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5505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一般采用:1、枸橼酸铋钾:①禁忌证:对本药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孕妇患者禁用。②慎用:肝功能不良者、儿童、哺乳期妇女慎用。③少数患者可有轻微头痛、头晕、失眠等;个别患者可出现皮疹;口中可能带有氨味,且舌、粪便可被染成黑色,易与黑粪症相混淆;个别患者服用时可出现恶心、腹泻、便秘、食欲减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④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引起肾脏毒性,导致可逆性肾衰,并与10日内发作,应定期检查肾功能。⑤骨骼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是铋性脑病相关的骨关节病,常以单侧或双肩疼痛为先兆症状。2、奥美拉唑:①禁忌证:对本药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婴幼儿患者禁用。②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哺乳期妇女、老年患者应慎用。③常见不良反应是腹泻、头痛、恶心、腹痛、胃肠胀气及便秘,偶见血清氨基转移酶增高、皮疹、眩晕、嗜睡、失眠等;可见胸痛、心悸、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升高、外周水肿。可见镜下脓尿、蛋白尿、血尿、尿频、泌尿系统感染、间质性肾炎、尿糖、睾丸痛。可见溶血性贫血。可见皮肤潮红、干燥。罕见光敏性、多形性红斑、史-约综合征、毒性上皮坏死溶解、脱发。罕见视物模糊。罕见出汗增多、低钠血症、男子乳腺发育。罕见关节痛、肌痛、肌力减弱。罕见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和各类血细胞减少。3、雷尼替丁:①禁忌证:对本药及其他H2受体拮抗药过敏者、孕妇、哺乳期妇女、8岁以下儿童禁用。②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急性血卟啉症者、老年人慎用。③可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神志不清、精神行为异常、失眠等;肝、肾功能不全者及老年患者,偶见服药后出现定向力障碍、嗜睡、焦虑等精神症状;有少量发生视力模糊;出现便秘、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可出现皮疹,有极少数发生多形性红斑;罕见关节痛、肌痛;罕见过敏性反应,表现为风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热、支气管痉挛、低血压、过敏性休克、胸痛等;长期使用可致维生素B12缺乏、男性乳房女性化少见;引起肾功能损伤等、静注后部分患者可出现面 热感、头晕、恶心、出汗及胃刺激。④本药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故给药过程中,应监测患者肝功能变化。⑤静脉给予本药时,可出现心动过缓。故静注时应缓慢,且用药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心电图。⑥本药对骨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少数患者可发生可逆性中等程度的白细胞或粒细胞减少,也有出现血小板减少以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4、氢氧化铝:①禁忌证:有胆汁、胰液等强碱性消化液分泌不足或排泄障碍者、骨折患者、低磷血症患者及对氢氧化铝过敏者禁用。②慎用:肾功能不全者、长期便秘者、老年人、阑尾炎等急腹症患者慎用。③可引起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长期大量服用,可致严重便秘,甚至粪结块引起肠梗阻。④肾衰竭患者长期服用可引起脑病、痴呆及小细胞性贫血等。
5、西咪替丁:①禁忌证: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②慎用:严重心脏及呼吸系统疾病、慢性炎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器质性脑病、肾功能损害、肝功能不全、幼儿慎用。③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头晕、乏力、头痛和皮疹等;有用药剂量较大时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女性溢乳、性欲减退、阳痿、精子计数减少等,可通过血-脑脊液屏障,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偶见精神紊乱,本品罕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发热、关节痛、肌痛、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间质性肾炎、肝脏毒性、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等。