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52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中药,可有效解决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治疗用药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丹参20-30g、赤芍20-30g、牡丹皮20-30g、三棱10-20g、莪术10-20g、红花10-20g、全蝎10-15g、水蛭6-10g、蜈蚣1-3条、穿山甲10-20g、鳖甲20-30g、黄药子9-12g、浙贝母15-25g、玄参20-30g、山慈菇20-30g、泽兰20-30g、猪苓15-20g、泽泻20-30g、车前子20-30g和葶苈子20-30g制成,本发明具有消痰利水、祛瘀软坚之功效,有效用于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疗效好,用药安全,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药物上的创新。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甲状腺相关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0)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治疗最为困难的疾病之一。TAO病程较长,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以女性多发。轻者可影响生活、工作质量,损伤外貌,重者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加,社会环境状况的变化,食用加碘盐的普及,以及不正规用药等因素,TAO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住院率高。目前由于本病原因未明,临床主要以激素、免疫抑制剂、生长激素类似物、抗甲状腺药物、眶内放射、眼眶减压·术等综合治疗为主,但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尽人意,迄今为止尚无任何一种药物能有效治疗TA0,并获长期缓解。因此,研究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药物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痰瘀互结证)的中药,可有效解决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治疗用药问题。
[0004]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中医认为,肝气郁结化火,炼液为痰,瘀阻脉络,久则耗伤阴血,阻塞肝窍,发为突眼顽疾,日久耗伤阴精,是造成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主要原因。属本虚标实、虚实兼杂病证,本虚为肝肾阴虚,标实为肝火、痰凝、血瘀。在稳定期(中期)以痰瘀互结为主,治疗原则应以消痰利水、祛瘀软坚为主,据此,本发明中药采用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丹参20-30g、赤芍20-30g、牡丹皮20-30g、三棱10_20g、莪术10-20g、红花 10-20g、全蝎 10-15g、水蛭 6-10g、蜈蚣 1-3 条、穿山甲 10_20g、鳖甲 20_30g、黄药子9-12g、浙贝母15-25g、玄参20-30g、山慈菇20-30g、泽兰20-30g、猪苓15-20g、泽泻20-30g、车前子20-30g和葶苈子20-30g制成,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放入容器中),加1000ml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备用;滤渣加800ml水再煎煮一次,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浓缩至200-300ml,即得。
[0005]本发明纯中药配制,具有消痰利水、祛瘀软坚之功效,有效用于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痰瘀互结证)的治疗,疗效好,用药安全,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痰瘀互结证)药物上的创新。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7]实施例1
该中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丹参20g、赤芍20g、牡丹皮20g、三棱10g、莪术10g、红花10g、全蝎10g、水蛭6g、蜈蚁I条、穿山甲10g、鳘甲20g、黄药子9g、浙贝母15g、玄参20g、山慈菇20g、泽兰20g、猪苓15g、泽泻20g、车前子20g和葶苈子20g制成,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放入药锅中,加IOOOml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备用;滤渣加800ml水再煎煮一次,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浓缩至200ml,即得。
[0008]实施例2
该中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丹参25g、赤芍25g、牡丹皮25g、三棱15g、莪术15g、红花15g、全蝎12g、水蛭8g、蜈蚁2条、穿山甲15g、鳘甲25g、黄药子10g、浙贝母20g、玄参25g、山慈菇25g、泽兰25g、猪苓18g、泽泻25g、车前子25g和葶苈子25g制成,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放入药锅中,加IOOOml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备用;滤渣加800ml水再煎煮一次,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浓缩至250ml,即得。
[0009]实施例3
