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供养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57877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供养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医用供养装置,包括袋体,袋体内设置两个气囊,分别为氧气气囊和空气气囊,氧气气囊与氧气导管连通,空气气囊与空气充气管连通,空气充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一硅胶球。当氧气袋使用过程中出现氧气量减少输出压力减弱时,可以随时手动挤压及放松硅胶球给空气气囊充气。随着空气气囊的充气膨胀,逐渐挤压供氧压力不足的氧气气囊致使其体积缩小,使得供氧压力得到正常输出,保证了患者的吸氧需求。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氧气袋使用中随着氧气量的减少,输出压力逐渐减弱,必须用人力按住施加外力才能保证氧气正常输出的操作不便缺点。
【专利说明】一种医用供养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医用供养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氧气袋是临床上常用的氧气容器,常在病人转移或急救中使用。由于其容量较小,且氧气以气态形式存储,随着氧气量的减少,其输出压力逐渐减弱而不能满足供氧需求,这时必须人力按住施加外力,才能保证正常氧气输出,操作麻烦且供氧效果不佳,在使用上存在很大的不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随着氧气袋使用中氧气量的减少,输出压力逐渐减弱,必须用人力按住施加外力才能保证氧气正常输出的缺点。
[0004]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用供养装置,包括袋体,袋体内设置两个气囊,分别为氧气气囊和空气气囊,氧气气囊与氧气导管连通,空气气囊与空气充气管连通,空气充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一硅胶球。
[0005]上述氧气气囊和空气气囊分别位于袋体内的两端。
[000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医用供养装置,包括袋体,袋体内设置两个气囊,分别为氧气气囊和空气气囊,氧气气囊与氧气导管连通,空气气囊与空气充气管连通,空气充气管的另一端连接一硅胶球。当氧气袋使用过程中出现氧气量减少输出压力减弱时,可以随时手动挤压及放松硅胶球给空气气囊充气。随着空气气囊的充气膨胀,逐渐挤压供氧压力不足的氧气气囊致使其体积缩小,供氧压力得到正常输出,保证了患者的吸氧需求。
[0007]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发明在氧气气囊完全充满的情况下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发明在氧气气囊供氧压力不足,给空气气囊充气后的示意图。
[0010]图中:1、氧气气囊;2、空气气囊;3、硅胶球;4、氧气导管5、空气充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实施例1
为了克服现有的氧气袋使用中氧气量减少,输出压力逐渐减弱,必须用人力按住施加外力才能保证氧气正常输出的缺陷,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1及图2所示的一种医用供养
>j-U ρ?α装直。
[0012]本发明包括袋体,袋体内设置两个气囊,分别为氧气气囊I和空气气囊2,氧气气囊I与氧气导管4连通,空气气囊2与空气充气管5连通,空气充气管5的另一端连接一硅胶球3。
[0013]当氧气袋使用过程中出现氧气量减少输出压力减弱时,可以随时手动挤压及放松硅胶球3给空气气囊2充气。随着空气气囊2的充气膨胀,逐渐挤压供氧压力不足的氧气气囊I致使其体积缩小,供氧压力得到正常输出,保证了患者的吸氧需求。
[0014]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上述氧气气囊I和空气气囊2分别位于袋体内的两端。这样的结构使得空气气囊2充气时从一端往另一端膨胀,有利于空气气囊2挤压氧气气囊I。
[0015]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当氧气袋使用过程中出现氧气量减少输出压力减弱时,可以随时手动挤压及放松硅胶球3给空气气囊2充气。随着空气气囊2的充气膨胀,逐渐挤压供氧压力不足的氧气气囊I致使其体积缩小,供氧压力得到正常输出,保证患者的吸氧需求。
[0016]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供养装置,包括袋体,其特征在于:袋体内设置两个气囊,分别为氧气气囊(1)和空气气囊(2),氧气气囊(I)与氧气导管(4)连通,空气气囊(2)与空气充气管(5)连通,空气充气管(5)的另一端连接一娃胶球(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供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气囊(I)和空气气囊(2)分别位于袋体内的两端。
【文档编号】A61M16/00GK104338221SQ201310340977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7日
【发明者】王永前 申请人:陕西逸夫美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