6、法莫替丁:①禁忌证:对本药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②慎用:有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不全者、婴幼儿应慎用。③可引起便秘、恶心、呕吐、腹泻、腹部不适、口干、食欲不振、腮腺炎及味觉障碍;服药期间,肝脏功能的检测指标可升高;常见头痛,少见的有头晕、意识模糊、焦虑、感觉异常、抑郁、失眠、全身倦怠无力和嗜睡等,少见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少见性欲降低;少见皮疹、荨麻疹、脱发、痤疮、瘙痒、皮肤干燥和潮红;罕见心悸、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血压上升、月经不调,用药期间应监测心电图变化;罕见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罕见幻觉、癫痫大发作,用药应注意患者临床表现;可致耳鸣;肌肉骨骼疼痛,包括肌肉痛性痉挛和关节痛;可致眶部水肿、面部水肿、结膜充血、血管神经性水肿、药物热、荨麻疹和皮疹等。7、多潘立酮:①禁忌证:嗜铬细胞瘤患者、乳腺癌患者、机械性肠梗阻患者、胃肠道出血患者及孕妇禁用。②慎用:1岁以下婴幼儿、过敏体质者、心脏病患者或低血钾患者及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慎用。③偶见头痛、头晕、嗜睡、倦怠、神经过敏等、锥体外系症状、癫痫发作等,可见腹部痉挛性疼痛、口干、腹泻;使用较大剂量可引起非哺乳期泌乳,可出现心律失常,偶见一过性皮疹或瘙痒。8、甲氧氯普胺:可引起嗜睡、乏力、锥体外系综合征及精神不安等。对胎儿影响尚未明确,故不宜用于妊娠呕吐,孕妇慎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备方法。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指由于胃或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弓I起食管下段粘膜的炎症而言。《金匮要略》名为胃反。在《呕吐哕下利病》指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其证是食入之后,停留胃中不化,朝食者则暮吐,暮食者则朝吐,《景岳全书 噎膈》说:“反胃者,食犹能 入,入而反出,故日反胃。病因病机:食管下端横过膈肌部分为一长2 5厘米的高压区,该处压力较胃底高,它在解剖学上虽无括约肌的结构,但在食管和胃之间起括约肌样的屏障作用,故称为食管下端括约肌。胃内压力增高时,LES的压力也随着增高,以避免胃、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LES受迷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饮酒、吸烟,都可使LES的功能减弱,引起胃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于是胃液中的盐酸和胃蛋白酶,胆、胰液中的胆盐和溶血卵磷脂等可损伤食管粘膜,导致食管炎。食管粘膜受反流物损害后,粘膜表层的鳞状上皮细胞脱落,基底层细胞增生、增厚,产生较多的新细胞以代偿脱落的表层细胞,因此在粘膜中不成熟的上皮细胞的比例增多。此外,血管乳突增生,血管簇和伴随的神经末梢延伸,甚至可达上皮的表面。由于这些改变,内窥镜可见食管粘膜呈充血、水肿、脆而易出血、糜烂、浅表溃疡,或伴有渗出物,有时粘膜呈颗粒状,或有白斑。由于“胃为水谷之海,肠为传导之官。”若肠胃积热,耗伤津液,则大便干结。热伏于内,脾胃之热熏蒸于上,而发本病。临床表现:便秘,小便短赤,面红身热,口干、口臭。正常情况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有角化表层,角化表层的上皮细胞变薄或完全脱落,剑突后烧灼感。烧灼感可牵涉至颈、肩胛间区、耳、甚至两上臂,常于餐后不久发生,或在躯干前屈、剧烈运动、仰卧或侧卧位时出现。反流较重者,当躯干前屈或卧床时,常有酸性或苦味的胃或肠内容物溢入口腔。随着病程的进展,烧灼感发作次数减少,逐渐出现咽下困难。于吞咽食物时有间歇性梗阻感,重者可伴有吞咽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数。它的技术方案:取番 写叶9重量份、桅子9重量份、槐角12重量份、地榆9重量份、侧柏叶6重量份、枳实9重量份、厚朴6重量份、薤白9重量份、大腹皮6重量份、桃仁12重量份、当归9重量份、玄参12重量份、黑芝麻12重量份、火麻仁6重量份、郁李仁3重量份、蜂蜜12重量份、杏仁12重量份、望江南6重量份、象皮木6重量份、淡竹叶12重量份、绿豆18重量份、蒲公英18重量份、景天3重量份、硬水黄连6重量份、黑面叶9重量份、碎米柴6重量份、酸浆3重量份、鲜黄连6重量份、漏芦9重量份、橄榄9重量份、螺厣草6重量份、爵床9重量份、藤黄I重量份、翻白草6重量份、大黄12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36味中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该发明的优点:本方36味中药,在药店均能买到,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君臣佐使,恰到好处。