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动脱合机构的医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241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自动脱合机构的医用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水刀泵的自动脱合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水刀的应用比较广泛,医用水刀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目前,国外从事医用水刀研究和生产的厂商仅有ERBE等几家公司,国内对其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医用水刀一般用来切割和分离人体软组织,水源的无菌和纯净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每做完一个手术就需要更换新的医用泵,更换频繁,但是医用水刀压力一般在3MPa以上,医用泵卡座承受力较大,手动安装和脱合比较费劲,而且也不安全,故医用水刀自动脱合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医用水刀泵体设计一种自动脱合装置,主要是在完成手术后,对医用泵的快速更换,实现医用泵的一次性,无菌化,以防止病人间的交叉感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有自动脱合机构的医用泵,包括医用泵主体(17)和自动脱合机构,所述的医用泵主体(17)包括缸体(23)、两个柱塞(6,11);医用泵缸体(23)的一端由缸体保持架支撑,另一端由缸体丝杠支撑架(5)支撑;在医用泵主体(17)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带楔块(25)的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拉簧(24)连接在医用泵上卡座
(18)和医用泵下卡座 (19)之间;两个离合块(7,10)与医用泵主体的两个柱塞(6、10)分别通过一个U型弹性卡圈(8,9)连接,实现推杆模块(2)到医用泵主体(17)的动力传递。在缸体丝杠支撑架(5)上固定有U型导向槽块(12),螺母(14)分别通过轴承与缸体保持架(4)以及缸体丝杠支撑架(5)相连,丝杠(15)的前端与脱合推块(13)固定连接,丝杠(15)的末端与脱合推杆(16)固定连接,脱合推块13能够同时撑开两个U型弹性卡圈(8,9);电机通过同步带连接到螺母(14)外圈的带轮,电机旋转带动丝杠(15)做直线运动,脱合推块(13)的下面设置一突起,突起深入到U型导向卡槽块(12),限制脱合推块(13)跟随丝杠(15) —起旋转,保证丝杠15仅有直线运动;脱合推杆(16)用于通过对楔块(25)的作用力,使得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克服拉簧24的弹力而撑开。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当丝杠(15)带动脱合推块(13)运动到两个离合块(7,10)的位置时,脱合推块13能够同时撑开两个U型弹性卡圈(8,9),使两个柱塞(6,11)与两个离合块(7,10)分离,同时,丝杠(15)带动脱合推杆(16)运动到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的楔块(25)的位置,使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克服拉簧(24)的弹力而撑开。本发明的优点: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实现医用泵的自动脱合,完全采用电气化设计,并实现了医用泵的一次性、无菌化要求。


图1采用了本发明的医用泵的医用水刀的整体机构模块示意图。图2采用本发明的医用泵的医用水刀的离合块与柱塞组装图。图3本发明的医用泵俯视图。图4本发明的医用泵的主视图。图5丝杠螺母爆炸视图。图6上、下端盖图。图1到图6中:1凸轮模块,2推杆模块,3可自动脱合的医用泵模块,4缸体保持架,5缸体丝杠支撑架,6柱塞一,7离合块一,8U型弹性卡圈一,9U型弹性卡圈二,10离合块二,11柱塞二,12U型导向卡槽块,13脱合推块,14螺母,15丝杠,16脱合推杆,17医用泵主体,18医用泵上卡座,19医用泵下卡座,20泵体支撑架,21底座,22方形孔,23缸体,24弹簧,25楔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医用水刀主要由双凸轮模块1、推杆模块2以及本发明的可自动脱合的医用泵模块3组成,可自动脱合的医用泵模块3又分为自动脱合机构和医用泵主体17。自动脱合机构主要用于分离医用泵主体与传力的推杆模块2,实现医用泵的自动脱离。参照图1和图3。本发明中,新型医用水刀的自动脱合机构,包括I套螺母丝杠传动机构、2个离合块、2个U 型弹性卡圈、医用泵上下两个卡座、2个支撑架、I个底座。自动脱合机构通过螺母丝杠传动机构分离医用泵柱塞6和离合块7的连接,同时,顶开医用泵上、下卡座18,达到脱离医用泵主体17的目的。参照图2和图3。离合块一 7与医用泵柱塞一 6通过U型弹性卡圈一 8连接,实现凸轮模块I到医用泵的动力传递。电机通过皮带带动螺母14转动,螺母14的转动转化为丝杠15的直线运动,脱合推块13与丝杠固定连接,丝杠15与脱合推块16适时连接,参照图4。泵体支撑架20下端固定在底座21上,上端支撑医用泵主体17,缸体丝杠支撑架5下端固定在底座21上,U型导向槽块12固定在缸体丝杠支撑架5上。参照图4和图6。