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夹持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骨折牵引复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部夹持机构,包括:呈T形的主固定板,该主固定板包括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对称设于所述横向部分的左右两边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两个对称设置的拇指夹持部;两个对称设置的四指夹持部,四指夹持部具有一用以容纳四指的空腔;拇指夹持部的空腔的内表面和四指夹持部的空腔的内表面设有柔性可压缩层,提供与患者皮肤表面之间足够高摩擦的界面。本发明的手部夹持机构专门针对于拇指牵引复位治疗,能够分别对拇指和其余四指进行夹持,对拇指和其余四指施以不同力度的牵引,并根据牵引力对夹持力进行调整的手部夹持机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专利说明】手部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骨折牵引复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拇指牵引的手部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通常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两大类,外固定中有石膏托外固定,外展板外固定以及各种金属片外固定,通过局部外固定起到稳定骨折的作用;而对于粉碎性骨折及骨折伴腕掌关节半脱位(即Bennett骨折),外固定疗效欠佳,不能纠正骨折断端的重叠及成角移位,往往最后畸形愈合;内固定法需切开复位进行固定,会留下切口伤疤,还会损伤骨膜等软组织;因此,Bennett骨折的治疗需结合外固定与拇指牵引,在进行外固定前,对骨折部位进行牵引复位,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0003]在拇指牵引的过程中,需对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进行固定,且在人为牵引的情况下,为保证牵引力度均匀、牵引力度持久,以及牵引力完全作用于骨折处,必须对拇指及其余四指进行牢固固定,以防止在施加牵引力的时候,手指从牵引装置上脱落。
[0004]现有技术中的主要采用手部夹持机构进行腕关节固定,一般为机械的夹持方式,将各个手指进行夹紧,容易出现患者的手指夹伤,在牵引力过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牵引过程中手指从牵引装置上脱落,使患者已骨折的手部再度受伤;由于患者骨折位置、错位程度、年龄均不同,需要对牵引力的大小进行调整,夹持力度与牵引力度的配合调整使整个牵引过程难度高、耗时长,甚至无法达到最佳牵引效果;且在拇指牵引的过程中,其余四指只是辅助牵引,对其余四指的夹持力度与对拇指的夹持力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0005]因此,开发出一种专门针对于拇指牵引复位治疗,能够分别对拇指和其余四指进行夹持,对拇指和其余四指施以不同力度的牵引,并根据牵引力对夹持力进行调整的手部夹持机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专门针对拇指牵引复位治疗的一种手部夹持机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分别对拇指和其余四指进行夹持,无法对拇指和其余四指施以不同力度的牵引,无法根据牵引力对夹持力进行调整的技术问题。
[0007]为此,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手部夹持机构,包括:
[0009]呈T形的主固定板,所述主固定板包括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
[0010]对称设于所述横向部分的左右两边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或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部分、向所述纵向部分弯折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夹角为90-180° ;
[0011]两个对称设于所述纵向部分的拇指夹持部,所述拇指夹持部具有一用以容纳拇指的空腔;
[0012]两个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板末端和第二固定板末端的四指夹持部,所述四指夹持部具有一用以容纳四指的空腔;
[0013]所述拇指夹持部的空腔的内表面或所述四指夹持部的空腔的内表面设有柔性可压缩层,所述柔性可压缩层提供与患者皮肤表面之间足够高摩擦的界面,以防止在牵引力施加的过程中患者的姆指或四指在空腔内滑动。
[0014]优选地,所述的拇指夹持部或所述的四指夹持部由一长条形主体弯折形成,所述长条形主体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三主体及位于第三主体两侧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长条形主体相对于第三主体的中心线左右对称。
[0015]优选地,所述的拇指夹持部或所述的四指夹持部的截面呈U形。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主体或所述第二主体的末端向内弯折。
[0017]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夹角为120-135°。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夹角可调整。
[0019]优选地,所述柔性可压缩层为气囊,通过调节气囊中的空气压力实现所述气囊与患者皮肤摩擦力大小的调节。
[0020]优选地,所述气囊的材料为硅橡胶。
[0021 ] 优选地,所述手部夹持机构还包括:
[0022]一气泵,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正压充气或负压排气;
[0023]分别用于控制拇指夹持部气囊气压大小和四指夹持部气囊气压大小的第一比例阀和第二比例阀。
