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66502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水提取、醇提取、粉碎、混合、软材制备等步骤。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科学可控,提取工艺设计合理,保证了有效成份的充分萃取,确保了药物疗效确切,减少了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制备的中药组合物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咳嗽、头昏、精力不集中等症状,特别适用于减轻过敏性鼻炎所致头昏、头胀症状以及过敏性鼻炎患者长时间服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织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发生的必要条件有3个:①特异性抗原即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②特应性个体即所谓个体差异、过敏体质。③特异性抗原与特应型个体二者相遇。变应性鼻炎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可导致许多疾病和劳动力丧失。
[0003]目前,针对过敏性鼻炎的药物治疗包括化学药物治疗和中药治疗,前者主要是对症治疗,大体包括收缩鼻血管的药物如麻黄素、抗组胺类药物如西替利嗪等、以及类固醇激素喷鼻制剂,这些化学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后者因副作用小、为对因治疗因而较好地满足了临床患者的用药需求。现在技术中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品种繁多,但缺乏治疗效果确凿有据的药物,大多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中成份简单,疗效不确切。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 一种提取工艺合理、有效成份损失少的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
[0007]辛夷花5~10份、苍耳子5~10份、白芷5~10份、细辛I~2份、川弯5~10份、菌草5~10份、丹参10~20份、荆芥I~5份、防风5~10份、菊花5~10份、金银花5~10份、连翘5~10份、甘草5~10份、白芍5~10份、勾藤5~10份、熊胆粉2~5份、薄荷I~3份、苍耳子2~5份、桔梗5~15份、柴胡2~5份;
[0008]包括以下步骤:
[0009](I)、取辛夷花、细辛、荆芥、茜草、菊花,加20倍体积量水,浸泡4小时后蒸馏3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渣另行存放;
[0010](2)、取白芍、金银花,加5~10倍体积量乙醇,浸泡30min后煎煮lh,过滤得到提取液A,药渣另行存放;
[0011](3)、取苍耳子、白芷、川芎、丹参、防风、勾藤、连翘、甘草,加10~20倍体积量水浸泡20min后煎煮1.5h,过滤得到提取液B,药渣另行存放;
[0012](4)、将步骤(1)、(2)、(3)中的药渣合并,加O~20倍体积量水浸泡20min后煎煮1.5h,过滤得到提取液C,C与A、B合并得到混合液,再进行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1.5的
稠浸膏;
[0013](5)、取熊胆粉、薄荷、苍耳子、桔梗和柴胡干燥后粉碎至120目细粉;[0014](6)、取上述步骤(4)稠浸膏加入步骤(5)制得的细粉,以及I~3倍重量赋形剂混合成软材,过筛制粒并于60°C干燥,整粒后得到颗粒,再加入步骤(1)中挥发油,装胶囊。
[0015]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科学可控,提取工艺设计合理,保证了有效成份的充分萃取,确保了药物疗效确切,减少了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6]本发明制备的中药组合物适用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鼻痒、喷嚏、流清涕、咳嗽、头昏、精力不集中等症状,特别适用于减轻过敏性鼻炎所致头昏、头胀症状以及过敏性鼻炎患者长时间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0018]实施例1
[0019]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
[0020]辛夷花8份、苍耳子8份、白芷8份、细辛1份、川弯8份、茜草8份、丹参15份、荆芥3份、防风8份、菊花8份、金银花8份、连翘8份、甘草8份、白芍8份、勾藤8份、熊胆粉3份、薄荷2份、苍耳子3份、桔梗10份、柴胡3份;
[0021]包括以下步骤:
[0022](I)、取辛夷花、细辛、荆芥、茜草、菊花,加20倍体积量水,浸泡4小时后蒸馏3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渣另行存放;
[0023](2)、取白芍、金银花,加10倍体积量乙醇,浸泡30min后煎煮lh,过滤得到提取液A,药渣另行存放;
[0024](3)、取苍耳子、白芷、川芎、丹参、防风、勾藤、连翘、甘草,加15倍体积量水浸泡20min后煎煮1.5h,过滤得到提取液B,药渣另行存放;
[0025](4)、将步骤(1)、(2)、(3)中的药渣合并,加15倍体积量水浸泡20min后煎煮
1.5h,过滤得到提取液C,C与A、B合并得到混合液,再进行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1.5的