应用中药的同时,避免了西药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番泻叶、桅子、槐角、地榆、侧柏叶、枳实、厚朴、薤白、大腹皮、桃仁、当归、玄参、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蜂蜜、杏仁,以上17味药具有清肠通便、泻火解毒、逐瘀通经、行水消胀、消肿止痛、破气消积、通阳散结之功效。在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望江南、象皮木、淡竹叶、绿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黄连、黑面叶、碎米柴、酸浆、鲜黄连、漏芦、橄榄、螺厣草、爵床、藤黄、翻白草,以上17味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清热利湿、散瘀止痛之功效。在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大黄:苦、寒。入胃、大肠、脾、肝、心包经。清肠通便、泻火解毒、逐瘀通经。这味药能率诸药直达病灶,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 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番泻叶、桅子、槐角、地榆、侧柏叶、枳实、厚朴、薤白、大腹皮、桃仁、当归、玄参、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蜂蜜、杏仁、望江南、象皮木、淡竹叶、绿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黄连、黑面叶、碎米柴、酸浆、鲜黄连、漏芦、橄榄、螺厣草、爵床、藤黄、翻白草、大黄、甘草,以上36味药,具有清肠通便、泻火解毒、逐瘀通经、行水消胀、泄热利湿、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破气消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散瘀止痛之功效。君臣佐使,配伍得当,是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的最佳配方。番泻叶:甘、苦,寒。入大肠经。泻热通便,行水消胀。桅子:苦、寒。入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泄热利湿,凉血止血。槐角:苦,寒。入肝、大肠经。凉血止血,清肝明目。地榆:苦,酸,微寒。入肝、胃、大肠经。凉血止血,消肿止痛。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肝、大肠经。凉血止血,生发乌发。枳实:苦,微寒。入脾、胃、大肠经。破气消积,行气除痞。厚朴:苦、辛,温。入脾、胃、大肠经。行气化湿,温中止痛,降逆平喘。薤白:辛、苦,温。入肺、胃、大肠经。通阳散结,下气行滞。大腹皮:辛,微温。入脾、胃、大肠经、小肠经。下气宽中,利尿消肿。桃仁:苦、甘、平。入心、肝、大肠经。破瘀行血,润燥滑肠。当归:甘、辛、甘,温。入肝、心、脾经。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玄参:苦、咸,微寒。入肾、肺经。滋阴润燥,降火解毒。黑芝麻:甘、平。入脾、肺、肝、肾经。滋养肝肾,润燥滑肠。火麻仁:甘,平。入脾、胃、大肠经。润肠通便,滋养补虚。郁李仁:辛、苦,平。入大肠、小肠、脾经。润肠通便、行水消胀。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肠经。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杏仁:苦、辛、温,有小毒。入肺、大肠经。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望江南:苦,寒。入肺、肝、胃经。止咳平喘、清肝明目、和胃消食、消肿解毒、利尿通淋、泻下通便。象皮木:苦、淡,寒。入肺、肝经。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淡竹叶:甘,淡,寒。入心、胃、肾、小肠经。清心除烦、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清化热痰。绿豆:甘,寒。入心、脾、胃、肺经。清热解毒、消暑止渴、利水消肿、益气润肤、清胃厚肠。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利小便。景天:苦、酸,寒。入心、肝、肾、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硬水黄连:苦,寒,无毒。入肺、心、脾、大肠经。清湿热,清热解毒、降气平喘。黑面叶:苦,寒。入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碎米柴:甘、苦,凉。