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1568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应用技术,尤其涉及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流苏为木犀科流苏树属植物,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又名花木、萝卜丝花、油根子、牛荆子、四月雪。流苏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杨玉梅,胡江.流苏树的繁殖栽培与园林应用[J].山东林业科技,2005(1):56]。流苏为药食两用植物,《中国经济植物志》中记载,木犀科植物流苏树的芽、叶具有消暑止渴功效,主治中暑。民间有在春天采流苏的嫩叶和花,制作茶饮用的历史,用流苏花制作的茶称为“糯米花茶”,清香爽口,别具一番风味[胡世才.优良饮料植物-流苏树及其枝叶泡制法[J].林业科技开发,1991,3:16 ;房绍坤,杜庆志,郑冬.流苏树的繁育与应用[J].国土绿化,2005,9:45-46]。流苏“糯米花茶”根据史籍记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陆羽在《茶经》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野者上,园者次”。“糯米花茶”天然生长,内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物丰富,维生素、氨基酸、儿茶多酚、咖啡碱、茶丹宁含量均较高,饮用此茶可消积食、清内火、杀菌治痢、顺气通络、消暑利尿、去腻降压、消除疲劳、减肥护肤。茶渣可治胃病和小儿腹泻,具有药用价值。流苏花作为一种珍贵的民间茶原料正因其特殊的风味及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中明确了流苏花中含有较多的黄酮类化合物,并证明这些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但仅仅提取并测定了其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提取的纯度不高,对于如何测定其中具体所含物质及组成比例并不明确,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衰老和抗氧化作用的效果如何也不明确;且在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中使用较多的成本较高的有毒溶剂,不仅不利于工业化生产而且对人体的健康有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成分明确的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使制备方法经济简便,易于工业化生产,提取得到的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产品纯度高,具体的物质组成比例明确,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效果明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乙醇溶液提取:
将流苏花药材干燥、粉碎,加入质量浓度为60-80%乙醇浸泡后,加热回流提取3-5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和残渣,再将残渣以质量浓度为6(Γ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5小时,合并滤液,将滤液减压蒸发浓缩得浸膏;
(2)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
将得到的浸膏用质量浓度为1 0-30%乙醇溶解,过滤,将滤液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充分吸附,装柱,依次用体积浓度为10%、20%、30%、40%、50%、60%、80%和95%的乙醇-水体系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乙醇体积浓度为50-60%乙醇-水洗脱馏分,减压浓缩至浸膏状物,将浸膏在50-60°C下真空减压干燥,即得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粗品;
(3)硅胶柱色谱分离:
将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粗品采用硅胶柱色谱上样分离,依次以CHCl3 =CH3OH体积比为1: 9,1: 7,1: 5,1: 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芦丁作为对照,用紫外光谱测定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收集含有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大于60%的馏分段;
(4)凝胶柱色谱分离:
将硅胶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凝胶柱色谱分离,采用CHCl3 =CH3OH体积比为2:1等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
(5)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
将凝胶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收集洗出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色谱条件为色谱柱0DS-A,20 X 250mm,流动相为CH3OH =H2O,体积比为7:3 ;