稠浸膏;
[0026](5)、取熊胆粉、薄荷、苍耳子、桔梗和柴胡干燥后粉碎至120目细粉;
[0027](6)、取上述步骤(4)稠浸膏加入步骤(5)制得的细粉,以及2倍重量赋形剂混合成软材,过筛制粒并于60°C干燥,整粒后得到颗粒,再加入步骤(1)中挥发油,装胶囊。
[0028]实施例2
[0029]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
[0030]辛夷花5份、苍耳子5份、白芷5份、细辛1份、川芎5份、茜草5份、丹参10份、荆芥1份、防风5份、菊花5份、金银花5份、连翅5份、甘草5份、白苟5份、勾藤5份、熊胆粉2份、薄荷1份、苍耳子2份、桔梗5份、柴胡2份;
[0031]包括以下步骤:
[0032](I)、取辛夷花、细辛、荆芥、茜草、菊花,加20倍体积量水,浸泡4小时后蒸馏3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渣另行存放;
[0033](2)、取白芍、金银花,加10倍体积量乙醇,浸泡30min后煎煮lh,过滤得到提取液A,药渣另行存放;[0034](3)、取苍耳子、白芷、川芎、丹参、防风、勾藤、连翘、甘草,加15倍体积量水浸泡20min后煎煮1.5h,过滤得到提取液B,药渣另行存放;
[0035](4)、将步骤(1)、(2)、(3)中的药渣合并,加15倍体积量水浸泡20min后煎煮
1.5h,过滤得到提取液C,C与A、B合并得到混合液,再进行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1.5的
稠浸膏;
[0036](5)、取熊胆粉、薄荷、苍耳子、桔梗和柴胡干燥后粉碎至120目细粉;
[0037](6)、取上述步骤(4)稠浸膏加入步骤(5)制得的细粉,以及2倍重量赋形剂混合成软材,过筛制粒并于60°C干燥,整粒后得到颗粒,再加入步骤(1)中挥发油,装胶囊。
[0038]实施例3
[0039]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
[0040]辛夷花10份、苍耳子10份、白芷10份、细辛2份、川芎10份、茜草10份、丹参20份、荆芥5份、防风10份、菊花10份、金银花10份、连翘10份、甘草10份、白芍10份、勾藤10份、熊胆粉5份、薄荷3份、苍耳子5份、桔梗~15份、柴胡5份;
[0041]包括以下步骤:
[0042](I)、取辛夷花、细辛、荆芥、茜草、菊花,加20倍体积量水,浸泡4小时后蒸馏3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渣另行存放;
[0043](2)、取白芍、金银花,加10倍体积量乙醇,浸泡30min后煎煮lh,过滤得到提取液A,药渣另行存放;
[0044](3)、取苍耳子、白芷、川芎、丹参、防风、勾藤、连翘、甘草,加20倍体积量水浸泡20min后煎煮1.5h,过滤得到提取液B,药渣另行存放;
[0045](4)、将步骤(1)、(2)、(3)中的药渣合并,加20倍体积量水浸泡20min后煎煮
1.5h,过滤得到提取液C,C与A、B合并得到混合液,再进行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1.5的
稠浸膏;
[0046](5)、取熊胆粉、薄荷、苍耳子、桔梗和柴胡干燥后粉碎至120目细粉;
[0047](6)、取上述步骤(4) 稠浸膏加入步骤(5)制得的细粉,以及3倍重量赋形剂混合成软材,过筛制粒并于60°C干燥,整粒后得到颗粒,再加入步骤(1)中挥发油,装胶囊。
[0048] 申请人:声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上述实施例某组分的具体含量点值,与
【发明内容】
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从而产生的新的数值范围,也是本发明的记载范围之一,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不再罗列这些数值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的配方为: 辛夷花5~10份、苍耳子5~10份、白芷5~10份、细辛I~2份、川弯5~10份、茜草5~10份、丹参10~20份、荆芥I~5份、防风5~10份、菊花5~10份、金银花5~10份、连翅5~10份、甘草5~10份、白苟5~10份、勾藤5~10份、熊胆粉2~5份、薄荷I~3份、苍耳子2~5份、桔梗5~15份、柴胡2~5份;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辛夷花、细辛、荆芥、茜草、菊花,加20倍体积量水,浸泡4小时后蒸馏3小时,收集挥发油,药渣另行存放; (2)、取白芍、金银花,加5~10倍体积量乙醇,浸泡30min后煎煮lh,过滤得到提取液A,药渣另行存放; (3)、取苍耳子、白芷、川芎、丹参、防风、勾藤、连翘、甘草,加10~20倍体积量水浸泡20min后煎煮1.5h,过滤得到提取液B,药渣另行存放; (4)、将步骤(1)、(2)、(3)中的药渣合并,加10~20倍体积量水浸泡20min后煎煮1.5h,过滤得到提取液C,C与A、B合并得到混合液,再进行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1~1.5的稠浸膏; (5)、取熊胆粉、薄荷、苍耳子、桔梗和柴胡干燥后粉碎至120目细粉; (6)、取上述步骤(4)稠浸膏加入 步骤(5)制得的细粉,以及I~3倍重量赋形剂混合成软材,过筛制粒并于60°C干燥,整粒后得到颗粒,再加入步骤(1)中挥发油,装胶囊。
【文档编号】A61P37/08GK103565972SQ201310507842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4日
【发明者】王小燕 申请人: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