内集中处理。但是其存在的问题是:容易引起病原微生物的交叉感染,危害工作人员及其他人的生命健康。中国专利号为CN202409602U公开了一种《检验血液处理装置》,主要由外盖、臭氧发生器、箱体、石英加热管、挂钩、紫外线消毒灯、支撑杆组成,所述的箱体内安装多层挂有挂钩的支撑杆,支撑杆之间的间隔处分别设有石英加热管,箱体内的顶部设有臭氧发生器,两侧纵向设有两个紫外线消毒灯。上述专利技术通过臭氧、紫外线和高温综合处理后的血袋,可以彻底杀死病原微生物,且血袋凝固成块状,实现无害化处理,避免了工作人员的交叉感染,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但是仍然存在的问题:缺少对试管血液的处理结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血液处理器,可以对试管内血液进行处理。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顶盖、柜体、试管架、底部侧门、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消毒灯、移动底座和吊杆,所述的柜体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的下侧设有臭氧发生器,柜体的内腔设有试管架、吊杆和紫外线消毒灯,吊杆设置在柜体的下部,紫外线消毒灯设置在柜体的内壁,柜体的下部侧壁设有底部侧门;所 述的柜体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柜体内部设有试管架和吊杆,可以有效的对血袋和试管血液进行处理,通过顶部设有的臭氧发生器,可以释放臭氧进行消毒;两侧设有两个紫外线消毒灯,通过紫外线对病毒进行杀灭。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上图中:顶盖1、柜体2、试管架3、底部侧门4、臭氧发生器5、紫外线消毒灯6、移动底座7、吊杆8。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包括顶盖1、柜体2、试管架3、底部侧门4、臭氧发生器5、紫外线消毒灯6、移动底座7和吊杆8,所述的柜体2的顶部设有顶盖1,顶盖I的下侧设有臭氧发生器5,柜体2的内腔设有试管架3、吊杆8和紫外线消毒灯6,试管架可以放置试管血液;吊杆8设置在柜体的下部,吊杆上设有多个吊钩,可以吊起血袋,紫外线消毒灯6设置在柜体的内壁,柜体的下部侧壁设有底部侧门4 ;所述的柜体2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7。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顶部设有的臭氧发生器,可以释放臭氧进行消毒;两侧设有两个紫外线消毒灯,通过紫外线对病毒进行杀灭;最终,通过臭氧、紫外线和高温综合处理后的血袋和试管内血液,可以彻底杀死病原微生物,且血袋凝固成块状,实现无害化处理,避免了工作人员的交叉感染,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系数。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血液处理器,其特征是:包括顶盖(I)、柜体(2)、试管架(3)、底部侧门(4)、臭氧发生器(5)、紫外线消毒灯(6)、移动底座(7)和吊杆(8),所述的柜体(2)的顶部设有顶盖(1),顶盖(I)的下侧设有臭氧发生器(5),柜体(2)的内腔设有试管架(3)、吊杆(8)和紫外线消毒灯(6),吊杆(8)设置在柜体的下部,紫外线消毒灯(6)设置在柜体的内壁,柜体的下部侧壁设有底部侧门(4);所述的柜体(2)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血液处理器。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顶盖、柜体、试管架、底部侧门、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消毒灯、移动底座和吊杆,所述的柜体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的下侧设有臭氧发生器,柜体的内腔设有试管架、吊杆和紫外线消毒灯,吊杆设置在柜体的下部,紫外线消毒灯设置在柜体的内壁,柜体的下部侧壁设有底部侧门;所述的柜体的底部设有移动底座。有益效果是柜体内部设有试管架和吊杆,可以有效的对血袋和试管血液进行处理,通过顶部设有的臭氧发生器,可以释放臭氧进行消毒;两侧设有两个紫外线消毒灯,通过紫外线对病毒进行杀灭。
文档编号A61L2/10GK202909144SQ20122061672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
发明者韩景银 申请人:韩景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