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毒养颜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2887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排毒养颜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毒养颜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便秘、痤疮、颜面色斑属临床中比较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广大女性生活质量。现有技术专利检索:1、中国专利公报2006年10月25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排毒养颜片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850197A的专利申请;组成该发明所述中成药的各味药物原料的重量配比为:大黄75-300g、白术90-360g、西洋参75_300g、芒硝10_40g、枳实60-240g、青阳参45-180g、小红参45-180g、肉苁蓉75_300g、荷叶45_180g。2、中国专利公报2011年12月28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痤疮及高血脂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02293847A的专利申请;组成该发明所述中成药的各味药物原料的重量配比为:大黄210g、白术180g、西洋参130g、芒硝5g、枳实105g、青阳参90g、小红参90g、肉苁蓉170g、荷叶60g。在近几年的时间里,我们通过发掘祖国丰富的中药资源,结合大量的中医组方理论及临床药效学研究,在以上I和2处方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验摸索,意外的发现增加大黄的用量同时减少白术的用量处方变成:大黄280g、白术130g、西洋参70g、芒硝20g、枳实120g、青阳参90g、小红参90g、肉苁蓉150g、荷叶90g后,其临床药效学实验效果显著提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我们按常规工艺制成了:片剂和胶囊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毒养颜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其配方组成如下:大黄 280g 白术 130g 西洋参 70g 芒硝20g枳实 120g 青阳参 90g 小红参 90g 肉苁蓉 150g荷叶90g。1、本发明排毒养颜中药组合物片剂的制备方法如下:以上九味,取枳实、青阳参、肉苁蓉、白术120g、大黄50g和西洋参50g,分别粉碎成中粉,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备用;药渣备用;取小红参、荷叶、芒硝粉碎成粗粉,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液与上述醇提稠膏混匀后,减压浓缩成在50°C相对密度为1.35 1.40的清膏;将剩余的大黄、西洋参、白术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匀,加入上述清膏中,干燥,粉碎,加入羟丙纤维素12g,混匀,用50%糖浆制成软材,18目筛制粒,70°C烘干,20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2.3g,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片剂。2、本发明排毒养颜中药组合物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如下:以上九味,取枳实、青阳参、肉苁蓉、白术120g、大黄50g和西洋参50g,分别粉碎成中粉,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备用;药渣备用;取小红参、荷叶、芒硝粉碎成粗粉,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液与上述醇提稠膏混匀后,减压浓缩成在50°C相对密度为1.35 1.40的清膏;将剩余的大黄、西洋参、白术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匀,加入上述清膏中,干燥,粉碎,加入辅料,制粒,干燥,整粒,装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胶囊剂。主要药效学试验证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重量配比“大黄280份、白术130份、西洋参70份、芒硝20份、枳实120份、青阳参90份、小红参90份、肉苁蓉150份、荷叶90份”同原发明重量配比1:大黄100份、白术140份、西洋参100份、芒硝15份、枳实90份、青阳参70份、小红参70份、肉灰蓉100份、荷叶70份及原发明重量配比2:大黄200份、白术220份、西洋参200份、芒硝30份、枳实150份、青阳参110份、小红参110份、肉苁蓉200份、荷叶110份及原发明重量配比3:大黄150份、白术180份、西洋参150份、芒硝20份、积实120份、青阳参90份、小红参90份、肉灰蓉150份、荷叶90份及原发明重量配比4 大黄210份、白术180份、西洋参130份、芒硝5份、枳实105份、青阳参90份、小红参90份、肉苁蓉170份、荷叶60份相比,药效学试验结果有显著提高。主要药效学试验一、实验药物的制备:1、原料:a、原发明I组:大黄137.8g、白术192.9g、西洋参137.8g、芒硝20.7g、枳实124.0g、青阳参96.4g、小红参96.4g、肉苁蓉137.8g、荷叶96.4g(按大黄100份、白术140份、西洋参100份、芒硝15份、枳实90份、青阳参70份、小红参70份、肉苁蓉100份、荷叶70份配比制得)。b、原发明2组:大黄156.4g、白术172.0g、西洋参156.4g、芒硝23.5g、枳实117.3g、青阳参86.0g、小红参86.0g、肉苁蓉156.4g、荷叶86.0g(按大黄200份、白术220份、西洋参200份、芒硝30份、枳实150份、青阳参110份、小红参110份、肉苁蓉200份、荷叶110份配比制得)。C、原发明3组:大黄150g、白术180g、西洋参150g、芒硝20g、积实120g、青阳参90g、小红参90g、肉苁蓉150g、荷叶90g(按大黄150份、白术180份、西洋参150份、芒硝20份、枳实120份、青阳参90份、小红参90份、肉苁蓉150份、荷叶90份配比制得)。d、原发明4组:由大黄210g、白术180g、西洋参130g、芒硝5g、积实105g、青阳参90g小红参90g、肉苁蓉170g、荷叶60g制得(按大黄210份、白术180份、西洋参130份、芒硝5份、枳实105份、青阳参90份、小红参90份、肉苁蓉170份、荷叶60份配比制得)。e、本发明组:由大黄280g、白术130g、西洋参70g、芒硝20g、积实120g、青阳参90g、小红参90g、肉苁蓉150g、荷叶90g制得(按大黄280份、白术130份、西洋参70份、芒硝20份、枳实120份、青阳参90份、小红参90份、肉苁蓉150份、荷叶90份配比制得)。2、a、b、c、d、e 的制法为:
以上九味,取枳实、青阳参、肉苁蓉、白术120g、大黄50g和西洋参50g,分别粉碎成中粉,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备用;药渣备用;取小红参、荷叶、芒硝粉碎成粗粉,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液与上述醇提稠膏混匀后,减压浓缩成在50°C相对密度为1.35 1.40的清膏;将剩余的大黄、西洋参、白术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匀,加入上述清膏中,干燥,粉碎,加入羟丙纤维素12g,混匀,用50%糖浆制成软材,18目筛制粒,70°C烘干,20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2.3g,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片剂。二、: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实验目的:通过对a组、b组、c组、d组和本发明e组的抗炎、止痒、通便、改善微循环和治疗痤疮等作用的药理实验研究,将a组、b组、c组、d组与本发明e组进行对比,观察其药理作用的强弱。试验方法:a组、b组、c组、d组和本发明e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的影响;对磷酸组胺引起豚鼠致痒反应的影响;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对小鼠排便的影响;对兔耳痤疮模型皮脂腺影响。实验选用本发明e组为本发明排毒养颜片组,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片剂,还包括本发明排毒养颜胶囊,本发明排毒养颜片剂和胶囊剂具有同样的药理作用。一、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实验材料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 22g。2、药物:a组、b组、c组、d组和本发明e组五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用生理盐水配置,灌胃给药。实验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 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a组、b组`、c组、d组和本发明e组五个剂量均灌胃给药3.6g生药Ag ο连续给药7d,每日I次,末次给药Ih后,用100%二甲苯0.03ml/只涂于右耳内外两面,左耳不作任何处理,0.5h后将小鼠乙醚麻醉处死,减下双耳用9mm直径大孔器分别在小鼠的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称重。计算出小鼠耳肿胀度(小鼠耳肿胀度=右耳片重量-左耳片重量)。实验结果:见表I表I对小鼠耳廓二甲苯所致肿胀的影响([士s)
__动物(只) 剂量(g/kg)_耳廓肿胀度(mg)
对照组10—21.06±3.52
a 组103_616.67±3.24* *△
b 组103.616.45±3.35**Λ
c 组103.616.05±3.41* *△
d 组103.613.19±2.46**
本发明 e 组103.610.86±2.37**与对照组相比* * P < 0.01 ;与d组比Λ P < 0.05。结果表明:a组、b组、c组、d组和本发明e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d组与a组、b组、C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本发明e组与d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可见,本发明e组比a组、b组、c组、d组的抗炎作用强。
二、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的影响实验材料1、动物:昆明种小鼠,雌雄兼有,体重18 22g。2、药物:a组、b组、c组、d组和本发明e组五个剂量组。药物在实验前用生理盐水配置,灌胃给药。实验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18 22g,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同体积的生理盐水;a组、b组、c组、d组和本发明e组五个剂量均灌胃给药3.6g生药Ag0连续给药7d,末次给药Ih后,每只小鼠按10mL/kg体重尾静脉注射0.5%的伊文思蓝0.9%氯化钠溶液,5min后每只小鼠按10mL/kg体重腹腔注射0.2%的醋酸溶液。20min后处死小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5ml,轻揉小鼠腹部约lmin,抽取3ml腹腔内洗液,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液,在紫外分光光度计590nm处测吸收度值。实验结果:见表2表2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渗透性的影响( 土s)
权利要求
1.一种排毒养颜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药重量配比为 大黄 280g 白术 130g 西洋参 70g 芒硝20g 积实 120g 青阳参 90g 小红参 90g 肉灰蓉 150g 荷叶 90g。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或胶囊剂。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九味,取枳实、青阳参、肉苁蓉、白术120g、大黄50g和西洋参50g,分别粉碎成中粉,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备用;药渣备用;取小红参、荷叶、芒硝粉碎成粗粉,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液与上述醇提稠膏混匀后,减压浓缩成在50°C相对密度为I. 35 I. 40的清膏;将剩余的大黄、西洋参、白术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匀,加入上述清膏中,干燥,粉碎,加入羟丙纤维素12g,混匀,用50%糖浆制成软材,18目筛制粒,70°C烘干,20目筛整粒,加入硬脂酸镁2. 3g,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片剂。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九味,取枳实、青阳参、肉苁蓉、白术120g、大黄50g和西洋参50g,分别粉碎成中粉,加8倍量85%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备用;药渣备用;取小红参、荷叶、芒硝粉碎成粗粉,与上述药渣混合,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4倍量水,煎煮2小时,滤液与上述醇提稠膏混匀后,减压浓缩成在50°C相对密度为I. 35 I. 40的清膏;将剩余的大黄、西洋参、白术分别粉碎成细粉,混匀,加入上述清膏中,干燥,粉碎,加入辅料,制粒,干燥,整粒,装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毒养颜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大黄、白术、西洋参、芒硝、枳实、青阳参、小红参、肉苁蓉、荷叶共九味中药制备而成;该药具有益气活血,通便排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气虚血瘀,热毒内盛所致便秘、痤疮、颜面色斑。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药工艺先进、有效成分含量高,临床药效学试验效果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高,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3251718SQ20131019355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3日
发明者杨平安 申请人:杨平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