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857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半夏7-11份、枳壳7-11份、防风7-11份、桔梗7-11份、五味子8-12份、青蒿7-11份、柴胡8-12份、黄芪13-17份、黄芩7-11份、芦根13-17份、款冬18-22份、紫菀18-22份、陈皮18-22份、茯苓8-12份、黄柏8-12份、炒泽泻13-17份、白芍13-17份、厚朴13-17份、大黄8-12份、干姜8-12份、桂枝8-12份、白芷9份、当归7-11份、豆蔻8-12份、羌活8-12份、苍术8-12份、地骨皮8-12份、虞美人花粉13-17份、杏仁13-17份、山药13-17份、白术10-14份、附子8-12份、黄连8-12份。本发明在中药材选择和配伍上符合中医辨证理论,且配制方法简单,具有起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气喘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人认为,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反应性增高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发病过程。发作时病人主要表现是呼气时很困难,并有咳嗽、咯痰等症状,肺部有哮鸣音。如果忽视治疗,会伴随终身,不管发作与否,经常有胸闷气急,平时即有喘息及气喘样呼吸,病人多不能参加一般工作,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造成病人精神和肉体上的很大痛苦,近年临床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0003]气喘病易反复发作,且多病程缠绵,难以速愈,为求根治,必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防治结合。现有的治疗实证气喘的中药组合物不能兼而治疗虚证气喘,这就造成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而且根治起来时间长,难以速愈。
[0004]现代医学针对临床某一症状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找不到合适的治疗方法,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基于中医治疗气喘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标本兼治,虚实并治,内外通调,缓急兼收,筛选出宣肺平喘、开胸利膈、疏肝理气的天然植物药,根据中医理论组方,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制备而成。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毒副作用极小的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愈率高,使用安全可靠的用于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种用于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
[0008]半夏7-11份、枳壳7-11份、防风7-11份、桔梗7-11份、五味子8-12份、青蒿7-11份、柴胡8-12份、黄芪13-17份、黄芩7-11份、芦根13-17份、款冬18-22份、紫菀18-22份、陈皮18-22份、茯苓8-12份、黄柏8-12份、炒泽泻13-17份、白芍13-17份、厚朴13-17份、大黄8-12份、干姜8-12份、桂枝8-12份、白芷9份、当归7_11份、豆蘧8-12份、羌活8_12份、苍术8-12份、地骨皮8-12份、虞美人花粉13-17份、杏仁13-17份、山药13-17份、白术10-14份、附子8-12份、黄连8-12份。
[0009]各原料药的优选重量份为:
[0010]半夏9份、枳壳9份、防风9份、桔梗9份、五味子10份、青蒿9份、柴胡10份、黄芪15份、黄芩9份、芦根15份、款冬20份、紫菀20份、陈皮20份、茯苓10份、黄柏10份、炒泽泻15份、白芍15份、厚朴15份、大黄10份、干姜10份、桂枝10份、白芷9份、当归9份、豆蘧10份、羌活10份、苍术10份、地骨皮10份、虞美人花粉15份、杏仁15份、山药15份、白术12份、附子10份、黄连10份。
[0011]本发明处方中还含有:荞麦7-11份、橙皮7-11份、山楂8-12份、蛇床子8_12份。[0012]优选为:荞麦9份、橙皮9份、山楂10份、蛇床子10份。
[0013]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药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中药材标准即可。
[0014]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可以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辅料,例如崩解剂、润滑剂、黏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口服制剂,其中,所述的口服制剂可以是汤剂、丸剂、胶囊剂或片剂。
[0015]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组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6]I)按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
[0017]2)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研磨成细末后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常用载体,制剂成型,制成丸剂。
[0018]1、药理分析:
[0019]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功能燥湿化痰,和中健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0020]枳壳:破气,行痰,消积。治胸膈痰滞,胸痞,胁胀,食积,噫气,呕逆。
[0021]防风:味辛;甘;性微温。玉真散(《外科正宗》),功效祛风化痰。
[0022]桔梗:味苦;辛;性平。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
[0023]五味子:治肺虚喘咳,口干作渴,自汗,盗汗,劳伤羸瘦,梦遗滑精,久泻久痢。
`[0024]青蒿:苦,辛,寒。归肝、胆经、三焦、肾经。清透虚热,凉血除蒸。用于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0025]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归肝经、胆经,具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
[0026]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肝、脾、肺、肾经。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
