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血小板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4684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升血小板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血小板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临床中比较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疾病,临床治疗比较困难,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中成药也较多,但大多疗效不理想。2005年I月12日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申请的发明名称为“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562271A的专利申请,组成发明所述中成药的各味药物原料的重量配比为青黛20-300份、牡丹皮300-1200份、连翘200-800份、仙鹤草200-800份、甘草50-600份。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中成药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们在此专利所公开处方的基础上,对处方用量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摸索,找到了最佳的组方配比,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显著提高,我们制成了胶囊剂、片剂及颗粒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疗效更为显著的一种升血小板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更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其配方组成如下青黛167g 连翅500g 甘草500g牡丹皮833g 仙鹤草250g。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 1. 30的浸膏;连翘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与甘草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二次水煎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 1. 30的浸膏,与上述醇提浸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60°C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糊精,加入乙醇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 1. 30的浸膏;连翘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与甘草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二次水煎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 1. 30的浸膏,与上述醇提浸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60°C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淀粉,加入乙醇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3、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 研成细粉;仙鹤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 1. 30的浸膏;连翘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与甘草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二次水煎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 1. 30的浸膏,与上述醇提浸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60°C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糊精,加入乙醇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IOOOg颗粒,即得。主要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原料重量配比“青黛167g、牡丹皮833g、连翘500g、仙鹤草250g、甘草500g”同原发明重量配比1:青黛20份、牡丹皮300份、连翘200份、仙鹤草200份、甘草50份及原发明重量配比2 :青黛300份、牡丹皮1200份、连翘800份、仙鹤草800份、甘草600份及原发明重量配比3 :青黛167份、牡丹皮833份、连翘500份、仙鹤草500份、甘草250份相比,药效学试验结果有显著提高。主要药效学试验一、实验药物的制备1、原料a、本发明组由青黛167g、牡丹皮833g、连翘500g、仙鹤草250g、甘草500g制备。(按本发明青黛167g、牡丹皮833g、连翘500g、仙鹤草250g、甘草500g配比)b、原发明I组由青黛58. 44g、牡丹皮876. 6g、连翘584. 4g、仙鹤草584. 4g、甘草146.1g制备。(按原发明重量配比1:青黛20份、牡丹皮300份、连翘200份、仙鹤草200份、甘草50份配比)C、原发明2组由青黛182.58、牡丹皮729.98、连翘486.68、仙鹤草486.68、甘草365. Og制备。(按原发明重量配比2 :青黛300份、牡丹皮1200份、连翘800份、仙鹤草800份、甘草600份配比)d、原发明3组由青黛167g、牡丹皮833g、连翘500g、仙鹤草500g、甘草250g制备。(按原发明重量配比3 :青黛167份、牡丹皮833份、连翘500份、仙鹤草500份、甘草250份配比)2、a、b、C、d 的制法为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 1. 30的浸膏;连翘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与甘草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二次水煎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 1. 30的浸膏,与上述醇提浸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60°C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糊精,加入乙醇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二、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主要药效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本发明a组和b、C、d组的抗炎、毛细血管通透性、血小板凝聚、外周血血小板数、凝血、抗疲劳及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将本发明a组与d组以及新处方b、c组进行对比,观察其药理作用的强弱。
试验方法本发明a组和b、C、d组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小鼠血小板的影响;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对小鼠外周血血小板的影响;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对小鼠抗疲劳的作用。—、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实验材料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 22g。2、药物本发明a组和b、C、d组均为2. 25g生药/粒;药物在实验前用蒸馏水配置,灌胃给药。实验方法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 22g,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本发明a组和b、C、d组分别灌胃给药为5. Og生药/kg。连续给药7d,每日I次,末次给药前2h将每只小鼠左后脚足跖用1%角叉菜胶O. 03mL。药后Ih颈椎脱位处死动物,自踝关节O. 5mm处剪下后足分别称重,以两足重量之差为肿胀度。实验结果见表I表I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影响(i±s)
权利要求
1.一种升血小板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组成为 青黛167g 连翅500g 甘草500g 牡丹皮833g 仙鹤草250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胶囊剂、片剂或颗粒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最佳剂型为胶囊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 1. 30的浸膏;连翘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与甘草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二次水煎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 1. 30的浸膏,与上述醇提浸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60°C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糊精,加入乙醇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 1. 30的浸膏;连翘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与甘草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二次水煎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 1. 30的浸膏,与上述醇提浸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60°C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淀粉,加入乙醇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压片,制成1000片,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上五味药材,取青黛研成细粉;仙鹤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二次乙醇提取液,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 1.30的浸膏;连翘浸泡4小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6小时,挥发油另器贮存,水煎液留用,药渣与甘草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 5小时,二次水煎液与上述水煎液合并,滤过,浓缩成60°C时相对密度为1. 25 1. 30的浸膏,与上述醇提浸膏合并,加入青黛细粉,混匀,60°C烘干,粉碎成细粉,加入适量糊精,加入乙醇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喷入上述挥发油,混匀,制成IOOOg颗粒,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血小板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是由青黛、连翘、仙鹤草、牡丹皮、甘草共五味中药制备而成;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散瘀消斑的功效;主要用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见全身瘀点或瘀斑,发热烦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见鼻衄,齿衄,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其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生物利用度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73GK103006832SQ20131001735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7日
发明者郝其军 申请人:陕西郝其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