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气郁痰热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9119阅读:1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气郁痰热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气郁痰热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梅核气(imagined bolus in throat)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如梅核塞于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特征的咽喉疾病。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壮年人,以女性居多。气郁痰热证梅核气症状包括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因情绪异常诱发或加重,心中胸热,或咳嗽,或胸胁满闷,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当行气解郁,清热化痰。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药治气郁痰热证梅核气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气郁痰热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天竹黄、瓜萎皮、南酸枣、朱蕉花、半边菜、刮筋板、连翘、竹茹、天葵子、鸡内金、白首乌、紫花地丁、桔梗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天竹黄30-40份、瓜萎皮20-30份、南酸枣20-30份、朱蕉花20-30份、半边菜15-25份、刮筋板15-25份、连翘15-25份、竹茹10-20份、天葵子10-15份、鸡内金10-15份、白首乌10-15份、紫花地丁 10-15份、桔梗8_15份。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天竹黄35份、瓜萎皮25份、南酸枣25份、朱蕉花25份、半边菜20份、刮筋板2`0份、连翘20份、竹茹15份、天葵子12份、鸡内金12份、白首乌12份、紫花地丁 12份、桔梗10份。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天竹黄:甘、寒。归心、胆、肝经。清热化痰,凉心定惊。用于小儿惊风,癫痫,中风痰迷,热病神昏,痰热咳喘等症。瓜萎皮: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清热化痰、宽胞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胸痹,消渴,便秘,痈肿疮毒等。南酸枣:甘、酸、平。归脾、肝经。行气活血、养血安神,消积,解毒。用于气滞血瘀,胸痛,心悸气短,神经衰弱,失眠,支气管炎,食滞腹满,腹泻,疝气,烫火伤等。朱蕉花:甘、淡、凉。清热化痰,凉血止血。用于痰火咳嗽,咯血,吐血,尿血,血崩,痔疮出血等。半边菜:微苦、辛、平。止咳化痰,活血消肿。临床用于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跌打损伤等症。刮筋板:苦、辛、温。归脾、胃、肝、胆经。行气,破血,消积,截疟。临床用于癥瘕,食积,臌胀,黄疸,疟疾等症。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竹茹:甘、微寒,归肺、胃经。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所致的咳嗽或心烦不目民,胃热呕吐等。天葵子:甘、微苦、微辛,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小儿热惊,癫痫,痈肿,疔疮,乳痈,瘰疬等。鸡内金:甘、平。归脾、胃、肾、膀胱经。健脾消食,涩精止遗。主治消化不良,饮食积滞,呕吐反胃,泄泻下痢,小儿疳积,遗精,遗尿,小便频数,泌尿系结石及胆结石,癥瘕经闭,喉痹乳蛾,牙疳口疮等。白首乌:苦、平。归肝、肾、脾胃经。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用于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小儿疳积,产后乳汁稀少,疮痈肿痛,毒蛇咬伤等。紫花地丁:苦、辛、寒,归肝、心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肠痈,丹毒肿痛,蛇毒咬伤等。桔梗:苦、辛、平。归肺、胃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用于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胞满胁痛,痢疾腹痛等。气郁痰热证梅核气临床表现为: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因情绪异常诱发或加重,心中胸热,或咳嗽,或胸胁满闷,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当行气解郁,清热化痰。本发明中天竹黄清热化痰,为君药,瓜萎皮清热化痰、宽胞散结,南酸枣行气解毒,朱蕉花清热化痰、凉血止血 ,为臣药,半边菜化痰活血,刮筋板行气,连翘、竹茹、天葵子、紫花地丁清热解毒、散结,鸡内金、白首乌健脾消食、补肝肾,桔梗祛痰、利咽。诸药合用共奏行气解郁、清热化痰,利咽散结之功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气郁痰热证梅核气具有独特的疗效。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于2005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气郁痰热证梅核气111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1例患者中,男42例,女69例,年龄18-68岁,病程多在15天到5年,平均年龄44岁。