弹簧24穿过方形孔22连接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设有楔块25。弹簧24采用拉簧,初始状态通过自身弹力使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闭合,夹住医用泵主体17,防止医用泵主体17来回蹿动,保证医用泵正常工作。参照图3。医用泵缸体23 —端由缸体保持架4支撑,另一端由缸体丝杠支撑架5支撑,两端支撑有助于防止医用泵缸体23变形,保证柱塞一 6在医用泵缸体23内活塞运动的平顺性,减小摩擦阻力。参照图4、图5、图6。螺母14分别通过轴承与缸体保持架4以及缸体丝杠支撑架5相连,足够的螺母长度能保证丝杠15运行的稳定性。丝杠15前端与脱合推块13固定连接,丝杠15末端与脱合推杆16固定连接,电机通过同步带连接到螺母14外圈的带轮,电机旋转带动丝杠15做直线运动,脱合推块13下面有一突起,突起深入U型导向卡槽块12,限制脱合推块13跟随丝杠15 —起旋转,保证丝杠15仅有直线运动,防止其旋转。此时要求双凸轮机构推动柱塞一 6和柱塞二 11必须运动到同一水平位置,当丝杠15带动脱合推块
13运动到离合块一 7和离合块二 10的位置时,脱合推块13同时撑开U型弹性卡圈一 8和U型弹性卡圈二 9,离合块一 7和离合块二 10分别与柱塞一 6和柱塞二 11分离,同一时刻,丝杠15带动脱合推杆16运动到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的楔块25的位置,突出的楔块25 —方面有利于脱合推杆16接触到医用泵卡座,另一方面有助于将脱合推杆16的水平推力分解到垂直于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的推力,从而能克服弹簧24的弹力将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撑开,医用泵主体17连同缸体23便可取出,完成医用泵与医用水刀的自动脱离。自动脱合机构设计要求是同时撑开U型弹性卡圈一 8、U型弹性卡圈二 9以及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如果其中有一个未能按要求撑开,则医用泵主体17将不能取出。假如双凸轮机构没有按要求推动柱塞一 6和柱塞二 11到同一水平位置,而是一前一后的状态,则脱合推块13在任一位置只能撑开其中的一个离合块,另一个离合块就紧紧抱死其中的一个柱塞 ,那么医用泵就不能取出,也就不能实现医用泵与医用水刀的脱离。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自动脱合机构的医用泵,包括医用泵主体(17)和自动脱合机构,所述的医用泵主体(17)包括缸体(23)、两个柱塞(6,11);其特征在于,医用泵缸体(23)的一端由缸体保持架(4)支撑,另一端由缸体丝杠支撑架(5)支撑;在医用泵主体(17)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带楔块(25)的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拉簧(24)连接在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之间;两个离合块(7,10)与医用泵主体的两个柱塞(6、10)分别通过一个U型弹性卡圈(8,9)连接,实现推杆模块(2)到医用泵主体(17)的动力传递。
在缸体丝杠支撑架(5)上固定有U型导向槽块(12),螺母(14)分别通过轴承与缸体保持架(4)以及缸体丝杠支撑架(5)相连,丝杠(15)的前端与脱合推块(13)固定连接,丝杠(15)的末端与脱合推杆(16)固定连接,脱合推块13能够同时撑开两个U型弹性卡圈(8,9);电机通过同步带连接到螺母(14)外圈的带轮,电机旋转带动丝杠(15)做直线运动,脱合推块(13)的下面设置一突起,突起深入到U型导向卡槽块(12),限制脱合推块(13)跟随丝杠(15) —起旋转,保证丝杠15仅有直线运动;脱合推杆(16)用于通过对楔块(25)的作用力,使得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克服拉簧24的弹力而撑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泵,其特征在于,当丝杠(15)带动脱合推块(13)运动到两个离合块(7,10)的位置时,脱 合推块(13)能够同时撑开两个U型弹性卡圈(8,9),使两个柱塞(6,11)与两个离合块(7,10)分离,同时,丝杠(15)带动脱合推杆(16)运动到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的楔块(25)的位置,使医用泵上卡座(18)和医用泵下卡座(19)克服拉簧(24)的弹力而撑开。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医用水刀的自动脱合装置,包括丝杠螺母机构和离合装置。其特征是电机通过同步带带动螺母转动,通过丝杠螺母机构把螺母的转动转为丝杠的直线运动,丝杠的前端带动脱合推块同时撑开左右对称的两个离合部分的U型弹性卡圈,实现两组柱塞与离合块分离;同时,脱合推杆与医用泵上、下卡座上的楔形块线接触,丝杠的末端带动脱合推杆做直线运动,使医用泵上、下卡座打开,使医用泵和缸体保持架脱离,进而完成医用泵的自动脱合。
文档编号A61B17/3203GK103169525SQ201310126220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2日
发明者侍才洪, 张西正, 曹雷霆, 刘宗豪, 关静, 武继民, 陈炜, 李瑞欣, 郭勇, 李志宏, 黄姝杰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