[0024]优选地,所述手部夹持机构还包括:
[0025]分别与所述气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比例阀和所述第二比例阀连接;
[0026]分别与所述第一比例阀和所述第二比例阀连接的第一速度控制阀和第二速度控制阀,所述第一速度控制阀和所述第二速度控制阀分别与所述拇指夹持部气囊和所述四指夹持部气囊气连接。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手部夹持机构能够分别对拇指和其余四指进行夹持,在牵引过程中可对拇指和其余四指施加不同的牵引力度;本发明的手部夹持机构能够根据牵引力大小调整拇指夹持力,以配合患者骨折位置、错位程度、年龄的不同所致的所需牵引力不同,降低拇指牵引过程的难度和耗时,使牵引达到最佳效果;本发明的手部夹持机构采用柔性可压缩层与手指皮肤产生摩擦力的方式进行夹持,这种柔性接触的方式将对手指的损伤降至最低;本发明的手部夹持机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适合小型医院或家庭医疗的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手部夹持机构的正视图;
[0029]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手部夹持机构的侧视图;
[0030]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手部夹持机构的第一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手部夹持机构的拇指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手部夹持机构的气囊压力控制相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4]本发明实施例的手部夹持机构,包括:
[0035]呈T形的主固定板,所述主固定板包括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
[0036]对称设于所述横向部分的左右两边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或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部分、向所述纵向部分弯折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夹角为90-180° ;
[0037]两个对称设于所述纵向部分的拇指夹持部,所述拇指夹持部具有一用以容纳拇指的空腔;
[0038]两个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板末端和第二固定板末端的四指夹持部,所述四指夹持部具有一用以容纳四指的空腔;
[0039]所述拇指夹持部的空腔的内表面或所述四指夹持部的空腔的内表面设有柔性可压缩层,所述柔性可压缩层提供与患者皮肤表面之间足够高摩擦的界面,以防止在牵引力施加的过程中患者的姆指或四指在空腔内滑动。
[0040]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手部夹持机构能够分别对拇指和其余四指进行夹持,在牵引过程中可对拇指和其余四指施加不同的牵引力度;本发明实施例的手部夹持机构能够根据牵引力大小调整拇指夹持力,以配合患者骨折位置、错位程度、年龄的不同所致的所需牵引力不同,降低拇指牵引过程的难度和耗时,使牵引达到最佳效果;本发明实施例的手部夹持机构采用柔性可压缩层与手指皮肤产生摩擦力的方式进行夹持,这种柔性接触的方式将对手指的损伤降至最低;本发明实施例的手部夹持机构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适合小型医院或家庭医疗的使用。
[0041]实施例1
[0042]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手部夹持机构,如图1和图2所示,该手部夹持机构包括:主固定板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第一拇指夹持部4、第二拇指夹持部5、第一四指夹持部6和第二四指夹持部7,其中,主固定板I呈T形,包括横向部分11和纵向部分12 ;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对称设于横向部分11的左右两边;第一拇指夹持部4和第二拇指夹持部5对称固定于纵向部分12 ;第一四指夹持部6和第二四指夹持部7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板2末端和第二固定板3末端;第一拇指夹持部4和第二拇指夹持部5均具有一用以容纳拇指的空腔,第一四指夹持部6和第二四指夹持部7均具有一用以容纳四指的空腔,本实施例的手部夹持机构能够分别对拇指和其余四指进行夹持,在牵引过程中可对拇指和其余四指施加不同的牵引力度;第一拇指夹持部4的空腔和第二拇指夹持部5的空腔的内表面均设有柔性可压缩层,提供与患者皮肤表面之间足够高摩擦的界面,产生摩擦力,以防止在牵引力施加的过程中患者的拇指在空腔内滑动;第一四指夹持部6的空腔和第二四指夹持部7的空腔的内表面均设有柔性可压缩层,提供与患者皮肤表面之间足够高摩擦的界面,产生摩擦力,以防止在牵引力施加的过程中患者的四指在空腔内滑动。本实施例的手部夹持机构采用柔性可压缩层与手指皮肤产生摩擦力的方式进行夹持,这种柔性接触的方式将对手指的损伤降至最低。
[0043]请参阅图3所示,第一固定板2包括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第一部分22水平设置,第一部分21与主固定板I的纵向部分12垂直,第二部分22向纵向部分12弯折,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的夹角为90-180°,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中,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的夹角为120-135°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更优选的方案中,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的夹角为120°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更优选的方案中,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为活动连接,第一部分21与第二部分22的夹角可根据手部固定需要进行调整。第二固定板3与第一固定板2结构相同,在此不进行赘述。
