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66756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包括梯形拱门状子针,子针的一端闭合,另一端嵌入子针托。子针托与回路电极套管的一端连接,子针通过子针托与回路电极套管连接,构成回路电极。回路电极套管外包覆一层内六边形的绝缘管,回路电极套管和绝缘管的另一端还与手柄的一端固定连接,子针的第二端部和回路电极套管分别通过导线与连接器连接。该装置还包括吸引管路和滴注管路,吸引管路与子针托的通孔连通,滴注管路与绝缘管连通,分别构成液体流通的通道。本发明具有紧缩、止血、滴注和吸引一体化的功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准确高效、安全性高。
【专利说明】—种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
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人类对等离子体的系统认识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气体放电研究,在20世纪初建立了等离子体概念,即由大量具体相互作用的带电粒子组成的有宏观时空迟钝的系统。等离子体按照带电粒子温度的相对高低,可分为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其中,低温等离子体是指离子化呈电中性的气体,属于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又称为第四态。
[0003]低温等离子技术是一门已相对成熟和蓬勃发展的应用科学。该技术在传统和高【技术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1世纪初低温等离子射频被用于电外科手术中,它的各种优势逐渐体现出来。等离子射频是利用双极射频产生的能量,将射频刀头和组织之间的电解液转换成等离子体薄层,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被电场加速后,将能量传递给组织,解离靶组织中构成细胞分子的分子键,使得靶组织中的细胞以分子单位解体,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和氧化物,并造成组织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脱落或产生瘢痕收缩,形成组织体积减容或切割的效果。与普通射频相比,等离子体在较低的射频下(ΙΟΟΚΗζ)能通过较低的温度(40-70°C)对组织进行切割、消融等手术,避免了普通射频通过分子摩擦产生的热效应来进行切割、消融和止血等过程,从而减少了组织的热损伤,实现了微创效应。
[0004]目前,等离子消融技术开始应用于扁桃体手术,利用不同刀头可进行扁桃体减容、被膜内或被膜外扁桃体切除,以及舌根部、软腭等各种耳鼻咽喉部位的消融治疗。然而,随着等离子消融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的推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创伤微小、安全性高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微创治疗。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人体耳鼻咽喉科中病变组织的治疗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适用于鼻、鼻咽、咽喉等部位的消融手术,具有高效的组织减容消融、作用时间短、安全性能高等优势。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包括子针、子针托、回路电极套管、绝缘管、手柄、滴注管路、吸引管路、导线和连接器。子针为梯形拱门状,子针的第一端部闭合,子针的第二端部嵌入子针托内。子针托与回路电极套管的第一端部连接,构成回路电极。绝缘管的第一端部与回路电极套管连接,绝缘管包覆回路电极套管,绝缘管的第二端部与手柄的第一端部连接。子针的第二端部和回路电极套管分别通过导线与连接器连接,构成双极回路电极。吸引管路与子针托的通孔连通,构成液体流通的通道;滴注管路与绝缘管连通,构成液体流通的通道。
[0007]优选地,吸引管路依次贯穿手柄、回路电极套管与子针托的通孔连通,构成液体流通的通道。
[0008]优选地,滴注管路依次贯穿手柄、绝缘管的第二端部、绝缘管的内壁与回路电极套管的外壁限定的空间、绝缘管的第一端部,构成液体流通的通道。
[0009]进一步地,绝缘管的外截面为圆形,绝缘管的内截面为六边形;回路电极套管的截面为圆形;绝缘管的内壁与回路电极套管的外壁限定的空间具有六个液体流通的通道。
[0010]进一步地,绝缘管为塑料管或橡胶管。
[0011]进一步地,吸引管路还设置有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吸引流体的流量。
[0012]进一步地,回路电极套管的直径为3.5~4.5mm,回路电极套管的第一端部的倾斜角为30~60°。
[0013]进一步地,子针托的通孔为圆形,设置于子针托的中心区域。
[0014]进一步地,手柄的第一端部还设置有固定套管,用于手柄和绝缘管的固定连接。
[0015]可选地,固定套管的内部设置有支持托架,绝缘管插入到固定套管内,与固定套管的支持托架进行固定连接。
[0016]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包括梯形拱门状子针,子针的一端闭合,另一端嵌入子针托。子针托与回路电极套管的一端连接,构成回路电极。回路电极套管外包覆一层内六边形的绝缘管,回路电极套管和绝缘管的另一端还与手柄的一端固定连接,手柄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连接器连接。子针、回路电极套管分别通过导线与连接器连接,构成双极回路电极。该装置还包括吸引管路和滴注管路,吸引管路与子针托的通孔连通、滴注管路与绝缘管连通,分别构成液体流通的通道。
