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制成:黄连、石榴皮、秦皮、藕节、血余炭,是将各味药材分别经过筛选、炮制、蒸煮、烘干、粉碎、过滤、炼膏,再按配方比例进行称量、充分混合,再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本发明可治疗各种痢疾,止痢、止血、止泻,有效率高,见效快,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0002]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痢疾是世界上,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全球每年的病例超过1.6亿,并导致100万患者死亡。细菌性痢疾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其发病率在肠道传染病中位居第二位。疫毒粒痢疾初起时发病急剧,伴突然高热,神昏、惊厥,先见腹痛,继而下痢,日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痢疾多发于夏秋季节,是因感受湿热病毒,积滞肠腑,脂膜血络受伤,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呈赤白粘冻或脓血;相当于细菌性痢疾或肠阿米巴病。痢疾的一般表现为精神、食欲差,下痢拉稀或水样带血粪便,体温稍高,并且粪便中有粘液,恶臭;慢性痢疾者体形消瘦,发育不良,病程长。现有技术中治疗痢疾的药物通常显效慢,或者成分复杂且副作用大;疗程较长,治疗成本较高,加重了痢疾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
[0003]本发明人基于药物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通过对药材的药性、药效等多方面的仔细认真的研究,力图从中草药中找出治疗痢疾见效快、组分简单,临床应用广泛的良好药物配方,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及探索,终于成功研制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这种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5]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这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痢疾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制成:
[0008]黄连1-2份、石槽皮1-2份、秦皮1-2份、藕节1-2份、血余炭1-2份。
[0009]所述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其药物中各种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可以优选为:
[0010]黄连I份、石槽皮I份、秦皮I份、藕节I份、血余炭I份。
[0011]上述组合物可以制成散剂、丸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优选丸剂。
[0012]本发明中制剂的制备方法为:按处方配比取黄连、石榴皮、秦皮、藕节、血余炭,将各味药材分别经过筛选、炮制、蒸煮、烘干、粉碎、过滤、炼膏,再按配方比例进行称量、充分混合,再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0013]本发明中制剂的制备方法还可以为:按处方配比取黄连、石榴皮、秦皮、藕节、血余炭,将各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然后加5-12倍量水浸泡0.5-4小时,用水煎煮1-4次,每次
0.5-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于50-80°C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30的稠膏;取上述稠膏,添加适当的辅料,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0014]其中丸剂的制备方法为:按处方配比取黄连、石榴皮、秦皮、藕节、血余炭,分别晒干后磨成细粉,均匀混合待用,将糯米粑打好后趁热和药粉搓成丸状,晒干I~3天或者烘干,制成中药丸剂。
[0015]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痢疾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治疗各种痢疾,止痢、止血、止泻,有效率高,见效快,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普通痢疾患者服用后I~3天即可痊愈;严重者服用3~5天,即可排出致病细菌,服用I周左右痢疾即可痊愈。
[0017]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依据如下:
[0018]黄连别名王连、支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和云连的干燥根茎,味苦,性寒,无毒;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中含有黄连素、黄连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可用于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症。
[0019]石榴皮为石榴科植物石榴的果皮,又名石榴壳、酸石榴皮、酸榴皮、西榴皮等,其味酸涩,性温,具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的功效。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以及多种感染性炎症。石榴皮中含有石榴皮碱,异石榴皮碱,伪石榴皮碱,N-甲基异石榴皮碱等,具有收敛、抗菌、抗病毒、驱虫等作用,主治久泻久痢、肠风下血、暴泻不止及痢赤白等病症。
[0020]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白蜡树、尖叶白蜡树或宿柱白蜡树的干燥枝皮或干皮,其味苦,性寒,可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秦皮中含有马栗树皮甙、马栗树皮素、秦皮甙、东莨菪素等,具有消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湿热泻痢等病症。
[0021]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的节部,是于秋、冬或春初挖取莲藕根茎,洗净泥土,切下节部,除去须根,晒干制得。藕节味甘、涩,性平,含鞣质、天门冬酰胺,可在收敛止血的同时活血祛瘀,具有止血不留淤的作用,但药力较缓,常作辅助止血药用,可治疗多种出血病症。
[0022]血余炭为常用中药,原名乱发,是将人的头发洗净煅炭后作药用。血余炭为大小不规则的块状物;色乌黑而光亮,表面稍平坦并有多数小孔,状似海绵;折断面成蜂窝状,质轻松易碎;用火烧之有焦臭气;其味苦、性微温,以身轻、有光泽、不焦枯、无焦臭味者为佳。血余炭中含有胱氨酸、脂类和碳素,具有止血、抗菌作用,主治吐血、衄血、血痢、血淋、妇女崩漏及小便不利等症。