[0027]黄芩: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
[0028]芦根: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0029]款冬:性味辛温,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的作用。在《本经》中记载:对“寒束肺经之饮邪喘、嗽最宜”。
[0030]紫菀:性温,味苦、辛。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咳嗽;肺虚劳嗽;肺痿肺痈;咳吐脓血。
[0031]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0032]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
[0033]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
[0034]炒泽泻:偏于和脾渗湿,用于痰饮,泻痢,头目眩晕。
[0035]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
[0036]厚朴:苦;辛;性温。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0037]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
[0038]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心、肺经。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
[0039]桂枝:辛,甘,微温,无毒。散寒解表;温通经脉;通阳化气。[0040]白芷:具有消炎、解热镇痛、活络散结。
[0041]当归:味甘;辛;苦;性温。补血活血、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0042]豆蘧:散寒燥湿,解酒毒,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
[0043]羌活:散风寒湿,止痛,腰膝冷痛,肾虚作喘。
[0044]苍术:辛、苦,温。归脾、胃、肝经。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寒湿白带,湿温病以及湿热下注、脚膝肿痛、痿软无力。
[0045]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
[0046]虞美人花粉:镇静安神,安神益气,补中健体,调理肠胃,治咳嗽、支气管炎、头痛、胃病有特效。
[0047]杏仁:苦,微温;有小毒。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0048]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
[0049]白术: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燥湿利水;化痰,止汗;安胎;增食欲。
[0050]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属温里药。
[0051]黄连: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0052]荞麦:降气宽肠,消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止泻。
`[0053]橙皮:味辛微苦,入脾、肺二经。理气,化痰,健脾,导滞。
[0054]山楂: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
[0055]蛇床子:蛇床子的总香豆素具有平喘作用,能使哮喘患者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或消失,并能显著增高呼气高峰流速值,改善肺部通气功能。
[0056]2、用法与用量:
[0057]本发明药物的用药量取决于具体剂型,以及病人的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等因数。使用指导:丸剂:3_5g/丸,一次一丸,每天2丸,早晚分服,7天为一疗程。
[0058]3、本发明组合物进行了大量的动物急性毒性试验、动物长期毒性试验以及治疗疾病的大量临床试验,对该药投入治疗疾病的使用环节提供了科学而客观的依据。其试验方法和试验结果分别如下:
[0059]I)对本发明制备的药粉进行动物急性毒性试验:
[0060]药物:本发明所用到的原料药从普通中药店购买得到,其规格符合国家中药材标准。
[0061]试验动物:小白鼠,体重在50g左右,雌雄随机选择,由市场购买。
[0062]方法和结果:取小白鼠10只,饥饿20小时左右,按每只每天灌喂药粉3g,连续喂一周,观察10天,小鼠活动正常,无毒性反应,无死亡。表明口服液无急性毒性,临床用药剂
量安全。
[0063]2)对本发明制备的药粉进行动物长期毒性试验:
[0064]试验动物:大白鼠,体重在120_130g,雌雄随机选择,由市场购买。
[0065]方法和结果:取大白鼠20只,分成2组,每组10只,其中第I组作为给药组,按每只每天2次灌喂,每次l-3g不等,第2组正常喂食作为对照组,每日一次,连续灌喂90天,测体重,于最后一次给药后24小时断头处死,测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取心、肾等内脏,观察组织形态的变化,观察剂量的作用,观察饮食、活动的变化,实验证明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变化,均无毒性反应,是一种安全的药物。
[0066]4、诊断标准
[0067]I)临床诊断:有胸闷、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头晕,在没有任何预兆下突然发作,尤其是在深夜到天亮前发病。
[0068]2)为了验证临床疗效,本组方分别在安徽省中医药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试用,随机选取其中50例患有气喘的病人。
[0069]3)治疗方法:按照本发明药物比例,称取原料(一剂量),依据常规制剂方式制得丸剂,每天2丸,分早晚服用,服用7天为一个疗程,最短2个疗程,最长半年。
[0070]4)疗效判定:
[0071]痊愈:体征及症状完全改善,心情舒畅,精神焕发;显效:体征及症状显著改善,心情舒畅,精神很好;有效:体征及症状有改变,偶感稍有不适,但能接受;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相比无任何改变;具体治疗结果参见表1。
[0072]表1
[0073]
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5062813394
[0074]5、注意事项:
[0075]1.饮食宜清淡,忌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0076]2.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0077]3.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慎用。