2、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患者自觉咽喉中有异常感觉,如有物梗,咯之不出,吞之不下,没有疼痛,不碍饮食。其症状每随情志之波动而变化,时轻时重。检视咽喉,并无异常,或虽有变异,亦甚轻微。全身症状,患者每见精神抑郁,诸多疑虑,胸胁胀满,纳呆,困倦,消瘦,便溏。气郁痰热证梅核气临床表现为:咽中如有物阻,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因情绪异常诱发或加重,心中胸热,或咳嗽,或胸胁满闷,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并均排除咽喉部、食道肿物及其他病变。3、治疗方法3.1处方:天竹黄35g、瓜萎皮25g、南酸枣25g、朱蕉花25g、半边菜20g、刮筋板20g、连翘20g、竹茹15g、天葵子12g、鸡内金12g、白首乌12g、紫花地丁 12g、桔梗IOgo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5天为I疗程。4、治疗结果: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治愈:各种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咽喉镜检查无异常,I年以上不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或完全消失,咽喉镜检查无异常或基本;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减轻或部分消失,咽喉镜检查无明显改善,或停药后又复发;无效:症状无改善。4.2结果 :111例患者中,治愈46例(41.4% ),显效54例(48.6 % ),有效11例(10%),无效0例(0%),总有效率为100%。5、典型病例5.1孙某,女,46岁,症见咽堵、胸闷、两肋作胀,并累及胃脘部胀痛,不欲饮食,伴嗳气、打嗝、口苦。咽部正常,间接喉镜下正常,吞水音图检查均为正常,舌苔黄腻,脉弦数。诊断为气郁痰热证梅核气。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I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咽堵好转,胃部症状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I年后随访无复发。5.2赵某,女,23岁,咽中似有梅核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8月余,中西药间断治疗至今未愈,诊断及治疗疑惑颇多,患者多郁寡欢,胸脘不畅,咽喉壁干红,脉玄细略滑,苔厚,舌红少津,经五官科会诊、胸透、食管镜等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诊断为气郁痰热证梅核气。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I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5.3李某,男,45岁,咽部不适近年余。I年前因感冒后出现咽部疼痛,经西医抗感染,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此后常觉咽部不适,似有物堵塞,吐之不出,偶有涩痛,屡服中西药物乏效,近来上述症状加重,伴两胁胀痛,经五官科检查咽部充血不明显,可见少许滤泡。舌质暗、边有瘀斑、舌苔黄厚,脉细弦。诊断为气郁痰热证梅核气。服用本发明药物,每日I剂,I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实施例1,一种治疗气郁痰热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天竹黄30g、瓜萎皮20g、南酸枣20g、朱蕉花20g、半边菜15g、刮筋板15g、连翘15g、竹茹10g、天葵子10g、鸡内金10g、白首乌10g、紫花地丁 10g、桔梗8g制成。实施例2,一种治疗气郁痰热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天竹黄35g、瓜萎皮25g、南酸枣25g、朱蕉花25g、半边菜20g、刮筋板20g、连翘20g、竹茹15g、天葵子12g、鸡内金12g、白首乌12g、紫花地丁 12g、桔梗IOg制成。实施例3,一种治疗气郁痰热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天竹黄40g、瓜萎皮30g、南酸枣30g、朱蕉花30g、半边菜25g、刮筋板25g、连翘25g、竹茹20g、天葵子15g、鸡内金15g、白首乌15g、紫花地丁 15g、桔梗15g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气郁痰热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天竹黄30-40份、瓜萎皮20-30份、南酸枣20-30份、朱蕉花20-30份、半边菜15-25份、刮筋板15-25份、连翘15-25份、竹茹10-20份、天葵子10-15份、鸡内金10-15份、白首乌10-15份、紫花地丁 10-15份、桔梗8-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天竹黄35份、瓜萎皮25份、南酸枣25份、朱蕉花25份、半边菜20份、刮筋板20份、连翘20份、竹茹15份、天葵子12份、鸡内金12份、白首乌12份、紫花地丁 12份、桔梗10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气郁痰热证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天竹黄、瓜蒌皮、南酸枣、朱蕉花、半边菜、刮筋板、连翘、竹茹、天葵子、鸡内金、白首乌、紫花地丁、桔梗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气郁痰热证梅核气。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251841SQ2013102051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0日
发明者解永星, 王风彩, 丁艳玲 申请人:解永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