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305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汗证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发于病危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肢冷息微者称为脱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者为黄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汗出,为战汗。临床一般以自汗、盗汗最为多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热、更年期综合征以及结核病等均可见汗出异常。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配方,其针对汗证内在病邪,辨症施治, 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桂枝5-7,白芍9-15,大枣9-15,生姜5_7,甘草2_4,龙骨8_12,牡蛎 18-22。
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本草汇言》: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也。
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用于月经不调; 经行腹痛;崩漏;自汗;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本经》主邪气腹痛, 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大枣甘;温。脾;胃经。补脾胃;益气血;安心神;调营卫。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食少便溏,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妇人脏躁,营卫不和。《本草再新》:补中益气,滋肾暖胃, 治阴虚。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胃经。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药毒。 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本草拾遗》:本功外,汁解毒药,自余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龙骨甘涩;平;无毒。归心;肝;肾;大肠经。镇惊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 用于惊痫癫狂,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本经逢原》:涩可以去脱,龙骨入肝敛魂,收敛 浮越之气。其治咳逆, 泄利脓血,女子漏下,取涩以固上下气血也。
牡蛎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平肝潜阳;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主治眩晕耳鸣;惊悸失眠;瘰疬瘿瘤;癥瘕痞块;自汗盗汗;遗精;崩漏;带下。《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
针对营卫不和所致的汗证症状,中医认为营卫失和,腠理不密,故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苔薄白,脉缓为营卫不和之象。
方中之选者,调和营卫、收敛固涩。桂枝助阳化气,白芍养血和营,大枣补脾胃、调营卫,生姜温中解表,龙骨、牡蛎收敛固涩,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全方共奏,调和营卫、 收敛固涩,平衡机体阴阳。针对营卫不和所致的汗证症状,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本发明的中药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 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
使用效果对40名汗证患者(年龄25-45)使用本发明的治疗汗证的中药配方,持续治疗I个疗程 (2周),其中16例完全治愈,指标恢复正常;29例症状缓解;无效5例,总体有效率达87. 5%, 且无复发。
实例患者1:纪某,男性,30岁,身体局部出汗,周身酸楚,时寒时热,面红身热。诊断为汗证, 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I周,多汗症状减轻,后继续服药I周,症状完全消失,至今2个月无复发。
患者2 :王某,女性,33岁,上身多汗,动后尤甚,面红身热,苔薄白,脉缓。后服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2周,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3个月未见发作。
患者3 :李某,女性,44岁,局部多汗,特别是颈部、面颊特别容易出汗,身体酸痛, 苔薄,脉缓。诊断为汗证,后来使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半个疗程后,症状好转,继续用药I周,上述症状均消失,至今无复发。
患者4:曾某,男性,37岁,运动后恶汗频出,时寒时热,周身酸痛。症状一直持续。 使用本发明的中药配方进行治疗,I周后症状稳定并好转,继续用药I周,症状消失,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桂枝5,白芍9,大枣9,生姜5, 甘草2,龙骨8,牡蛎18。
其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计,取桂枝5,白芍9, 大枣9,生姜5,甘草2,龙骨8,牡蛎18 ;将上述中药洗净, 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I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
实施例2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桂枝7,白芍15,大枣15,生姜 7,甘草4,龙骨12,牡蛎22。
其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计,取桂枝7,白芍15,大枣15,生姜7,甘草4,龙骨12,牡蛎22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 /K,文火煎O.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 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3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桂枝6,白芍12,大枣12,生姜 6,甘草3,龙骨10,牡蛎20。
其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计,取桂枝6,白芍12,大枣12,生姜6,甘草3,龙骨10,牡蛎20 ;洗净,干燥, 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剂。
实施例4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配方,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桂枝6,白芍12,大枣12,生姜 6,甘草3,龙骨10,牡蛎20。
其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 计,取桂枝6,白芍12,大枣12,生姜6,甘草3,龙骨10,牡蛎20;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 /K,文火煎O.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 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O. 4g/粒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桂枝5-7,白芍 9-15,大枣9-15,生姜5-7,甘草2-4,龙骨8-12,牡蛎18-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桂枝6,白芍12,大枣12,生姜6,甘草3,龙骨10,牡蛎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配方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配方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汗证的中药配方,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桂枝5-7,白芍9-15,大枣9-15,生姜5-7,甘草2-4,龙骨8-12,牡蛎18-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药配方针对汗证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3055296SQ20131000893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缪家戌 申请人: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