该中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丹参30g、赤芍30g、牡丹皮30g、三棱20g、莪术20g、红花20g、全蝎15g、水蛭10g、蜈蚁3条、穿山甲20g、鳘甲30g、黄药子12g、浙贝母25g、玄参30g、山慈菇30g、泽兰30g、猪苓20g、泽泻30g、车前子30 g和葶苈子30g制成,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放入药锅中,加1000ml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备用;滤渣加800ml水再煎煮一次,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 滤液混合浓缩至300ml,即得。
[0010]实施例4
该中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丹参20-25g、赤芍20-25g、牡丹皮20_25g、三棱10-15g、莪术10-15g、红花10-15g、全蝎10-12g、水蛭6-8g、蜈蚣1-3条、穿山甲10_15g、鳘甲20-25g、黄药子9-10g、浙贝母15-20g、玄参20_25g、山慈菇20_25g、泽兰20_25g、猪苓
15-18g、泽泻20-25g、车前子20-25g和葶苈子20-25g制成,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放入药锅中,加1000ml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备用;滤洛加800ml水再煎煮一次,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浓缩至200-250ml,即得。
[0011]实施例5
该中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丹参26-30g、赤芍26-30g、牡丹皮26_30g、三棱
16-20g、莪术16-20g、红花16-20g、全蝎13_15g、水蛭9_10g、蜈蚣1-3条、穿山甲16_20g、鳖甲26-30g、黄药子ll-12g、浙贝母21-25g、玄参26_30g、山慈菇26_30g、泽兰26_30g、猪苓19-20g、泽泻26-30g、车前子26-30g和葶苈子26-30g制成,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放入药锅中,加1000ml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备用;滤洛加800ml水再煎煮一次,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浓缩至260-300ml,即得。
[0012]在上述组分中,其中:
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0013]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痈肿疮疡;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打损伤。
[0014]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温病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血滞经闭、痛经,跌打伤痛;痈肿疮毒。
[0015]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积聚,经闭,心腹瘀痛;食积脘腹胀痛。
[0016]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癥瘕积聚,经闭,心腹瘀痛;食积脘腹胀痛。
[0017]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用于痛经,经闭,产后血晕,瘀滞腹痛,胸痹心痛,血积,跌打瘀肿,关节疼痛,中风瘫痪。
[0018]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作用。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痰核瘰疬,风湿顽痹,顽固性偏正头痛。
[0019]水蛭:破血逐瘀,通经,用于蓄血,症瘕,积聚,妇女经闭,干血成痨,跌扑损伤,目亦
痛,云醫。
[0020]蜈蚣: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痉挛抽搐;疮疡肿毒,瘰疬结核;风湿顽痹;顽固性头痛。
[0021]穿山甲:活血消癥,通经下乳,消肿排脓。用于癥瘕,经闭;风湿痹痛,中风瘫痪?’产后乳汁不下;痈肿疮毒,瘰疬。
[0022]鳖甲:滋阴潜 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用于肝肾阴虚证;癥瘕积聚。
[0023]黄药子: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用于瘿瘤,疮疡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0024]浙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用于风热、痰热咳嗽;瘰疬,瘿瘤,乳痈疮毒,肺痈。
[0025]玄参: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用于温邪入营,内陷心包,温毒发斑;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0026]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用于痈疽疔毒,瘰疬痰核;癥瘕痞块。
[0027]泽兰: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用于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瘀肿疼痛,疮痈肿毒;水肿,腹水。
[0028]猪苓: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浊、带下。
[0029]泽泻:利水渗湿,泄热。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证,遗精。
[0030]车前子:利尿通淋,渗湿止湾,明目,祛痰。用于治疗淋证,水肿,泄湾,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翳障,痰热咳嗽。
