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术电刀用辅助吸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185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手术电刀用辅助吸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
现有的采用电刀进行手术切割时,会产生大量的异味烟雾状气体,为了避免这些气体影响手术的进行和危害医务人员的健康,医生往往用负压吸引器的吸引管随电刀的切割运行将气体迅速吸走,以保证有良好的视野进行手术。由于需要另外操作吸引管,当在狭窄区域手术时吸引管遮挡术者视野,容易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在手术过程中吸引管的操作是需要一名手术助手专职完成,不但造成人力的浪费。而且常常出现助手操作的吸引管跟不上术者手术节奏的情况,从而影响总体手术速度。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要另外操作吸引管的、需要吸血时,无需要移开吸引管就能进行的手术电刀用辅助吸引装置。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三通连接件、三通阀门,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其中一端分别与三通连接件的其中两连接头相连,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件,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另一端的其中一软管口位于另一软管口的后面且距离另一软管口 5 — 30mm,三通连接件的第三个接头与三通阀门的其中一接头相连。使用时,将本发明的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另一端通过卡接件固定在电刀的刀身上,使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另一端的另一软管口离电刀刀口 5mm左右,三通阀门的另两个接头通过连接软管分别与抽气装置、吸取装置连接,调节三通阀门的开度,使抽气装置与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相连通,操作电刀,这样,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另一端就能随电刀的移动而移动,抽吸电刀切 割过程中所产生的气体;手术过程中遇到大出血需要吸血时,调节三通阀门的开度,使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与吸取装置相连通,医生就能通过电刀移动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另一端的另一管口到出血处,将血吸走。这里,卡接件为一具有弹性的套。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及相应的卡接件、三通阀门,因此,具有无需要另外操作吸气管的、需要吸血时,无需要移开吸气管就能进行的优点。使用该装置后,手术时电刀的使用和吸引器的使用合为一体,大大减少异味烟雾外逸危害医务人员健康,避免了手术者和助手使用器械的相互影响,增加手术操作的协调性和手术完成的总体速度。


: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本发明包括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1、三通连接件2、三通阀门3,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I的其中一端la、Ib分别与三通连接件2的其中两连接头2a相连,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I的另一端的其中一软管或者两软管间设置有卡接件4,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I的另一端的其中一软管口 Ic位于另一软管口 Id的后面且距离另一软管口 Id的距离A为5—30mm,三通连接件2的第三个接头2b与三通阀门3的其中一接头3a相连,三通阀门3的另两个接头3b分别通过软管5与抽气装置6、吸取装置7连接。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I的另一端通过卡接件4固定在电刀8的刀身9上,使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I的另一端的另一软管口 Id离电刀刀口 10的距离B为3—8_。 卡接件4为一具有弹 性的套。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术电刀用辅助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三通连接件、三通阀门,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其中一端分别与三通连接件的其中两连接头相连,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件,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另一端的其中一软管口位于另一软管口的后面且距离另一软管口 5 — 30mm,三通连接件的第三个接头与三通阀门的其中一接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电刀用辅助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卡接件为一具有弹性的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电刀用辅助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手术电刀,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另一端通过卡接件固定在电刀的刀身上,使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另一端的另一软管口离电刀刀口的距离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术电刀用辅助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抽气装置、吸取装置,三通阀门的另两个接头分别通过软管与抽气装置、吸取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电刀用辅助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抽气装置、吸取装置,三通阀门的另两 个接头分别通过软管与抽气装置、吸取装置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手术电刀用辅助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三通连接件、三通阀门,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其中一端分别与三通连接件的其中两连接头相连,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件,并连在一起的两软管的另一端的其中一软管口位于另一软管口的后面且距离另一软管口5—30mm,三通连接件的第三个接头与三通阀门的其中一接头相连。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无需要另外操作吸气管的、需要吸血时,无需要移开吸气管就能进行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B18/12GK103181821SQ201310097989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朱大江 申请人:朱大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