入脾、胃、心、肾经。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清热利湿。酸浆:酸、苦,寒。入肺、脾经。清热化痰止咳、清热解毒、治疗水肿。鲜黄连:苦,寒。入心、肝、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疗湿热泄泻。漏芦:苦、咸,寒。入胃、大肠二经。清热解毒、消肿排脓、治疗乳汁不行、通筋脉、凉血止血。橄榄:甘、涩、酸,平。入肺、胃二经。清肺止咳、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止渴、解毒止痢、平肝镇惊、解鳖毒。螺厣草:辛、甘、微苦,凉。入肺、脾、胃、肾四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润肺止咳、祛风胜湿、清热利湿,治疗尿路结石、风火牙痛、疫毒痢。爵床:咸、微辛、微苦,寒。入肝、胆、脾三经。清热解毒、利湿消滞、活血止痛。藤黄:酸、涩,寒。有大毒。入脾、胃、大肠三经。解毒消肿、收敛止血、杀虫疗疮。翻白草:甘、微苦,平(偏凉)。入肝、胃、大肠三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大黄:苦、寒。入胃、大肠、脾、肝、心包经。清肠通便、泻火解毒、逐瘀通经。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取番湾叶9重量份、桅子9重量份、槐角12重量份、地榆9重量份、侧柏叶6重量份、枳实9重量份、厚朴6重量份、薤白9重量份、大腹皮6重量份、桃仁12重量份、当归9重量份、玄参12重量份、黑芝麻12重量份、火麻仁6重量份、郁李仁3重量份、蜂蜜12重量份、杏仁12重量份、望江南6重量份、象皮木6重量份、淡竹叶12重量份、绿丑18重量份、蒲公英18重量份、景天3重量份、硬水黄连6重量份、黑面叶9重量份、碎米柴6重量份、酸浆3重量份、鲜黄连6重量份、漏芦9重量份、橄榄9重量份、螺厣草6重量份、爵床9重量份、藤黄I重量份、翻白草6重量份、大黄12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以上36味药一起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共煎药液390毫升,当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需要治疗时,使药液温度为36°C,每次130毫升,口服,每日三次,二日为一疗程,若症状仍存,再服第二疗程,以至痊愈。359例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男性183例,占50.97% ;女性176例,占49.03%。男性多于女性。表一、359例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年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番泻叶9克、桅子9克、槐角12克、地榆9克、侦彳柏叶6克、枳实9克、厚朴6克、薤白9克、大腹皮6克、桃仁12克、当归9克、玄参12克、黑芝麻12克、火麻仁6克、郁李仁3克、蜂蜜12克、杏仁12克、望江南6克、象皮木6克、淡竹叶12克、绿豆18克、蒲公英18克、景天3克、硬水黄连6克、黑面叶9克、碎米柴6克、酸浆3克、鲜黄连6克、漏芦9克、橄榄9克、螺厣草6克、爵床9克、藤黄I克、翻白草6克、大黄12克和甘草9克,将以上36味中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0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0分钟,过滤去渣共煎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 的中药。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一般采用枸橼酸铋钾,禁忌证对本药过敏者、严重肾功能不全、孕妇患者禁用。该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取番泻叶、栀子、槐角、地榆、侧柏叶、枳实、厚朴、薤白、大腹皮、桃仁、当归、玄参、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蜂蜜、杏仁、望江南、象皮木、淡竹叶、绿豆、蒲公英、景天、硬水黄连、黑面叶、碎米柴、酸浆、鲜黄连、漏芦、橄榄、螺厣草、爵床、藤黄、翻白草、大黄和甘草,将以上36味中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便秘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药。它的优点是制成的中药液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3120770SQ201310050500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5日
发明者毕月阳, 韩勇, 毕海洋 申请人:毕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