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368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属于妇科治疗【技术领域】。该药剂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明矾、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冰片、锁阳、卢巴子、肉桂。本药方诸药综合协同作用,直达病处通气血,祛腐止痛,杀虫止痒,排浊解毒,从而达到除湿、解毒、止痒消痛、散瘀洁肤的目的,适用于各种类型妇科炎症。同时本发明具有治疗方法简便,造价低廉,疗效显著的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属于妇科治疗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妇科疾病又称妇科病,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病的统称,主要的妇科病包括外阴疾病、阴道疾病、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等。妇科病是女性常见病和多发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约有80%的成年女性一生中要患上一至两次妇科炎症,在已婚女性的妇检中,50%_60%的女性有不同程度妇科炎症,妇科病危害已殃及全球女性。由于许多人对妇科疾病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对身体的保健,加之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使生理健康逐渐下降,导致一些女性疾病缠身,且久治不愈,给正常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除了疾病本身给女性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不适,还有给女性身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妇科病不及时治疗,会对女性的身体带来许多的危害,一方面除可能导致炎症在各生理部位相互蔓延和交叉感染外,还会带来许多并发症,甚至导致某些部位的恶性病变,如,患宫颈炎的女性由宫颈炎发展为子宫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的几倍。另一方面,身体长时间处于炎症的侵害环境中,对免疫功能 、新陈代谢以及内分泌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最为严重的是某些妇科病(如盆腔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会影响生育,导致女性不孕,成为女性不孕的头号杀手之一。
[0003]目前,临床上治疗妇科炎症主要采用大剂量的抗生素,有时还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使得耐药性、并发症等抗生素副作用的临床症状日趋明显,对患者危害较大。而采用口服消炎药物治疗妇科炎症的,由于口服消炎药物需要经人体吸收后才作用在患者病灶部位,使得治疗时间长,治疗效果差,而且还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时也不能达到彻底治愈妇科炎症的目的。对此,需要采用中药治疗,主要是因为中药几千年悠久历史,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较小。在中药外用制剂中,同一种药物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并且治愈率高、疗效快,无毒副作用的品种较少。因此,无论是从治疗病种、治疗效果、安全性方面来说,都迫切需要一种治疗病种多、效果好、更为安全的治疗妇科疾病药物。。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用以除湿、解毒、止痒消痛、散瘀洁肤起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以适用各种类型妇科炎症的治疗。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10?20份,山慈燕12?30份,儿茶10?30份,土贝母5?10份,小茴香3?8份,明帆50?80份、金银花80?100份,醋柴胡5?10份,蒸枝核15?50份,蛇床子10?50份,枸橘20?40份,猫爪草5?10份,苏木3?8份,乌贼骨60?90份,炮姜20?40份,野菊花20?30份,血竭20?60份,乌药5?20份,蚤休20?50份,巴戟天30?60份,苦参20?50份,冰片5?15份,锁阳10?50份,卢巴子20?40份,肉桂5?10份。
[0006]本发明中的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具体制备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3?1: 15的比例加冷水浸泡0.5?3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40?8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等剂型,分装后即为成品。
[0007]本发明提供的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用法用量:外用,每5天换一次,七次为一疗程。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忌酒。
[0008]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的作用进行详细剖析:
(O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又名末药;采集由树皮裂缝处渗出的白色油胶树脂,于空气中变成红棕色而坚硬的圆块;打碎后,炒至焦黑色待用;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等功效;
(2)山慈菇:兰科植物;别名毛慈菇、冰球子;性甘、微辛,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作用;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等杂质,水浸约I小时,切薄片,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0009](3)儿茶:豆科植物,冬季采收枝、干,除去外皮,砍成大块,加水煎煮,浓缩,干燥。本品呈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有光泽。质硬,易碎,断面不整齐,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粘性。无臭,味涩、苦,略回甜。具有收湿生肌敛疮的功效。
[0010](4) 土贝母:土贝、大贝母,药性微寒,药味苦,归肺、脾经;有散结,消肿,解毒的功效;其药用部位为块茎,洗净, 掰开,煮后取出,阴干,用时捣碎。