[0078]4.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该药品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0079]5.对该药品及酒精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0080]6.该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0081]7.请将该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0082]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该药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008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中药材选择和配伍上符合中医辨证理论,且配制方法简单,具有起效快,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84]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0085]实施例1
[0086]按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半夏9g、积壳9g、防风9g、桔梗9g、五味子10g、青蒿9g、柴胡10g、黄芪15g、黄芩9g、芦根15g、款冬20g、紫菀20g、陈皮20g、茯苓10g、黄柏10g、炒泽湾15g、白苟15g、厚朴15g、大黄10g、干姜10g、桂枝10g、白]E 9g、当归9g、豆蘧10g、羌活10g、苍术10g、地骨皮10g、虞美人花粉15g、杏仁15g、山药15g、白术12g、附子10g、黄连10g。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研磨成细末后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常用载体,制剂成型,制成丸剂,3-5g/丸,一次一丸,每天2丸,早晚分服,7天为一疗程。[0087]实施例2
[0088]按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半夏8g、积壳8g、防风8g、桔梗8g、五味子9g、青蒿Sg、柴胡9g、黄芪Hg、黄芩Sg、芦根Hg、款冬19g、紫菀19g、陈皮19g、茯苓9g、黄柏9g、炒泽湾14g、白苟14g、厚朴14g、大黄9g、干姜9g、桂枝9g、白]E 8g、当归8g、豆蘧9g、宪活9g、苍术9g、地骨皮9g、虞美人花粉14g、杏仁14g、山药14g、白术llg、附子9g、黄连9g。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研磨成细末后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常用载体,制剂成型,制成丸剂,3-5g/丸,一次一丸,每天2丸,早晚分服,7天为一疗程。
[0089]实施例3
[0090]按如下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半夏10g、积壳10g、防风10g、桔梗10g、五味子Hg、青蒿10g、柴胡Hg、黄芪16g、黄芩10g、芦根16g、款冬21g、紫菀21g、陈皮21g、茯苓Hg、黄柏Hg、炒泽湾i6g、白苟i6g、厚朴i6g、大黄Hg、干姜Hg、桂枝Hg、白?£ log、当归log、豆蘧Hg、羌活Hg、苍术Hg、地骨皮Hg、虞美人花粉i6g、杏仁i6g、山药i6g、白术13g、附子llg、黄连Ilg,荞麦9g、橙皮9g、山楂10g、蛇床子10g。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研磨成细末后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常用载体,制剂成型,制成丸剂,3-5g/丸,一次一丸,每天2丸,早晚分服,7天为一疗程。
[0091]典型病例:
[0092]病例I
[0093]齐某某,男,71岁,农民,安徽省界首市人。患有气管炎并发有哮喘,经常发病,虽然一直吃药但都没有根治。后服用本发明制备的药丸,6个疗程后基本痊愈,后又连续服用3个疗程加以巩固,随访至今未复发。
`[0094]病例2
[0095]曾某某,男,58岁,公务员,安徽省利辛县人,平时吸烟过多,且烟龄较长,患有慢性咽炎,后来由咳嗽转为气管炎并发哮喘,一直就医未好转。后服用本发明制备的药丸,3个疗程后哮喘症状基本消失,后又连续服用4个疗程加以巩固,随访至今未复发。
[0096]病例3
[0097]夏某,11岁,学生,安徽省明光市人,遗传性气喘,发病时无法集中精神上课,一直求医未果,后辗转来我处,给予本发明药丸吃,吃了 4个疗程,感觉有效果,后又服用6个疗程,彻底治愈,随访至今未复发。
[009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半夏7-11份、枳壳7-11份、防风7-11份、桔梗7-11份、五味子8-12份、青蒿7-11份、柴胡8-12份、黄芪13-17份、黄芩7-11份、芦根13-17份、款冬18-22份、紫菀18-22份、陈皮18-22份、茯苓8-12份、黄柏8-12份、炒泽泻13-17份、白芍13-17份、厚朴13-17份、大黄8-12份、干姜8-12份、桂枝8-12份、白芷9份、当归7_11份、豆蘧8-12份、羌活8_12份、苍术8-12份、地骨皮8-12份、虞美人花粉13-17份、杏仁13-17份、山药13-17份、白术10-14份、附子8-12份、黄连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半夏9份、积壳9份、防风9份、桔梗9份、五味子10份、青蒿9份、柴胡10份、黄芪15份、黄芩9份、芦根15份、款冬20份、紫菀20份、陈皮20份、茯苓10份、黄柏10份、炒泽泻15份、白芍15份、厚朴15份、大黄10份、干姜10份、桂枝10份、白芷9份、当归9份、豆蘧10份、羌活10份、苍术10份、地骨皮10份、虞美人花粉15份、杏仁15份、山药15份、白术12份、附子10份、黄连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药还有:荞麦7-11份、橙皮7-11份、山楂8-12份、蛇床子8-12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重量份数为:荞麦9份、橙皮9份、山楂10份、蛇床子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口服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气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服制剂为丸剂。
7.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处方重量份数称取各原料药; 2)将上述各味原料药物研磨成细末后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常用载体,制剂成型,制成丸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一项所述中药组合物在治疗气喘药物中的用途。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495130SQ201310406831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徐如阳 申请人:徐如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