(6)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最后将纯化后的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为: 色谱仪=AgilentllOO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 色谱柱,4.6 X 250 mm, 5 μ m,
流动相:甲醇-乙腈-0.4%冰醋酸,体积比为30: 10: 60,
流速:1.0 mL/min,
柱温:25°C,
检测波长:350 nm。所述步骤(I)中乙醇浸泡的时间为8-12小时。所述步骤(I)中第I次加热回流时,乙醇的添加量为流苏花药材质量的10-12倍,第2次和第3次加热回流时,乙醇的添加量是流苏花药材质量的8-10倍。所述步骤(2)中的大孔吸附树脂为DlOl或AB-8型大孔吸附树脂。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由槲皮素-3-甲氧基-7-0- a -L-阿拉伯(1_6) _ β -D-葡萄糖苷、北美圣草素-7-0-β-D-葡萄糖苷、杨梅素-3-0-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0-β -D-葡萄糖苷和山奈酚-3-0-β -D-葡萄糖苷5种黄酮化合物组成,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 5-8%、8-12%、3-6%、30-50% 和 20-30%。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用途,所述的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抗脂质体过氧化的用途。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将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的方式来提取分离纯化流苏花中的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度高,杂质含量少,分离纯化后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大于90% ;
2、纯化后的样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精确地确定了流苏花中总黄酮类化合物具体的物质成分和组成比例,所得到的总黄酮类化合物成分明确,质量可控,测得其中的有效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I):槲皮素-3-甲氧基-7-0-a-L-阿拉伯(1-6)-β-D-葡萄糖苷(5-8 %)、(2):北美圣草素-7-0-β-D-葡萄糖苷(8-12%)、(3):杨梅素-3-0-β-D-葡萄糖苷(3-6 %)、(4):木犀草素-7-0-β- -葡萄糖苷(30-50%)和(5):山奈酚-3-0-β- -葡萄糖苷(20-30%);
3、使用的大孔吸附树脂可以反复再生利用,采用有机溶剂乙醇提取具有提取量大、工艺简单的特点,用水和乙醇作为溶剂洗脱,经济简便、易于工业化,对人体危害作用很小;
4、提取得到的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显著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能力和抗脂质体过氧化能力。


图1为槲皮素-3-甲氧基-7-0-a -L-阿拉伯(1_6)_β -D-葡萄糖苷的化学结构式;
图2为北美圣草素-7-0-β -D-葡萄糖苷的化学结构式;
图3为杨梅素-3-0-β -D-葡萄糖苷的化学结构式;
图4为木犀草素-7-0-β -D-葡萄糖苷的化学结构式;
图5为山奈酚-3-0-β-D-葡萄糖苷的化学结构式;
图6为总黄酮类化合物对照品的HPLC谱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得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谱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得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谱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所得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HPLC谱图。图6-9中的1、2、3、4和5分别代表槲皮素_3_甲氧基-7_0_ a -L-阿拉伯(1-6) - β -D-葡萄糖苷、北美圣草素-7-0- β -D-葡萄糖苷、杨梅素-3-0- β -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0- β -D-葡萄糖苷和山奈酚-3-0- β -D-葡萄糖苷。
具体实施例方式流苏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组成及结构的确定
(I)流苏花中各个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取自然干燥的流苏花10千克,粉碎,过40目筛后,用95 %乙醇浸泡提取3次,每次6天,收集每次得到的提取液。将提取液在低于60°C的温度下减压浓缩,得总浸膏3200克。取所得浸膏3000克混悬于20 L蒸馏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反复萃取,每种萃取液用量为50 L,将萃取液分别进行减压浓缩。得到石油醚萃取物2.3克,乙酸乙酯萃取物107克,正丁醇萃取物1500克。