[0011](5)小茴香: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茴香脑、小茴香酮、茴香醛等。其香气主要来自茴香脑、茴香醛等香味物质。小茴香味辛、性温,主要有散寒止痛、和胃理气的功效,在医学上有温肝肾、暖胃、散寒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茴香还有抗溃疡、镇痛、性激素样作用等。
[0012](6)明矾:明矾又称白矾、钾矾、钾铝矾、钾明矾,是含有结晶水的硫酸钾和硫酸铝的复盐。明矾广泛用于医药,食品业和化工行业。明矾性寒味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中医认为,明矾具有解毒杀虫,爆湿止痒,止血止泻,清热消痰的功效。近年来的研究证实,明矾还具有抗菌,抗阴道滴虫等作用。
[0013](7)金银花:金银花,又名忍冬、银花、双花等,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器药用功效:一是抗菌及抗病毒。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伤寒、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以及流感病毒等都有明显抑制作用。二是有增强免疫的功能。金银花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三是抗炎、解热。金银花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对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
[0014](8)醋柴胡:以根入药,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的功能;拣去杂质,除去残茎洗净泥沙,润透后及时切片,晒干备用。[0015](9)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种子,性味温,甘、微苦;能够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肿痛;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及肉质假种皮,洗净,阴干备用。
[0016]( 10)蛇床子:蛇床子辛味散寒,苦味燥湿,性温助阳,独入肾经,作用重在下焦,能除下焦寒湿之邪而助肾阳。功效:温肾助阳,燥湿杀虫,祛风散寒。
[0017](11)枸橘:别名铁篱寨、臭橘、枸橘李、枳、臭杞;性味辛、苦、温;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消积化滞的功效,主治睾丸肿痛,跌打损伤,食积,便秘等症状。炮制方法为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烘干,研末备用。
[0018](12)猫爪草:别名猫爪儿草、三散草,性味甘、辛,微温;归肝、肺经;是养阴药,具有解毒散结、抗癌等功效;挖回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晒干备用。
[0019](13)苏木: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性味甘、咸、平;入心、肝、胃、大肠经,具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的功效;除去粗皮,结成小段,重捣,拌细条梅枝蒸2个小时,阴干备用。
[0020](14)乌贼骨:除湿,制酸,止血,敛疮。治胃痛吞酸,吐、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症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收敛止血,涩精止带,制酸,敛疮。用于溃疡病,崩漏便血,遗精滑精,赤白带下,胃痛吞酸;外治损伤出血,疮多脓汁。
[0021](15)炮姜:为干姜的炮制加工品,冬季采 挖,去净茎叶、须根及泥沙,晒干后,炒至表面微黑、内呈棕黄色,性味苦、辛、温,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
[0022](16)野菊花:野菊花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主要成分为野菊花内酯、野菊花醇、黄酮苷等,性微寒,具疏散风热、消肿解毒、抗感染、抗病毒的功效。中医认为,野菊花性凉,有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健脑明目等功效,可治疗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风热感冒、肺炎、鼻炎、支气管炎、咽喉肿痛、目赤模糊、淋巴腺炎、湿疹、皮肤瘙痒、□疮、丹毒等症。具有:1)抗菌、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具有清热、抗炎功能;3)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0023](17)血竭: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性味甘咸、平,入心、肝、脾经;内服活血散瘀,定痛,外用止血生肌,敛疮;采取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冷却凝固成块状,敲成小块,于冬季干燥天气,放在石灰坛内使干燥,然后乘脆研末备用。
[0024](18)乌药: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块根,药性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具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后趁鲜切片,晒干备用。
[0025](19)蚤休:别名重楼、白甘遂、草河车、金线重楼,药用部位为根茎。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性味苦辛、寒,入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平喘止咳,息风定惊的作用;挖取根茎,洗净,削去须根,晒干或烘干。
[0026](20)巴戟天:为双子叶植物茜草科巴戟天的干燥根,性味辛甘、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的功效;栽种6-7年即可采收,在秋冬季采挖,挖出后,摘下肉质根,洗去泥沙,在阳光下晒至五六成干后打扁,再晒至全干,备用。
[0027](21)苦参:药性特点:苦参味苦性寒,沉降下行,善清下焦湿热,兼通利小便。主治下焦湿热。又杀虫,治疗疥癣、皮肤瘙痒等。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0028](22)冰片:药性特点:冰片,清热止痛止痒。因它还具备较好的防腐作用,既利用它的药用功效,又利用它的防腐特点,在药液中免加其它防腐剂。[0029](23)锁阳:又名不老药,为锁阳科植物锁阳的干燥肉质茎;性味甘,温;归脾、肾、大肠经;具有壮阳固精,养血强筋的功效;春季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后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备用。