[0023]本发明中的原料药物共同配合,起到止痢、止血、止泻的作用;中药配比合理,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极有利于治疗各种痢疾,且无毒、副作用,成本较低。其中,黄连和秦皮为常见配方用药,而本发明还加入了 石榴皮、藕节和血余炭,并以合理的配比增强了药效;药物成分简单,且疗效突出。各原料药单用时勉强有效,而配合使用时,治疗痢疾的效果非常好。本发明所用的中药原料药均可以从中医药店购买得到,其质量和规格符合国家医药标准。
[0024]以下采用本发明药物在治疗痢疾的主要临床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药物的有益效果:
[0025]试验例I本发明组合物治疗痢疾的临床疗效
[0026]1.1 一般资料
[0027]病例选择和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痢疾的诊断标准诊断。
[0028]1.1.1诊断依据
[0029]1.1.1.1腹痛、里急后重,便次增多。大便常有脓血粘冻;
[0030]1.1.1.2急性痢疾发病骤急,可伴有恶寒发热;慢性痢疾则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0031]1.1.1.3常见于夏秋季节,多有饮食不洁史;
[0032]1.1.1.4急性菌痢,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0033]1.1.1.5大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
[0034]1.1.1.6肠阿米巴病的新鲜大便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0035]1.1.1.7必要时作X线钡剂造影及直肠、结肠镜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0036]1.1.2症候分类
[0037]1.1.2.1湿热蕴结: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赤白脓血,每日数次到数十次,肛门灼热,可伴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0038]1.1.2.2寒湿困脾:腹痛,大便赤白粘冻,伴有头身困重,脘痞纳少,口粘不渴。舌苔白腻,脉儒缓;
[0039]1.1.2.3脾阳亏虚:病久迁延不已,大便呈白粘冻状,排便不畅,腹部冷痛时作,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弱;
[0040]1.1.2.4热毒炽盛:发病骤急,腹痛剧烈,大便呈鲜紫脓血,气味腐臭。或恶心呕吐,噤口不食。或腹泻前即见高热,腹满胀痛,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甚至昏迷。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滑数。
[0041]1.1.2.5正虚邪恋:腹泻时发时止,发时大便赤白粘冻或果酱样,腹痛后重;不发时疲劳乏力,食少,腹胀或隐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0042]1.2病例选择和分组
[0043]随机选取100例痢疾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58例;20岁以下26例,20_30岁23例,30-50岁24例,50岁以上例27 ;年龄最大84岁,年龄最小6岁。随机将所有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2例,女25例;对照组50例,男20例,女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0044]1.3治疗方法
[0045]1.3.1治疗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中药组合物按实施例1所述用法用量进行治疗;
[0046]1.3.2对照组采用颠茄磺苄啶片进行治疗,口服,一次2片,第一天3次,之后一日2次;1-5日为I个疗程。
[0047]1.3.3疗效判断标准:根据卫生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症候疗效评定标准评定,分为治愈、好转和未愈:
[0048]治愈: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正常,培养连续3次阴性;
[0049]好转:症状消失或减轻,大便镜检正常,培养致病菌转阴或未转阴;
[0050]未愈:临床症状及大便镜检无改善。
[0051 ]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0052]米用T检验和X 2检验,以P < 0.05为有显著性差异。[0053]1.5观察结果
[0054]1.5.1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见表1。
[0055]表1两组实验的疗效比较表
[0056]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中药制成: 黄连1-2份、石槽皮1-2份、秦皮1-2份、藕节1-2份、血余炭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可以采用为: 黄连I份、石槽皮I份、秦皮I份、藕节I份、血余炭I份。
3.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组合物制成散剂、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和口服液。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组合物制成丸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按处方配比取黄连、石榴皮、秦皮、藕节、血余炭,将各味药材分别经过筛选、炮制、蒸煮、烘干、粉碎、过滤、炼膏,再按配方比例进行称量、充分混合,再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按处方配比取黄连、石榴皮、秦皮、藕节、血余炭,将各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然后加5-12倍量水浸泡0.5-4小时,用水煎煮1-4次,每次0.5-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于50-80°C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30的稠膏;取上述稠膏,添加适当的辅料,用常规方法制备成需要的制剂剂型。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所述组合物为丸剂,其制备方法为:按处方配比取黄连.、石榴皮、秦皮、藕节、血余炭,分别晒干后磨成细粉,均匀混合待用,将糯米粑打好后趁热和药粉搓成丸状,晒干I~3天或者烘干,制成中药丸剂。
8.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治疗痢疾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痢疾的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K36/718GK103463222SQ201310400312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5日
【发明者】胡明胜 申请人:胡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