取得到的正丁醇萃取物经硅胶柱色谱(1200 mmX70 mm)分离得到52个馏分。第13段馏分即馏分13再以氯仿-甲醇(体积比为2: I)进行洗脱,又得到15个馏分,其中的馏分8经重结晶得化合物3 (100.3 mg),重结晶后剩余的母液经PTLC得到化合物2 (84.5mg);懼分19-22合并后再用层析柱(1200 mmX40 mm)分离,以氯仿-甲醇(9: 1,7: 1,5: 1,3: 1,2: 1,1: 1,体积比)进行梯度洗脱,又得到21个馏分,将其中的馏分8-11合并后经半制备液相色谱(20 mmX250 mm, 5 μm,甲醇:水=40: 60,体积比)分离得到化合物 I (12.1 mg)。取得到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上硅胶柱(1200 mmX70 mm),以不同浓度的石油醚-乙酸乙酯(4: 1-0: 1,体积比)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液每500 mL接收I份,以TLC检测、合并得到43个馏分。其中的第36段馏分即馏分36用层析柱(1200 mmX35 mm)分离,以氯仿-甲醇(9: 1-5:1,体积比)进行梯度洗脱,最后结合Sephadex LH-20色谱(1200mmX40 mm)纯化得到化合物4 (85.3 mg)和化合物5 (451 mg)。(2)提取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化合物I为黄色无定形粉末,mp 18f 183°C,盐酸镁粉反应呈阳性,molish反应呈阳性,盐酸水解后纸色谱检出葡糖糖和阿拉伯糖。ES1-MS593 [M-H]_(分子式为
C27H30O15) o 1H NMR (400MHz, DMS0-d6) 8:12.72 (5-0H),7.61 (1H,d,/= 2.0 Hz,2’-H),
7.49 (lH,dd,/= 8.4 Hz,2.0 Hz,6’-H),6.95 (1H, d,/=8.4 Hz,5’_H),6.76 (lH,d,/ =2.0 Hz,8-H) ,6.46 (1H,d,/= 2.0 Hz, 6_H) ,5.11 (1H,d,/= 7.6 Hz, 1"_H) ,4.74 (1H,d,/= 2.0 Hz,l"’-H),3.81 (3H, s,3-0CH3) 013C NMR (100 MHz,DMS0_d6) 8:156.2(C_2),138.1 (C-3),178.3 (C-4) ,161.2 (C_5),99.4 (C_6),163.1 (C_7),94.6 (C_8),156.2 (C_9), 106.1 (C-1O) , 121.0 (C-l,) , 115.9(C-2,),145.4(C_3,),1491 (C_4,) , 116.1 (CS'),120.9 (C-6,),100.0 (C-l,,),73.3 (C_2"),76.4 (C_3"),70.0 (C_4"),75.7 (CS"),67.1 (C-6"),108.7 (C-l," ) ,82.23 (C_2",) ,77.4 (C_3",) ,84.2 (C_4",) ,61.5 (C_5",)。以上数据与文献[Choi Y H,Lim Y H,Yeo H,et al.A flavonoid diglycoside fromLepisorus ussuriensis.Phytochemistry, 1996, 43 (5): 1111-1114]报道的基本一致,因此鉴定化合物I为槲皮素-3-甲氧基-7-0- a -L-阿拉伯(1-6) - ^ -D-葡萄糖苷,结构式如图1所示。化合物2为黄色晶体(甲醇中结晶得到)。mp 156 158°C,盐酸镁粉反应呈阳性,molish反应呈阳性,盐酸水解后纸色谱检出葡糖糖。ES1-MS取A: 449 [M_H]_(分子式为 C21H22O11)。1H-NMR(DMS0-d6,400 MHz) 8:6.91 (1H, s, H-5’),6.72 (2H,s,H-2’,6’),
6.19 (1H, s,H-6) ,6.1(1H, s, H-8),5.33 (1H,dd, H-2),2.76 (1H, dd, /=17.1 Hz, H—3),
4.98(1H,d,glc-1’)。13C-NMR(100 MHz,DMS0-d6) 8:80.7 (C_2),44.1 (C_3),198.5 (C_4),164.9 (C-5),97.9 (C-6),167.0 (C_7),96.9 (C_8) , 164.5 (C_9),103.75 (C-1O),131.5 (C-l,),116.2(C-2,), 146.9(C_3,) ,114.7(C_4,),119.3(C_5,),104.9(C_6,),101.2 (C-l"),74.6 (C-2"),77.8 (C_3") ,71.1 (C_4"),78.2 (C_5"),62.3 (C_6")。以上数据与文献[赵磊,吴定慧,余晓晖,等.秀雅杜鹃中的二氢黄酮类成分[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 (6): 722-724]比较一致,因此鉴定化合物2为北美圣草素-7-0- ^ -D-葡萄糖苷,结构式如图2所示。化合物3为黄色粉末(甲醇中结晶得到),mp 193 195°C。盐酸镁粉反应呈阳性,molish反应呈阳性,盐酸水解后纸色谱检出葡萄糖。ES1-MS取A: 479 [M_H]_(分子式为 C21H20O13) o 1H-NMR (DMS0-d6,400 MHz) 8:12.63(lH,s,5-0H),8.68 (1H,s,3’-OH),
7.81 (1H,s,4’-OH) ,7.23 (1H,s,H_2,,6,),6.37 (1H, d, /=1.9 Hz, H-8) ,6.21 (1H, d,/=1.9 Hz, H-6) ,5.47 (1H, d, /=7.6 Hz,H_l,,)。13C-NMR (DMS0_d6,100 MHz) 8:156.4
(C-2),133.4 (C-3),177.4 (C-4), 161.3 (C-5),98.9 (C-6),164.6 (C_7),93.5 (C_8),156.2 (C-9), 103.7 (C-1O), 120.1 (C_l,),108.6 (C_2,),145.5 (C_3,),136.7 (C_4,),145.5 (C-5’),108.6 (C_6,),100.9 (C_l,,),73.9 (C-2"), 76.6 (C_3"),69.8 (C_4"),77.6 (C-5〃),61.1 (C-6〃)。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赵利琴,张小平,张朝凤.木藤寥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J],食品科学,2012,33 (7):1-5;李春梅,王涛,张祎,高秀梅,等.中药黄蜀葵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I ) [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0,27(9):711-714],鉴定化合物3为杨梅素-3-0-β -D-葡萄糖苷,结构式如图3所示。化合物4为黄色粉末(甲醇中结晶得到),mp 259 261°C。盐酸镁粉反应呈阳性,molish反应呈阳性,盐酸水解后纸色谱检出葡糖糖。ES1-MS 取/z: 447 [Μ_Η]_(分子式为C21H20O11) ο 1H-NMR (Pyridine-d5,400 MHz) δ:12.11(lH,s,5-0H),8.71 (1H,s,3’-OH),
