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扭伤是人类运动损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多因关节过度活动,超过正常范围,使周围的筋膜、肌肉、肌腱等受强力牵拉,发生损伤或撕裂所引起,临床以踝关节和腰部扭伤多见。中医学认为扭伤后气血停滞,阻塞经脉,使经脉不通,故见肿胀疼痛,活动不利。目前,国内多用西药治疗,也有中药治疗,但均存在治疗费用大,效果不理想等缺点,尤其是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不尽如意,常常迁延 不愈,重者影响行走功能和生活质量,甚至需接受手术治疗,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增加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选材容易、制备简便、费用低廉、无毒副作用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t匕,原料药组成为:马钱子3份、生麻黄10份、骨碎补30份、透骨草30份、络石藤30份;按重量配比取各原料药研成细末,加入蜂蜜适量,搅拌成糊状即可。使用方法:用无菌棉签把配制好的中药组合物涂于患处,涂药面积稍大于患处面积,厚度I 2毫米,用敷贴将药贴于患处,每天换药I次,10天为一个疗程,直至痊愈。本发明一种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所述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跌扑闪挫,筋骨折伤;透骨草:活血化瘀、利尿解毒、通经透骨,可治疮疖肿痛、毒蛇咬伤。络石藤:祛风、通络、止血、消瘀。马钱子:味苦性寒,通络散结、消肿定痛。用于治疗风湿顽痹,跌打损伤,痈疽肿痛等症。生麻黄:发汗散寒,利水消肿。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能减少渗出,减轻疼痛,控制感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诸药合理搭配,相互起协同作用,可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散结、消肿定痛、补肾强骨、接骨续筋的目的。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使用安全、效果好等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比,原料药组成为:马钱子3份、生麻黄10份、骨碎补30份、透骨草30份、络石藤30份;按重量配比取各原料药研成细末,加入蜂蜜适量,搅拌成糊状即可,10天为一个疗程,直至痊愈。治疗效果:疗效判定:具体疗效分以下二级:治愈:关节肿痛消失,关节稳定,活动功能正常;显效:关节肿痛基本消失,关节稳定,活动功能正常,但偶有酸痛不适感;有效:关节肿痛明显减轻,轻度肿胀,关节欠稳,步行乏力,酸痛;无效:关节肿胀、疼痛无改善,关节不稳定,活动受限。效果:应用本发明药方治疗扭伤患者89例,其中男40例,女49例,治愈69例,治愈率77.5%,显效12例,有 效8例,无效O例,有效率100%,未见毒副作用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比,原料药组成为:马钱子3份、生麻黄10份、骨碎补30份、透骨草30份、络石藤30份;按重量配比取各原料药研成细末,加入蜂蜜适量, 搅拌成糊状即可。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扭伤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配比,原料药组成为马钱子3份、生麻黄10份、骨碎补30份、透骨草30份、络石藤30份;按重量配比取各原料药研成细末,加入蜂蜜适量,搅拌成糊状即可。本发明中药诸药合理搭配,相互起协同作用,可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散结、消肿定痛、补肾强骨、接骨续筋的目的。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使用安全、效果好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56GK103211867SQ201310051269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4日
发明者贾荣娟, 李林倩 申请人:贾荣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