[0030](24)卢巴子:种子入药,味苦,辛,性温;具有补肾阳,祛寒湿,止痛的功效;秋季荚果成熟时,采收种子,除去杂质,晒干备用。
[0031](25)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树皮,性大热,味辛、甘,为止痛、助阳药,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于秋季剥取栽培5?10年的树皮和枝皮,晒干或阴干,拣净杂质,刮去粗皮,用时打碎。
[003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是基于祖国中医学对妇科炎症发病机理的研究和治疗原则,参考现代中医药理论,按中医理论组方,打破传统用药禁忌,使药剂中所含有效成分具有极强的杀菌、止痒、消炎作用,具有快速杀灭白色念珠菌、阴道滴虫、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淋球菌的功能和消炎作用以及具有麻醉神经末梢,进而达到止痒的作用。该治疗妇科炎症的外用药可制成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等剂型,直接外用于患处。通过上述诸药的综合协同作用,内病外治,直达病处,通气血,祛腐止痛,杀虫止痒,排浊解毒,可使气血流通,邪毒逸散,代谢旺盛,从而达到除湿、解毒、止痒消痛、散瘀洁肤、不易复发之目的,起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适用于各种类型妇科炎症。同时本发明具有治疗方法简便,造价低廉,疗效显著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4]实施例一:
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10份,山慈菇12份,儿茶10份,土贝母5份,小茴香3份,明矾50份、金银花80份,醋柴胡5份,荔枝核15份,蛇床子10份,枸橘20份,猫爪草5份,苏木3份,乌贼骨60份,炮姜20份,野菊花20份,血竭20份,乌药5份,蚤休20份,巴戟天30份,苦参20份,冰片5份,锁阳10份,卢巴子20份,肉桂5份。
[0035]本发明中的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具体制备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3的比例加冷水浸泡0.5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8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洗剂,分装后即为成品。
[0036]本发明提供的洗剂用法用量:外用,每5天换一次,七次为一疗程。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忌酒。
[0037]实施例二:
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20份,山慈菇30份,儿茶30份,土贝母10份,小茴香8份,明矾80份、金银花100份,醋柴胡10份,荔枝核50份,蛇床子50份,枸橘40份,猫爪草10份,苏木8份,乌贼骨90份,炮姜40份,野菊花30份,血竭60份,乌药20份,蚤休50份,巴戟天60份,苦参50份,冰片15份,锁阳50份,卢巴子40份,肉桂10份。[0038]本发明中的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具体制备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15的比例加冷水浸泡3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4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喷剂,分装后即为成品。
[0039]本发明提供的喷剂用法用量:外用,每5天换一次,七次为一疗程。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忌酒。
[0040]实施例三:
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15份,山慈燕16份,儿茶20份,土贝母8份,小茴香6份,明矾65份、金银花90份,醋柴胡8份,荔枝核32份,蛇床子30份,枸橘30份,猫爪草8份,苏木6份,乌贼骨75份,炮姜30份,野菊花25份,血竭40份,乌药13份,蚤休35份,巴戟天45份,苦参35份,冰片8份,锁阳30份,卢巴子30份,肉桂8份。
[0041]本发明中的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具体制备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10的比例加冷水浸泡3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6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栓剂,分装后即为成品。
[0042]本发明提供的栓剂用 法用量:外用,每5天换一次,七次为一疗程。在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冷,忌酒。
【权利要求】
1.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其特征在于:该药剂配方包括以下组分:没药10?20份,山慈燕12?30份,儿茶10?30份,土贝母5?10份,小茴香3?8份,明帆50?80份、金银花80?100份,醋柴胡5?10份,荔枝核15?50份,蛇床子10?50份,枸橘20?40份,猫爪草5?10份,苏木3?8份,乌贼骨60?90份,炮姜20?40份,野菊花20?30份,血竭20?60份,乌药5?20份,蚤休20?50份,巴戟天30?60份,苦参20?50份,冰片5?15份,锁阳10?50份,卢巴子20?40份,肉桂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具体制备过程为,将上述没药、山慈菇、儿茶、土贝母、小茴香、金银花、醋柴胡、荔枝核、蛇床子、枸橘、猫爪草、苏木、乌贼骨、炮姜、野菊花、血竭、乌药、蚤休、巴戟天、苦参、锁阳、卢巴子、肉桂中草药按上述组分称取,用纱布包,洗净;按1:3?1:15的比例加冷水浸泡0.5?3小时后,加热煎煮,煮沸后保持40?80分钟后停止加热,过滤取出药液,再加入明矾溶解,静置冷却至室温后,加入冰片搅拌均匀,灭菌,制成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剂型,分装后即为成品O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妇科用消炎止痛药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制备的洗剂、喷剂、栓剂或凝胶的用法用量为外用,每5天换一次,七次为一疗程,用药期间,忌食辛辣、生 冷,忌酒。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432565SQ201310417826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5日
【发明者】苏全玲 申请人:苏全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