7.89(1H,s,4’-OH),7.49(1H,dd,/=8.7,1.7 Hz, H_6’),7.27 (1H,d,/=1.7 Hz,H_2’),
6.98 (1H, d, /=8.7 Hz,H_5,),6.92 (1H,s, H-3) ,6.83 (1H, d, /=1.9 Hz,H_8),5.82 (1H,d,/=1.9 Hz,H-6)。13C-NMR (Pyridine-d5,100 MHz) δ:164.0 (C_2),101.8 (C_3),182.8(C-4), 157.9 (C-5),100.6 (C_6),165.3 (C_7),95.3 (C_8),162.6 (C_9),104.1 (C-1O),122.7 (C-1'), 113.30(C-2’),147.8(C-3’),150.1 (C-4,),116.9 (C_5,),119.7 (C_6,),95.3 (C-Γ),79.2 (C_2"),78.5 (C_3"),74.8 (C_4") ,71.1 (C_5"),62.3 (C_6")。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龙飞,邓亮,陈阳.女贞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1,26(2): 97-100],鉴定化合物4为木犀草素-7-0-β-D-葡萄糖苷,结构式如图4所示。化合物5为黄色粉末(甲醇中结晶得到)。mp 229 231°C。盐酸镁粉反应呈阳性,molish反应呈阳性,盐酸 水解后纸色谱检出葡糖糖。ES1-MS 取/z: 447 [Μ_Η]_(分子式为C21H20O11) ο 1H-NMR (DMS0-d6,400 MHz) δ:6.2(1Η,d, /=2.0 Hz),6.43 (1H,d,/=2.0 Hz),
8.07(lH,dd,/=2.0 Hz, 7.2 Hz),6.86 (1H,dd,/=2.0 Hz, 7.0 Hz),6.86 (1H, dd,/=2.0 Hz,
7.0 Hz),8.07 (1H, dd,/=2.0 Hz, 7.2 Hz),5.35 (1H, d,/=7.6 Hz), 12.61 (1H, s),10.87 (1H,s)。13C-NMR (DMS0-d6,100 MHz) δ:156.3 (C_2),133.1 (C_3),177.4 (C_4),161.1 (C_5),98.71 (C-6),164.3 (C_7) ,93.65 (C_8),156.1 (C_9),103.8 (C-1O) , 120.8 (C_l,),130.8 (C-2,),115.0 (C_3,), 159.9 (C_4,), 115.0 (CS'),130.9 (C_6,),100.8 (C_l,’),74.17 (C-2"),76.36 (C_3〃),69.83 (C_4〃),77.46 (C_5〃),60.77 (C_6〃)。以上数据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龙飞,邓亮,陈阳.女贞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1,26(2):97-100],鉴定化合物5为山奈酚-3-0-β -D-葡萄糖苷,结构式如图5所示。实施例1
取干燥粉碎后的豫西伏牛山流苏花I公斤,加入12公斤质量浓度60%乙醇浸泡8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4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和残渣,残渣再加10公斤8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4小时,合并滤液,减压蒸发浓缩,回收乙醇得浸膏126克。将乙醇浸膏用10%乙醇溶解,过滤,将滤液用1000克DlOl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充分吸附,装柱,用乙醇-水(10%、20%、30%、40%、50%、60%、80%和95%)梯度洗脱,收集50-60%乙醇洗脱馏分,减压浓缩至浸膏状物,将浸膏在50°C下真空减压干燥,得干燥总黄酮粉末10克。将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硅胶柱色谱上样分离,以CHCl3 =CH3OH体积比为1: 9,1: 7,1: 5,1: 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芦丁作为对照,用紫外光谱测定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收集含有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大于60%的馏分段;将硅胶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凝胶柱色谱分离,采用CHCl3 =CH3OH体积比为2:1等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将凝胶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收集洗出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色谱条件为色谱柱0DS-A,20X250 mm,流动相为CH3OH:H20,体积比为7:3 ;最后将纯化后的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为:色谱仪=AgilentllOO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 X 250 mm, 5 ym),流动相:甲醇-乙腈-0.4%冰醋酸,体积比为30: 10: 60,流速:1.0 mL/min,柱温:25°C,检测波长:350 nm,高效液相色谱测得其中槲皮素-3-甲氧基-7-0-a-L-阿拉伯(1-6)-0-D-葡萄糖苷、北美圣草素-7-0--D-匍萄糖昔、杨梅素-3-0--D-匍萄糖昔、木庫草素-7-0--D-匍萄糖苷和山奈酚-3-0-0 -D-葡萄糖苷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6.2%,10.1%,