[0044]请参阅图4所示,第一拇指夹持部4由一长条形主体弯折形成,该长条形主体包括第一主体41、第二主体42和第三主体43,其中,第三主体43位于中间,第一主体41和第二主体42位于第三主体43的两侧,该长条形主体相对于第三主体43的中心线左右对称,第一拇指夹持部4的截面呈U形,在本实施例的一个较佳方案中,为了使拇指更好的固定,第一主体41或第二主体42的末端向内弯折。第二拇指夹持部5与第一拇指夹持部4结构相同,在此不进行一一赘述。
[0045]第一四指夹持部6和第二四指夹持部7均与第一拇指夹持部4结构相似,区别在于,第一四指夹持部6和第二四指夹持部7比第一拇指夹持部4的尺寸更大,其结构参见上述,在此不进行一一赘述。
[0046]在本实施例的一个较佳方案中,第一拇指夹持部4的空腔和第二拇指夹持部5的空腔的内表面的柔性可压缩层为气囊8,第一四指夹持部6的空腔和第二四指夹持部7的空腔的内表面的柔性可压缩层为气囊9,通过调节气囊8和气囊9中的空气压力实现气囊8和气囊9与患者手指摩擦力大小的调节。进一步地,气囊8和气囊9的材料为硅橡胶,硅橡胶是分子主链由硅原子和氧原子交替构成、硅原子上通常连有两个有机基团的高分子弹性体,可以是二甲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或氟硅、腈硅橡胶,硅橡胶材料具有无毒、无味、无腐蚀等优异的惰性,且使用温度跨度大,耐高温耐低温。
[0047]请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手部夹持机构还包括气泵10、第一比例阀101、第二比例阀102、第一电磁阀103、第二电磁阀104、第一速度控制阀105和第二速度控制阀106 ;第一电磁阀103和第二电磁阀104均与气泵10连接;第一速度控制阀105分别与气囊8和第一比例阀101连接,第一比例阀101与第一电磁阀103连接;第二速度控制阀106分别与气囊9和第二比例阀102连接,第二比例阀102与第二电磁阀104连接。气泵10用来为气囊8和气囊9提供气流正压,第一比例阀101和第二比例阀102用来将气路中的正压控制在设定的数值,第一速度控制阀105和第二速度控制阀106用于控制气路中气体流量。通过第一比例阀101和第二比例阀102对气路中正压压力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拇指和四指夹持力力度的控制,使拇指和四指的夹持力度不同。本实施例的手部夹持机构能够根据牵引力大小调整拇指夹持力,以配合患者骨折位置、错位程度、年龄的不同所致的所需牵引力不同,降低拇指牵弓I过程的难度和耗时,使牵弓I达到最佳效果。
[0048]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手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 呈T形的主固定板,所述主固定板包括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 对称设于所述横向部分的左右两边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或所述第二固定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部分、向所述纵向部分弯折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夹角为90-180° ; 两个对称设于所述纵向部分的拇指夹持部,所述拇指夹持部具有一用以容纳拇指的空腔; 两个分别设于第一固定板末端和第二固定板末端的四指夹持部,所述四指夹持部具有一用以容纳四指的空腔; 所述拇指夹持部的空腔的内表面或所述四指夹持部的空腔的内表面设有柔性可压缩层,所述柔性可压缩层提供与患者皮肤表面之间足够高摩擦的界面,以防止在牵引力施加的过程中患者的拇指或四指在空腔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拇指夹持部或所述的四指夹持部由一长条形主体弯折形成,所述长条形主体包括位于中间的第三主体及位于第三主体两侧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长条形主体相对于第三主体的中心线左右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拇指夹持部或所述的四指夹持部的截面呈U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或所述第二主体的末端向内弯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夹角为120-1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夹角可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可压缩层为气囊,通过调节气囊中的空气压力实现所述气囊与患者皮肤摩擦力大小的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材料为硅橡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夹持机构还包括: 一气泵,用于对所述气囊进行正压充气或负压排气; 分别用于控制拇指夹持部气囊气压大小和四指夹持部气囊气压大小的第一比例阀和第二比例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夹持机构还包括: 分别与所述气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与所述第一比例阀和所述第二比例阀连接; 分别与所述第一比例阀和所述第二比例阀连接的第一速度控制阀和第二速度控制阀,所述第一速度控制阀和所述第二速度控制阀分别与所述拇指夹持部气囊和所述四指夹持部气囊气连接。
【文档编号】A61F5/042GK104510551SQ201310451702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8日
【发明者】何书龙, 李学威, 何以刚, 曲征辉, 管莉娜, 褚明杰 申请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