[0031]葶苈子: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
[0032]上述组份经科学、合理配伍,互相支持,具有消痰利水、祛瘀软坚之功效,有效用于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治疗,疗效好,用药安全,并经临床资料得到了充分证明,有关临床资料如下:
(一)、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的入选标准:
全部病例均按1977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甲状腺相关眼病诊断标准进行选择。伴或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妊娠、哺乳期妇女、肝功能异常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角膜穿孔、结膜炎、角膜炎、重症肌无力、颅内及球后肿瘤者;接受其他中药、糖皮质激素及其它免疫抑制剂治疗者;近三月内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除外。
[0033](二)、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断标准:TAO诊断标准参照1977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推荐的N0SPECS标准。此标准首字母连在一起可概括成“NO SPECS”。此标准根据眼病的严重程度划分为0-6级,在2-6级的每一级里又再分成0、a、b、c不同等级。其中0-1级为非浸润性突眼,2-6级为浸润性突眼。N为无眼病的症状和体征;0为仅有眼睑挛缩、上睑迟落等体征而无症状;S为软组织受累,出现畏光、流泪、疼痛感、异物感、结膜充血水肿等;P为眼球突出;E为眼外肌受累,眼球活动受限,出现复视;C为角膜受累,损伤或溃疡;S为视神经受累,野缺损、视力减退视视力减退,视神经损害。
[0034](三)、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N0SPECS分级突眼度变化> 2 mm或复视消失者;或突眼度16_以内,无结膜充血、眼睑水肿,复视消失者;或治疗后CAS分值减小大于3分者;
有效:N0SPECS分级中每降一级或在同一级中减轻一度以上者;突眼回缩>2mm者为好转;治疗后CAS分值I?3分者;
无效:N0SPECS分级无变化者;突眼回缩<2mm或加重者;治疗后CAS分值小于I分者。
[0035](四)、治疗方案:
对诊断为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痰瘀互结证)的患者,用本发明的中药进行治疗,服用时,早晚各一次,每次100-150ml,饭后两小时凉服,15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0036](五)、统计学处理:
入选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痰瘀互结证)患者共45例,其中男10例,女35例,年龄为(31.1±10.2)岁。按上述(四)治疗方案,口服本发明给出的中药,4个疗程后统计,临床显效10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达86.7%,表明该发明中药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痰瘀互结证)效果显著,达到了临床治疗目的,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0037]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男,39岁,甲亢病史I年半,未正规治疗。近3月来逐渐出现双眼突出,现在双眼静止时疼痛、活动后加重,眼球活动受限,复视,上睑退缩,眼睑闭合不全,血清中FT3、FT4、水平升高,TSH水平下降,CT检查发现眼外肌肥大,N0SPECS分级4级,双眼突眼度21mm,CAS 3分,符合甲状腺相关眼病。服用本中药4个疗程后,患者上述症状逐渐减轻。继续服用本中药4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N0SPECS分级3级,双眼突眼度20mm,CAS2分。
[0038]病例2:李某,女,28岁,诊断为甲亢合并甲状腺相关眼病I年,服药不规律。现在双眼突出、双眼活动后疼痛,畏光、迎风流泪,双眼闭合不全,血清中FT3、FT4、水平升高,TSH水平下降,MRI检查发现下直肌增粗、肥大,N0SPECS分级3级,符合甲状腺相关眼病。服用本中药4个疗程后,患者上述症状逐渐减轻。继续服用本中药8个疗程后,上述症状减轻明显,N0SPECS分级2级。
[0039]病例3:钱某,男,45岁,近半年来逐渐出现双眼球突出,时有胀痛,上睑退缩,双眼辐辏不良,血清中FT3、FT4、TSH水平正常,MRI排除眼部肿瘤,显示下直肌增粗、肥厚,N0SPECS分级4级,双眼突眼度 20mm,CAS 3分,符合甲状腺相关眼病。服用本中药4个疗程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本中药8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N0SPECS分级3级,双眼突眼度19mm,CAS 2分。[0040]病例4:娄某,女,35岁,诊断为甲亢合并甲状腺相关眼病7月,服药规律,血清中FT3、FT4、水平、TSH水平已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但眼部症状改善不明显。现在双眼突出,畏光、迎风流泪,眼胀疼痛,有异物感,双眼闭合不全,MRI显示内直肌、下直肌、上直肌增粗,N0SPECS分级4级,左眼突眼度22mm,右眼突眼度21mm。符合甲状腺相关眼病。服用本中药4个疗程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本中药8个疗程后,上述症状明显减轻,N0SPECS分级3级,左眼突眼度21mm,右眼突眼度20mm。
[0041]病例5:何某,女,29岁,甲亢病史3年,规律服药治疗2年半,已经停药半年。近3月来逐渐出现眼球突出,有不适感,上睑退缩,MRI显示下直肌轻度增粗,血清中FT3、FT4、水平升高,TSH水平下降,N0SPECS分级3级,左眼突眼度21mm,右眼突眼度20mm,符合甲状腺相关眼病。服用本中药4个疗程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本中药6个疗程后,N0SPECS分级2级,双眼突眼度19mm。