5.2%, 46.5%, 25.2% (图1、图2、图3、图4和图5分别是这5种黄酮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总黄酮含量大于93.2%,如图7所示,图6是将槲皮素-3-甲氧基-7-0-a -L-阿拉伯(1-6) - ^ -D-葡萄糖苷、北美圣草素-7-0- ^ -D-葡萄糖苷、杨梅素-3-0- ^ -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0- 3 -D-葡萄糖苷和山奈酚-3-0- 3 -D-葡萄糖苷这5种化合物按照一定浓度配制成混合物作为对照品,测试得到的对照品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实施例2
取干燥粉碎后的豫西伏牛山流苏花2公斤,加入22公斤质量浓度70%乙醇浸泡11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5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和残渣,残渣再加18公斤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5小时,合并滤液,减压蒸发浓缩,回收乙醇得浸膏284克。将乙醇浸膏用20%乙醇溶解,过滤,将滤液用20 00克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充分吸附,装柱,用乙醇-水(10%、20%、30%、40%、50%、60%、80%和95%)梯度洗脱,收集50-60%乙醇洗脱馏分,减压浓缩至浸膏状物,将浸膏在60°C下真空减压干燥,得干燥总黄酮粉末18.6克。将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硅胶柱色谱上样分离,以CHCl3 =CH3OH体积比为1: 9,1: 7,1: 5,1: 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芦丁作为对照,用紫外光谱测定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收集含有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大于60%的馏分段;将硅胶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凝胶柱色谱分离,采用CHCl3 =CH3OH体积比为2:1等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将凝胶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收集洗出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色谱条件为色谱柱0DS-A,20X250 mm,流动相为CH3OH:H20,体积比为7:3 ;最后将纯化后的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为:色谱仪=AgilentllOO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 X 250 mm, 5 U m),流动相:甲醇-乙腈-0.4%冰醋酸,体积比为30: 10: 60,流速:1.0 mL/min,柱温:25°C,检测波长:350 nm,高效液相色谱测得其中槲皮素-3-甲氧基-7-0-a-L-阿拉伯(1-6)-0-D-葡萄糖苷、北美圣草素-7-0-3 -D-葡萄糖苷、杨梅素-3-0-3 -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0-3 -D-葡萄糖苷和山奈酚-3-0-0 -D-葡萄糖苷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8.0%,9.1%, 5.0%,44.1%,27.2%,总黄酮含量大于93.4%,如图8所示。实施例3
取干燥粉碎后的豫西伏牛山流苏花4公斤,加入40公斤质量浓度80%乙醇浸泡12小时后,加热回流提取3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和残渣,残渣再加32公斤6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3小时,合并滤液,减压蒸发浓缩,回收乙醇得浸膏605克。将乙醇浸膏用30%乙醇溶解,过滤,将滤液用5000克DlOl型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充分吸附,装柱,用乙醇-水(10%、20%、30%、40%、50%、60%、80%和95%)梯度洗脱,收集50-60%乙醇洗脱馏分,减压浓缩至浸膏状物,将浸膏在55°C下真空减压干燥,得干燥总黄酮粉末37.6克。将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硅胶柱色谱上样分离,以CHCl3 =CH3OH体积比为1: 9,1: 7,1: 5,1: 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芦丁作为对照,用紫外光谱测定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收集含有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大于60%的馏分段;将硅胶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凝胶柱色谱分离,采用CHCl3 =CH3OH体积比为2:1等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将凝胶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收集洗出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色谱条件为色谱柱0DS-A,20 