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炎止泻丸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5559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消炎止泻丸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止泻丸制备方法,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是消化道最远端的部分器官。结肠又包括乙状结肠、升结肠、盲肠、降结肠和横结肠,由于肝脾不和,泻痢腹病经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尤为绵缠,有3% — 5%的患者易转变为结肠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大肠病变发生率逐年增高,彻底根治较为棘手,因而对结肠炎的积极治疗和高度预防癌变发生尤为重要。
背景技术
结肠炎的发生因素很多,1、饮食,泛偏食高脂肪食物,大肠病变结肠炎居多,高脂肪饮食胆固醇代谢产物的浓度,胆酸的分解产物和厌氧的梭性芽孢杆菌浓度增高,高脂肪食品食用者的大便胆固醇代谢的产物较一般人高4飞倍,大肠类细菌的葡萄糖醛酶的活性比一般饮食者高7倍,因此饮食对大肠病变、结肠炎的产生息息相关。2、血吸虫等寄生虫引起结肠炎,也是结肠炎经久不愈的原因。3、溃疡性结肠炎,据统计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约有3% — 5%的病例最终会发生大肠癌。4、腺瘤,引起结肠炎溃疡,经久不愈,难于治疗,粘液便、脓血便一日数次,腹痛,间隙性隐痛,持续性疼痛,若有原因不明持续性固定部位的腹痛应考虑结肠炎以外的病症。中医医药治疗结肠炎的常用药物有:乌头,祛风除湿,解湿毒,镇痛;吴茱萸,暖胃破结;鸡内金,用于消化不良;肉豆蘧,里皮暖胃,涩肠下气;诃子,收敛止血;玄胡,镇痛破瘀;木香,理气破结;大黄,清热,解湿毒;五味子,滋补、收敛、健胃;海螵蛸,收敛止血,制胃酸;瓦楞子,平肝散结;槐花,清热凉血;白芨,敛肺止血,生肌消肿;地榆,收敛止血;薏仁,清热利湿;赤芍,破瘀;川芎,活血祛风,罂栗壳涩腸止泻,以上药物对治疗结肠炎有良好效果O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止泻丸制备方法。结肠炎主要是大肠部分病变,治愈困难,由于多因、忧思、抑郁,气滞血瘀或饮食不洁,湿热蕴结或久泻久痢,脾虚湿浊不运或因痰油凝滞,迫注大肠,肠道病变。根据中医药学理论,芳香化浊,破结逐瘀。用生物技术提取乌头、肉豆蘧、诃子各100克、薏仁200克、玄胡、吴茱萸、木香、川芎、赤芍、槐花、白芨、五味子各100克、鸡内金,海螵蛸、瓦楞子各300克,大黄200兑,地榆,罂栗壳300克等有效成分组合成消炎止泻丸,对结肠炎起药到病除的功效。本发明创新点,利用生物技术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提高了药效,发挥了中医药独特优势,节约了原材料,改变传统的煎汤熬药工序,方便快捷,节约社会成本。具体设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一
取乌头、肉豆蘧、诃子、玄胡各100克,制粉40目,加原料重5倍的水,用中火加热,热回流浸提2小时,100目滤布过滤,取其汁液,,真空浓缩三分之二 (蒸发温度60°C ),实得溶液600晕升备用,
实施例二
取吴茱萸、木香、川芎、赤芍、槐花、白芨、五味子各100克,制粉40目,加原料重4倍的水,进入胶体磨研磨,细度为0.01毫米,自然PH值,加1%的161绿色木霉纤维素酶,拌匀,进入生化反应罐,恒温45°C,酶解72小时,酶解结束后经85°C 15分钟灭酶,用离心机分离,真空浓缩三分之二,蒸发塭度60°C,实得溶液900毫升备用,
实施例三
取海螵蛸、瓦楞子、鸡内金,罂栗壳,地榆各300克,放入烘烤炉,见黄色取出,制粉70目1200克备用,
实施例四
取生大黄200克,切薄片,在铁锅中用文火翻炒至黄褐色,及时倒入白酒(含60%乙醇)200毫升,继续用文火翻炒至干后,制粉70目,过筛,180克备用,
实施例五
取薏仁200克,用200毫升米醋浸泡24小时候,经烘烤炉烤徽黃色时取出,制粉70目,收粉180克备用,
实施例六
将实施例一、二的浓缩液倒入搅拌机内,再将实施例三、四的粉剂倒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后置入丸药成形机,趁机器在运行中再逐步将实施例五的粉剂加入到成形机中,经60°C干燥,每粒0.1克,便是 成品。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止泻丸制备方法;很多结肠炎主要是大肠部分病变,治愈困难,由于多因、忧思、抑郁,气滞血瘀或饮食不洁,湿热蕴结或久泻久痢,脾虚湿浊不运或因痰油凝滞,迫注大肠,肠道病变,根据中医药学理论,芳香化浊,破结逐瘀,用生物技术提取乌头、肉豆蘧、诃子、薏仁、玄胡、吴茱萸、木香、川;、赤芍、槐花、白芨、五味子、海螵蛾、瓦楞子、大黄等有效成分组合成消炎止泻丸,对结肠炎起药到病除的功效,其特征在于:取乌头、肉豆蘧、诃子、玄胡,制粉40目,加原料重3— 5倍的水,用中火加热,热回流浸提I一2小时,100目滤布过滤,取其汁液,真空浓缩三分之二 (蒸发温度60°C),备用。
2.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止泻丸制备方法;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吳茱萸,木香,川芎,赤芍,槐花,白芨,五味子制取,其特征在于:制粉40目,加原料重3—5倍的水,进入胶体磨研磨,细度为0.01毫米,自然PH值,加0.03%—1%的161绿色木霉纤维素酶,拌匀,进入生化反应罐,恒温40°C—45°C,酶解48— 72小时,酶解结束后经85°C 15分钟灭酶,用离心机分离,真空浓缩三分之二,备用。
3.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泻丸制备方法;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其特征在于:取海螵蛸、瓦楞子、鸡内金,罂栗壳,放入烘烤炉,见微黄色时取出,制粉70目,备用。
4.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止泻丸制备方法;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生大黄制取,其特征在于:取生大黄,切薄片,在铁锅中用文火翻炒至黄褐色,及时倒入白酒(含60%乙醇),继续用文火翻炒至干后,制粉70目,过筛,备用。
5.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止泻丸制备方法;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其特征在于:取薏仁,用1:1米醋浸泡12 — 24小时候,经烘干,制粉70目,收粉,备用。
6.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止泻丸制备方法根据权利要求书1,2,4,5,所述,其特征在于:将实施例一、二,的浓缩液倒入搅拌机内,再将实施例三、四,的粉剂倒入搅拌机内,搅拌均匀后置入丸药成型机,在机器运行中再逐步将实施例五的粉剂加入到成型机中,每粒0.1克,经60°C干燥,便是成 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炎止泻丸制备方法;结肠炎是一种很难治愈的慢性消化道疾病,此病形成原因有内外因素,尤其是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食品结构的改变,外围环景,如农药对粮食蔬菜的污染,激素,化学物,对畜产品饲料的污染,病从口入,肠道疾病增多尤其是结肠炎的治愈反复呈上升趋式,本发明应用中医药理论,治疗结肠炎,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制取中药材消炎止泻作用的物质,因是生物制取增强了药效,清热燥湿,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固肠止泻的消炎止泻凡剂。
文档编号A61P1/00GK103110857SQ20131005197
公开日2013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8日
发明者陈启忠, 陈兆涛, 陈震, 陈芯宜 申请人:崇州市地龙海龙生物制品开发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