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音减震式手术室对接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398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音减震式手术室对接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一种消音减震式手术室对接车。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接送手术病人用的对接车,是由车架、车面板、支腿、行走轮构成,上述对接车,现虽普遍应用,但由于其结构上的特点,存有不足之处:一是病床对接时,不锈钢材料会发出很大的声响,加重病人的紧张情绪;二是病床对接到头时,没有缓冲,直接的撞击给病人造成不适;三是车轮在单槽轨道中滑行时,易转变方向造成推行的不便;固定棒实用中会发出声响且位置不易区分固定与否。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消音减震式手术室对接车,可有效解对接车噪音大,对接时无缓冲和推行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架和车面板,车架下部有行走轮,车架上部两侧对称装有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轨道,车面板经两侧的滑轮总成装在轨道上,轨道的封闭端内装有减震装置,车架下部中间装有固定棒和升降手柄。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噪音小,有效的减轻了对接过程中的撞击,推行方便,易加工,成本低,使用效果好,是手术室对接车上的创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侧轨道部分的截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减震装置的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架和车面板,车架I下部有行走轮4,车架I上部两侧对称装有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轨道6,车面板2经两侧的滑轮总成装在轨道6上,轨道6的封闭端内装有减震装置7,车架I下部中间装有固定棒9和升降手柄8。为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滑轮总成由支腿3、滚轮5和转轴13构成,支腿3的上部与车面板2相连,支腿3下部的转轴13上在支腿两边装有两个对称的滚轮5 ;所述的减震装置7由弹簧12和橡胶板11构成,弹簧12的一端与轨道6的封闭端相连,另一端与橡胶板11相连;所述的车面板2两侧有扶手10 ;所述的车架I上有3_5mm的喷塑;所述的固定棒是一根可以在水平和垂直间转90°的套有橡胶的金属棒。[0015]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手术室工作人员将手术室与病房的对接车经升降手柄8摇到同一高度,转动固定棒9至水平,推动车面板2至手术车上,固定车面板,分离对接车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接时产生的响声小,从而减轻给病人带来的精神紧张;减震装置7的应用避免了对接时病人的不适感;双轮滑行的轨道解决了目前对接车单轮易触壁导致推行困难的问题,固定棒位置的改变更醒目地提示对接车固定与否,易加工,成本低,使用效果好,是手术室对接车上的创新。
权利要求1.一种消音减震式手术室对接车,包括车架和车面板,其特征在于,车架(I)下部有行走轮(4),车架(I)上部两侧对称装有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轨道(6),车面板(2)经两侧的滑轮总成装在轨道(6 )上,轨道(6 )的封闭端内装有减震装置(7 ),车架(I)下部中间装有固定棒(9)和升降手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减震式手术室对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轮总成由支腿(3 )、滚轮(5 )和转轴(13 )构成,支腿(3 )的上部与车面板(2 )相连,支腿(3 )下部的转轴(13 )上在支腿两边装有两个对称的滚轮(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减震式手术室对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装置(7)由弹簧(12)和橡胶板(11)构成,弹簧(12)的一端与轨道(6)的封闭端相连,另一端与橡胶板(11)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音减震式手术室对接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面板(2)两侧有扶手(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音减震式手术室对接车,可有效解对接车噪音大,对接时无缓冲和推行不便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架和车面板,车架下部有行走轮,车架上部两侧对称装有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轨道,车面板经两侧的滑轮总成装在轨道上,轨道的封闭端内装有减震装置,车架下部中间装有固定棒和升降手柄,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噪音小,有效的减轻了对接过程中的撞击,推行方便,易加工,成本低,使用效果好,是手术室对接车上的创新。
文档编号A61G7/08GK202933151SQ201220639179
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李晓冰, 贺小洁, 武一婷 申请人:河南中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