X 250mm,流动相为CH3OH =H2O,体积比为7:3 ;最后将纯化后的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为:色谱仪=AgilentllOO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色谱柱(4.6 X 250 mm, 5 ym),流动相:甲醇-乙腈-0.4%冰醋酸,体积比为30: 10: 60,流速:1.0 mL/min,柱温:25°C,检测波长:350 nm,高效液相色谱测得其中槲皮素-3-甲氧基-7-0-a-L-阿拉伯(1-6)-β-D-葡萄糖苷、北美圣草素-7-0- β -D-匍萄糖昔、杨梅素-3-0- β -D-匍萄糖昔、木庫草素-7-0- β -D-匍萄糖苷和山奈酚-3-0-β -D-葡萄糖苷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6.9%,11.3%, 4.9%,45.1%,22.2%,总黄酮含量大于90.4%,如图9所示。药理研究 试验材料:
流苏花总黄酮产品(槲皮素-3-甲氧基-7-0-a -L-阿拉伯(1-6)-β -D-葡萄糖苷、北美圣草素-7-0-β -D-匍萄糖昔、杨梅素-3-0-β -D-匍萄糖昔、木庫草素-7-0-β -D-匍萄糖苷和山奈酚-3-0- β -D-葡萄糖苷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8.0%,9.1%,5.0%,44.1%,27.2%,总黄酮含量大于93.4%。制备方法见实施例2)。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1,1- 二苯基-2-苦基苯肼(DPP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吩嗪甲酯硫酸盐(PMS)、氯化硝基四氮唑(NBT)、无水乙醇、双氧水、抗坏血酸(VC)、水杨酸、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三氯乙酸(TCA)、硫代巴比妥酸(TBA)、盐酸(HCl)均为分析纯,大豆卵磷脂(>90%)。
测定方法:
(I)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_2.)的测定方法
用ρΗ8.0、浓度50 mol/L的TriS-HCl缓冲液将流苏花总黄酮产品稀释成不同的浓度梯度,各取1.5 mL不同梯度黄酮溶液,然后依次加入0.5 mL NBT (300 μ mol/L,以ρΗ8.0的Tris-HCl 缓冲液配制),0.5 mL NADHC468 μ mol/L,以 ρΗ8.0 的 Tris-HCl 缓冲液配制),0.5mL PMS (60 μ mol/L,以ρΗ8.0的Tris-HCl缓冲液配制),混匀后在25°C中水浴5分钟,取出在波长560 nm处测定吸光度,空白对照组以缓冲液代替黄酮溶液。计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的公式如下:
E ((T2.) (%) = (I — A1A0) X 100
式中:E(0_2.)为黄酮对0_2.的清除率(%) 为黄酮吸光度;A0为空白吸光度。 (2)清除DPPH自由基的测定方法
将流苏花总黄酮产品稀释成不同的浓度梯度,各取2 mL上述浓度的黄酮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2 mL浓度为0.04 mg/mL的DPPH溶液,混合均匀,反应20分钟,3500 r/min离心分离10分钟,取上清液在波长517 nm处测其吸光度为Ai ;另各取2 mL上述浓度的黄酮溶液于试管中,分别加入无水乙醇2 mL,反应20分钟,3500 r/min离心分离10分钟,取上清液在波长517 nm处测其吸光度为Aj ;以2 mL 0.04 mg/mL DPPH和2 mL无水乙醇反应作为参比,其吸光度记为A。。计算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公式如下: E(DPPH) (%) = [I — (A1-Aj)/A0] X 100式中:E (DPPH)为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AQ为2 mL DPPH溶液+2 mL无水乙醇的吸光度夂为2 mL DPPH溶液+2 mL黄酮溶液的吸光度;A」为2 mL无水乙醇+2 mL黄酮的吸光度。(3)清除羟基自由基( 0H)的测定方法
将流苏花总黄酮产品用双蒸水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各取2mL上述浓度的黄酮溶液,依次加入2 mL 6 mmol/L的FeS04、2 mL 6mmol/L的H2O2,混匀后静置10分钟,再加入2 mL6 mmol/L水杨酸,混匀,静置30分钟,在波长510 nm处测其吸光度记为Ai,当用双蒸水代替水杨酸时的吸光度记为A」。空白对照组以双蒸水代替黄酮溶液吸光度记为计算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公式如下:
E( 0H) (%)= [I — (A1-Aj)/A0] X 100
式中:E( 0H)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 -,A1为流苏花总黄酮产品的吸光度-A为空白吸光度;A]为无水杨酸参加反应时流苏花总黄酮产品的吸光度。(4)抗脂质体过氧化活性的测定
在10 mL比色管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流苏花总黄酮产品溶液1.00 mL,卵磷脂溶液1.0 mL,0.4 mmol/L FeSO4 1.0 mL,混匀,于37°C水浴中放置60分钟,再加入三氯乙酸(TCA)-硫代巴比妥酸(TBA)-盐酸(HCl)混合2.0 mL, 100。。水浴15分钟后急速冷却,以3000 r/min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在波长532 nm处测定吸光度,以蒸馏水作参比,VC为对照,计算抑制率。抑制率/% = [1-(Ax-Axo) /A0] X 100
式中:A0为空白对照液的吸光度;AX为加入黄酮溶液后的吸光度;AX(IS不加卵磷脂的黄酮溶液吸光度。
