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8382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
背景技术
:烧烫伤是人们在现实生产与生活过程中极易受到伤害的一种外伤,例如被开水烫伤,被火烧伤等,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烧烫伤虽是外伤,但是治疗不当,亦会给留下疤痕等缺憾,严重的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目前,人们对烧烫伤的外伤的治疗普遍仍是以西医为主,采用以西医为主的西医药物及治疗措施,一方面是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治疗述后,有外伤的极易留下疤痕,影响美观。最主要是还会给患者造成较重的经济负担。发明内容:本发明就是要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其就是要克服上述缺点和不足,其是以中草药物为主要成份,治疗方便简单,治疗费用低,治疗时间短。本发明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由如下质量组分制备而成:虎耳草50-80,地茄子70-120,金花草 250-350,大黄 40-60,马齿苋 40-60,桔子皮 40-60 和水 8000-12000。本发明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优选由如下质量组分制备而成:虎耳草60,地茄子90,金花草350,大黄50,马齿苋50,桔子皮50和水10000。本发明所述大黄优选使用大黄叶。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可制成药剂学上的水剂、雾剂等。制备方法按现有的生产方法进行即可。也可按如下制备方法制成水剂,将新采摘清洗干净的上述各组分的中草药,用机械破碎或搓揉出草药汁水,渣除去,水汁即制成本发明水剂药物。使用方法:以水剂为例进行说明,其余剂型用法与有效用量和水剂相同;将上述各组份的中药组合物制成药剂学上的水剂,对烧烫伤处,涂沫,以3-10天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为一治疗周期。 治疗方法:对烧伤处有感染的可先行对感染处,进行消炎处理,或者用本发明的中草药虎耳草,制成的水剂对伤口进行清洗后,如有水泡的伤口,还要将水泡刺破后并使水泡的水全部清除,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涂沫时间:初期以每20-40分钟,涂沫一次,后期可间隔时间长一点涂一次,如每日15次以上也可,但每次都要使烧烫伤口处保持湿润。还可用喷雾方法对烧伤处进行喷本发明水剂。对于涂沫用的水剂,是将本发明的药物制成的水剂,直接涂沫于患处,涂沫方法,按搽剂的使用方法进行,对于具有伤口的,或者伤口受到感染的创伤口,还应先行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后,再涂沫本发明药品效果更佳。另说明:用本发明药剂对烧烫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如有微重患者,在控制剂量一次不大于500克等的条件下,可内服,但需尊医嘱。采用内服的治疗效果有时更佳。使用时注意事项:在使用本发明药剂搽药后,涂药处不得接触热水及温水,同时忌食生、冷食物。本发明部分主要原料的药理功效如下:
虎耳草:是虎耳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性微苦,辛,寒,具有消肿解毒,对风湿疹,皮肤搔痒症及治疗烧、烫伤有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可内服。
地痂子: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汁,功效:固精,顺气,消积,散瘀,治白带,疳积,金疮出血,可内服。金花草:乌蕨多年生草本,别名,乌韭,孔雀尾等,性,苦,寒。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可用于感冒,发热,咳嗽,肠炎,肝炎,食物中毒等;外用,治疗烧烫伤,皮肤湿疹。大黄:味,苦,性寒;主治:具有泻热通便,高热不退,行疹通经,解毒消痈,清热解湿,凉血止血。马齿苋: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治疔疮肿毒,湿疹带状疱疹。病理毒性试验:本发明使用的原料均为中草药组分,无有毒有害物质,而且都可作内服药物使用,因而其生产的产品,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下面以家兔为毒性试验对象,取家兔6只,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只,对照组以清水作对照。试验组,使用本发明组合物水剂作搽剂用。试验方法:
对照组:将家兔3只于其腹部位将兔毛剃光,清除干净,面积3cm2大小,于其外表皮面上每天用清水涂一次,连续涂一周,观察家兔情况正常。试验组:将3只家兔,其腹部位清除干净的皮面上,每天涂覆本发明搽剂十次以上,用法和用量与前述相同,连续一周,观察家兔无异常,说明本发明药物对家兔无毒副作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现有的治疗周期过长,费用高,给病人带来了长时间的痛苦和较重的医药负担。本发明对各类烧烫伤患者都适用,无需打针吃药,只需每天涂药,无毒副作用,生产方法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治疗周期短,见效快。

本发明对患者皮肤无过敏,临床实践中安全性高,经发明人多年行医来看,均未发现对患者有不良反应,处方全部选用中药配制,所选料无毒性。具安全性。对照组选用现有药物方法进行治疗,从而对本发明的疗效进行分析,治疗愈合程度以长出新皮为标准。疗效判断标准:
1、痊愈:对烧烫伤面不大,烧烫伤不很严重的患者,使用2-3天后,伤口处出现结茄,长出新皮;烧伤程度在2度以上的,且烧伤面积比较大的,则7-10天后结茄,数天后所结茄自行脱落,长出新皮。2、有效:使用本发明后伤口处皮肤有少量开裂,并结茄慢。3、无效:使用本发明后,伤处未出现改观。治疗过程:对于有轻微病人,伤口有发炎症状的,应对伤口处进行消炎处理后,再使用本发明药液效果更好,对照组按现有技术方法说明进行。疗效结果分析:
经本发明药物治疗的病人86例病作为治疗组,其中男性51例,女性35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2.5岁。而经现有技术及药物治疗的病人2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45岁。总疗效进行比较,其结果如下表I所示: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由如下质量组分制备而成:虎耳草50-80,地茄子70-120,金花草 250-350,大黄 40-60,马齿苋 40-60,桔子皮 40-60 和水 8000-12000。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其等征是由如下质量组分制备而成:虎耳草60,地茄子90,金花草350,大黄50,马齿苋50,桔子皮50和水10000。
3.依据权利 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其等征是所述的大黄选用大黄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烧烫伤的药物,由如下质量组分制备而成虎耳草50-80,地茄子70-120,金花草250-350,大黄40-60,马齿苋40-60,桔子皮40-60和水8000-12000。其是以中草药物为主要成份,治疗方便简单,治疗费用低,治疗时间短。
文档编号A61P17/02GK103211897SQ20131016413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7日
发明者张火根 申请人:张火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