[0042](六)、结论 由上述情况表明,本发明是用于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痰瘀互结证)的有效药物,有效率达86%以上,无毒副作用,疗效稳定 ,安全可靠,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丹参20-30g、赤芍20-30g、牡丹皮20-30g、三棱10_20g、莪术10_20g、红花10_20g、全蝎10_15g、水蛭6-10g、蜈虫公1-3条、穿山甲10_20g、鳘甲20_30g、黄药子9_12g、浙贝母15-25g、玄参20-30g、山慈菇20-30g、泽兰20_30g、猪苓15_20g、泽泻20_30g、车前子20-30g和葶苈子20-30g制成,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加IOOOml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备用;滤渣加800ml水再煎煮一次,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浓缩至200-300ml,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丹参20g、赤芍20g、牡丹皮20g、三棱10g、莪术10g、红花10g、全蝎10g、水蛭6g、蜈蚁I条、穿山甲10g、鳘甲20g、黄药子9g、浙贝母15g、玄参20g、山慈燕20g、泽兰20g、猪苓15g、泽泻20g、车前子20g和葶苈子20g制成,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放入药锅中,加1000ml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备用;滤洛加800ml水再煎煮一次,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浓缩至200ml,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中药,其特在于,该中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丹参25g、赤芍25g、牡丹皮25g、三棱15g、莪术15g、红花15g、全蝎12g、水蛭8g、蜈蚁2条、穿山甲15g、鳘甲25g、黄药子10g、浙贝母20g、玄参25g、山慈燕25g、泽兰25g、猪苓18g、泽泻25g、车前子25g和葶苈子25g制成,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放入药锅中,加1000ml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备用;滤洛加800ml水再煎煮一次,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浓缩至250ml,即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丹参30g、赤芍30g、牡丹皮30g、三棱20g、莪术20g、红花20g、全蝎15g、水蛭10g、蜈蚁3条、穿山甲20g、鳘甲30g、黄药子12g、浙贝母25g、玄参30g、山慈菇30g、泽兰30g、猪苓20g、泽泻30g、车前子30 g和葶苈子30g制成,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放入药锅中,加1000ml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备用;滤渣加800ml水再煎煮一次,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浓缩至300ml,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丹参20-25g、赤芍20-25g、牡丹皮20-25g、三棱10_15g、莪术10-15g、红花10-15g、全蝎10-12g、水蛭6-8g、蜈蚣1-3条、穿山甲10_15g、鳖甲20_25g、黄药子9-10g、浙贝母15-20g、玄参20-25g、山慈菇20_25g、泽兰20_25g、猪苓15_18g、泽泻20-25g、车前子20-25g和葶苈子20_25g制成,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放入药锅中,加1000ml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备用;滤渣加800ml水再煎煮一次,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浓缩至200-250ml,即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稳定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由以下重量计的原料药物:丹参26-30g、赤芍26-30g、牡丹皮26-30g、三棱16_20g、莪术16-20g、红花 16-20g、全蝎 13-15g、水蛭 9-10g、蜈蚣 1-3 条、穿山甲 16_20g、鳖甲 26_30g、黄药子ll_12g、浙贝母21-25g、玄参26-30g、山慈菇26_30g、泽兰26_30g、猪苓19_20g、泽泻26-30g、车前子26-30g和葶苈子26_30g制成,其中,将上述原料药物混合在一起,放入药锅中,加IOOOml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煮至沸腾,改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得第一滤液,备用;滤渣加800ml水再煎煮一次,过滤,得第二滤液,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浓缩至 260-300 ml,即得。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3432531SQ201310402151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6日
【发明者】燕树勋, 王颖, 包海燕, 李允 , 叶新, 张燕利, 卫中壮 申请人:河南中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