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白祛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834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增白祛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白祛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面颊、额部、眼、鼻和口唇周围的边界不清楚的淡褐色或深褐色斑片状皮肤病,俗称“蝴蝶斑”,“肝斑”或者“妊娠斑”,多为对称性,与内分泌有关,尤其是和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有关,月经不调、妊娠、服避孕药或肝功能不好以及慢性肾病都可能出现黄褐斑。此外日晒和精神因素也会加重本病。孕妇常常在妊娠3个月以后出现黄褐斑,多数人在分娩后月经恢复正常时逐渐消退。如果长期不退,需要进行治疗。黄褐斑可见有表皮型、真皮型和混合型三种。组织病理检查见损害处,黑素细胞的黑素形成活跃,表现为基底层黑素增加,但无黑素细胞的增殖。真皮上部可见游离的黑素颗粒或被噬黑素细胞所吞噬,无炎症浸润。有时在血管和毛囊周围有少数淋巴细胞浸润。黄褐斑的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为Kligman配方:5%氢醌、0.1%维A酸和0.1%地塞米松。丝白祛斑霜,氢醌霜。市面上有一些美白祛斑化妆品含有熊果苷、维生素C/E及其衍生物、植物黄酮类及多酚类提取物、烟酰胺等美白成分,果酸换肤和维生素C离子导入等治疗,口服加味逍遥散、桃红四物汤等,外用药物不能祛除病因,容易复发,不能在短期内见效。总之黄褐斑的治疗比较困难,见效慢,很多药物临床疗效差,且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最常见的就是胃肠道损伤,容易反复等特点,。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增白祛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增白祛斑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药材制成:太子参25-35份、香附10-20份、全蝎6-10份、僵蚕8-12份、茯苓15-25份、白芷15-25份、赤芍25-35份、当归15-25份、白薇15-25份、紫珠8-12份、川弯25-35份、益母草25-35份、川楝子10-20份、刘寄奴20-30份姜汁20-30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药材制成:
太子参30份、香附15份、全蝎8份、僵蚕10份、茯苓20份、白芷20份、赤芍30份、当归20份、白薇20份、紫珠10份、川芎30份、益母草30份、川楝子15份、刘寄奴25份姜汁25份。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是下列剂型之一:水煎剂、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或散剂。按现有技术制成。一种增白祛斑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比例取各原材料成分混合,加水煎煮30分钟得水煎剂。b、将太子参、香附、全蝎、僵蚕、茯苓、白芷、赤芍、当归、白薇、紫珠、川芎、益母草、川楝子、刘寄奴姜汁分别粉碎,混合,加5-6倍量体积的75%乙醇回流1-2小时,过滤,取滤液,滤渣重复回流2-3次,合并滤液;回收乙醇;
C、将上述步骤b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1 1.25 (80°C测得)的稠浸膏,得膏剂。d、将步骤c所得的膏剂移进烘箱,50-70°C烘干至水分低于5%,得到的药粉研磨后加入适用辅料,按现有技术制成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或散剂。在以上原料中,
太子参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香附功效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生用解表止痛,醋炒消积止痛,酒炒通络止痛
全蝎全蝎功能与主治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治惊风抽摘,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疮疡,瘰疬。僵蚕能够祛风解痉,化痰散结。僵蚕临床常用于治中风失音,惊痫,头风,喉风。喉痹,瘰疬结核。风疮瘾疹,丹毒,乳腺炎等
茯苓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水肿尿少,痰饮眩t季,脾虚食少,便溏泄泻。白芷功能主治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赤芍赤芍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主温毒发斑,肠风下血,目赤肿痛,闭经,痛经,崩带淋浊,疝瘕积聚,跌扑损伤
当归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白薇清热益阴;利尿通淋;解毒疗疮。主主治温热;身热斑疹;潮热骨蒸;肺热咳嗽;产后虚烦;热淋;血淋;咽喉肿痛;疮痈肿毒;毒蛇咬伤。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紫珠止血,散瘀,消炎。用于衄血,咯血,胃肠出血,子宫出血,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烧伤。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治疗水肿、小便不利,水瘀互结,淤血障碍膀胱。疮痈肿毒,皮肤瘾疹。活血调经,用于血滞经闭、痛经、经行不畅,产后恶露不尽、瘀滞腹痛。又可用于跌打损伤
川楝子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刘寄奴破血通经,敛疮消肿。治经闭症瘕,胸腹胀痛,产后血瘀,跌打损伤,金疮出血,痈毒掀肿。姜汁生姜汁味辛、性温,入肺、胃、脾经;有散寒,止呕的功效