结果:
(I)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
权利要求
1.一种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乙醇溶液提取: 将流苏花药材干燥、粉碎,加入质量浓度为60-80%乙醇浸泡后,加热回流提取3-5小时,过滤得到滤液和残渣,再将残渣以质量浓度为6(Γ8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3-5小时,合并滤液,将滤液减压蒸发浓缩得浸膏; (2)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 将得到的浸膏用质量浓度为10-30%乙醇溶解,过滤,将滤液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充分吸附,装柱,依次用体积浓度为10%、20%、30%、40%、50%、60%、80%和95%的乙醇-水体系洗脱液进行梯度洗脱,收集乙醇体积浓度为50-60%乙醇-水洗脱馏分,减压浓缩至浸膏状物,将浸膏在50-60°C下真空减压干燥,即得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粗品; (3)硅胶柱色谱分 离: 将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粗品采用硅胶柱色谱上样分离,依次以CHCl3 =CH3OH体积比为1: 9,1: 7,1: 5,1: 3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芦丁作为对照,用紫外光谱测定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收集含有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大于60%的馏分段; (4)凝胶柱色谱分离: 将硅胶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凝胶柱色谱分离,采用CHCl3 =CH3OH体积比为2:1等度洗脱,收集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 (5)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 将凝胶柱色谱分离后的样品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收集洗出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色谱条件为色谱柱0DS-A,20 X 250mm,流动相为CH3OH =H2O,体积比为7:3 ; (6)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最后将纯化后的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色谱条件为: 色谱仪=AgilentllOO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 色谱柱,4.6 X 250 mm, 5 μ m, 流动相:甲醇-乙腈-0.4%冰醋酸,体积比为30: 10: 60, 流速:1.0 mL/min, 柱温:25°C, 检测波长:350 n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乙醇浸泡的时间为8-12小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第I次加热回流时,乙醇的添加量为流苏花药材质量的10-12倍,第2次和第3次加热回流时,乙醇的添加量是流苏花药材质量的8-10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大孔吸附树脂为DlOl或AB-8型大孔吸附树脂。
5.由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由槲皮素_3_甲氧基-7-0- a -L-阿拉伯(1-6) - β -D-匍萄糖昔、北美圣草素-7-0- β -D-匍萄糖苷、杨梅素-3-0-β -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0-β -D-葡萄糖苷和山奈酚-3-0-β -D-葡萄糖苷5种黄酮化合物组成,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5-8%、8-12%、3-6%、30-50%和20_30%。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具有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抗脂质体过氧化的 用途。
全文摘要
流苏花总黄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应用技术,包括以下步骤乙醇溶液提取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分离硅胶柱色谱分离凝胶柱色谱分离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最后将纯化后的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精确测定了流苏花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具体组成及含量,并系统研究了其抗氧化的效果。本发明所使用的方法提取纯度高,易于工业化,提取得到的总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活性。
文档编号A61K31/7048GK103169727SQ2013100772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2日
发明者邓瑞雪, 刘普, 尹卫平, 卢宗元, 王怡冉, 牛亚琪, 柴元武, 时清亮 申请人:河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