黄褐斑是一种慢性皮肤疾患,病因病机较复杂密切,与气滞、血瘀有关,青壮年女性多发,是肝、脾、肾功能失调、情志失调、阴阳失衡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滞血瘀、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属于多因素性疾病。黄褐斑与情绪失调有关。本发明用太子参补肺脾,强壮皮肤之屏障,益母草当归调经活血改善内分泌状态全蝎僵蚕白芷茯苓祛风利湿去面軒香附川芎川楝子疏肝理气改善情志郁结赤芍、白薇、紫珠清热散瘀、祛除皮肤腠理之郁热,刘寄奴收敛消肿姜汁温通肺胃,加速上述药物吸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针对病因全面调理,具有用药见效快,副作用小,可达到内外并施,标本兼顾的目的。能抑制病情的发展,使皮肤回复以前水平,并可明显缩短病程,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增白祛斑的中药组合物,太子参25份、香附10份、全蝎6份、僵蚕8份、茯苓15份、白芷15份、赤芍25份、当 归15份、白薇15份、紫珠8份、川芎25份、益母草25份、川楝子10份、刘寄奴20份姜汁20份。。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比例取各原材料成分混合,加水煎煮30分钟得水煎剂。b、将太子参、香附、全蝎、僵蚕、茯苓、白芷、赤芍、当归、白薇、紫珠、川芎、益母草、川楝子、刘寄奴姜汁分别粉碎,混合,加5-6倍量体积的75%乙醇回流1-2小时,过滤,取滤液,滤渣重复回流2-3次,合并滤液;回收乙醇;
C、将上述步骤b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1 1.25 (80°C测得)的稠浸膏,得膏剂。d、将步骤c所得的膏剂移进烘箱,50-70°C烘干至水分低于5%,得到的药粉研磨后加入适用辅料,按现有技术制成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或散剂。实施例2:
一种增白祛斑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药物由以下药材制成:太子参30份、香附15份、全蝎8份、僵蚕10份、茯苓20份、白芷20份、赤芍30份、当归20份、白薇20份、紫珠10份、川芎30份、益母草30份、川楝子15份、刘寄奴25份姜汁25份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实施例3:
一种增白祛斑的中药组合物,所述药物由以下药材制成:太子参35份、香附20份、全蝎10份、僵蚕12份、茯苓25份、白芷25份、赤芍35份、当归25份、白薇25份、紫珠12份、川芎35份、益母草35份、川楝子20份、刘寄奴30份姜汁30份。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对比试验:疗效标准:1.治愈:面部褐斑全部消失,与正常肤色相同。并不再复发。2.好转:面部褐斑大部分消失或颜色减退。或偶有复发。3.无效:面部褐斑无明显改善
选取400例黄褐斑患者,随机选取300例作为治疗组,另外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3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和治疗组3,每个治疗组治疗随机选取的100例患者,治疗组I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蜜丸剂进行治疗,治疗组2使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蜜丸剂进行治疗,治疗组3使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蜜丸剂进行治疗,每次9g,每日2次,15天
为一疗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谷胱甘肽400mg和维生素Clg混合静脉注射,每周2次。治疗结果如下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增白祛斑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制成:太子参25-35份、香附10-20份、全蝎6-10份、僵蚕8-12份、茯苓15-25份、白芷15-25份、赤芍25-35份、当归15-25份、白薇15-25份、紫珠8-12份、川弯25-35份、益母草25-35份、川楝子10-20份、刘寄奴20-30份姜汁20-3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白祛斑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的原材料制成:太子参30份、香附15份、全蝎8份、僵蚕10份、茯苓20份、白芷20份、赤芍30份、当归20份、白薇20份、紫珠10份、川芎30份、益母草30份、川楝子15份、刘寄奴25份姜汁25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白祛斑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药物剂型为:水煎剂、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或散剂。
4.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增白祛斑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比例取各原材料成分混合,加水煎煮30分钟得水煎剂; b、将太子参、香附、全蝎、僵蚕、茯苓、白芷、赤芍、当归、白薇、紫珠、川芎、益母草、川楝子、刘寄奴姜汁分别粉碎,混合,加5-6倍量体积的75%乙醇回流1-2小时,过滤,取滤液,滤渣重复回流2-3次,合并滤液;回收乙醇; C、将上述步骤b的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1.21 1.25 (80°C测得)的稠浸膏,得膏剂; d、将步骤c所得的膏剂移进烘箱,50-70°C烘干至水分低于5%,得到的药粉研磨后加入适用辅料,按现 有技术制成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或散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增白祛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的制备方法。中药组合物原料成分为太子参25-35份、香附10-20份、全蝎6-10份、僵蚕8-12份、茯苓15-25份、白芷15-25份、赤芍25-35份、当归15-25份、白薇15-25份、紫珠8-12份、川芎25-35份、益母草25-35份、川楝子10-20份、刘寄奴20-30份姜汁20-30份,混合后粉碎,加75%乙醇回流提取2-3次,合并滤液,浓缩至稠浸膏剂;烘干得粉剂。本发明针对病因全面调理,具有用药见效快,副作用小,可达到内外并施,标本兼顾的目的。能抑制病情的发展,使皮肤回复以前水平,并可明显缩短病程,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3223151SQ2013101618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6日
发明者于建涛, 王建玲, 孙丰卿, 王晓慧 申请人:孙丰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