[0017]由此可见,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发明具有紧缩、止血、滴注和吸引一体化的功能,结构简单、工作通道微小、减小手术创伤和术后的疼痛,同时有效的对病变组织进行减容消融和切割,最大程度地避免对耳鼻喉等器官内正常组织的损害。
[0019]2、本发明的吸引管路,用于吸收病变组织区域的残余液体。进一步,通过增设流量控制阀,可有效控制吸引流体的流量,操作方便、准确高效、安全性高。
[0020]3、本发明的滴注管路,在微创治疗过程中,便于将液体,如生理盐水准确地滴注到病变组织区域,用于电极的等离子化。在微创治疗结束后,通过结合吸引管路的操作,方便清洗组织区域,提高治疗功效。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电极头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一种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包括电极头部1、绝缘管2、手柄3、滴注管路4、吸引管路5、导线6和连接器7。图2给出了电极头部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包括子针21、子针托22、回路电极套管23。可以看出,子针21为梯形拱门状,子针21的第一端部闭合,子针21的第二端部嵌入子针托22内,形成电极头部I。子针托22与回路电极套管23的第一端部连接,构成回路电极。
[0025]回路电极套管23外还包覆有一层绝缘管2,绝缘管2的第一端部与回路电极套管23连接,绝缘管2的第二端部与手柄3的第一端部连接。手柄3的第一端部还设置有固定套管9,固定套管9为细长状,手柄3的中部区域的较粗部分与手柄3的细长状固定套管9之间具有过渡部分,该过渡部位具有圆锥面。手柄的固定套管9与手柄3 —体成型。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管9与绝缘管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以下两种,但不限于此。第一、固定套管9的内径与绝缘管2外径相同或近似,绝缘管2插入固定套管9内,与固定套管9进行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套管9的内部设置有支持托架,绝缘管2插入到固定套管9内,与固定套管9的支持托架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手柄3与绝缘管2、回路电极套管23的固定连接,防止绝缘管2和回路电极套管23在手柄内的滑动,进而保持绝缘管2、回路电极套管23和电极头部I的平稳。 [0027]手柄3的第一端部的外表面还设置有突起10,当使用者在握持手柄3进行电极装置的推进过程中,特别是握持手柄3将电极头部I推入器官组织的过程中,该突起具有阻滑的作用,增加手部的阻力,防止推入过程中的脱滑,便于医生的操作。
[0028]子针21的第二端部和所述回路电极套管23分别通过导线6与连接器7连接,构成双极回路电极。
[0029]吸引管路5与子针托22的通孔连通,构成液体流通的通道。优选地,吸引管路5依次贯穿手柄3、回路电极套管23和子针托22,与子针托的通孔24连接,构成液体流通的通道。子针托22的通孔24为圆形,设置于子针托22的中心区域。
[0030]滴注管路4与绝缘管2连通,构成液体流通的通道。优选地,滴注管路4贯穿手柄
3、绝缘管2的第二端部、绝缘管2的内壁与回路电极套管23的外壁限定的空间、绝缘管2的第一端部,构成液体流通的通道。其中,绝缘管2的外截面为圆形,绝缘管2的内截面为六边形;回路电极套管23的截面为圆形;绝缘管2包覆在回路电极套管23的外部,由于绝缘管2的内壁截面和回路电极套管23的外壁截面的形状不同,绝缘管2的内壁与所述回路电极套管23的外壁限定的空间具有六个液体流通的通道。
[0031]绝缘管2为塑料管或橡胶管,但不限于此,起绝缘保护的作用。
[0032]子针21的数目至少为一根,直径为0.4~0.6mm,材料为经过绝缘处理的不锈钢或钽丝等。
[0033]子针21到手柄3的第一端部的长度为120~250mm,确保电极的工作长度。
[0034]回路电极套管23的直径为3.5~4.5mm,回路电极套管23的第一端部的倾斜角为30 ~60°。
[0035]手柄3到连接器7之间的导线的长度大于3000_,确保较长的使用空间。导线和滴注管路的长度相同或近似,便于实际临床的操作和使用。
[0036]吸引管路5还设置有流量控制阀8,用于控制吸引流体的流量。
[0037]治疗开始前,本实施例的连接器7与设备连接,设备通过导线6为电极供电。该设备还包括控制器,提供电极控制信号,用于控制电极运行的开关、以及射频能量的大小。
[0038]治疗过程中,医生握持手柄,将本实施例的电极推入耳鼻喉等器官病变部位,确定位置后,通过滴注管路4向病变部位滴入生理盐水,设备通过导线提供电极射频能量,用于电极将生理盐水等离子化,实现病变组织的射频消融。病变组织通过等离子体的能量实现汽化紧缩,进入病变区域的电极还可以通过缓慢的来回移动和轻微转动,进一步增加紧缩区域。医生操作等离子刀沿病变组织边缘进行切割,同时通过控制器实现消融和止血功能的转换。具体为,当需要进行消融时,输入一定或提高输入电极的射频能量;当需要进行止血时,改变或降低输入电极的射频能量。此外,医生在操作时,还可以根据需要,打开吸引管路5的流量控制阀8,通过子针托22的中心通道,准确抽吸组织内的生理盐水等液体和细微组织;或者通过滴注管路4,向组织补充新鲜的生理盐水。[0039]治疗结束后,医生通过滴注管路4和吸引管路5的配合使用,继续向组织内滴注新鲜生理盐水,对组织周围的电介质溶液及其他残余液体进行清洗,通过吸引管路进行抽吸排出。清洗结束后,拉出电极装置,完成整个微创治疗过程。
[0040]可见,本实施例与传统的电刀相比,具有紧缩、止血、滴注和吸引一体化的功能,结构简单、工作通道微小、减小手术创伤和术后的疼痛,同时有效的对病变组织进行减容消融和切割,最大程度地避免对耳鼻喉等器官内正常组织的损害。
[0041]本实施例配套设备输出射频能量的控制,可调节或设定不同的射频能量大小,实现不同的治疗功效,治疗有效稳定。
[0042]本实施例的吸引管路,用于吸收病变组织区域的残余液体;进一步地,通过增设流量控制阀,可有效控制吸引流体的流量,操作方便、准确高效、安全性高。本实施例的滴注管路,在微创治疗过程中,便于将液体,如生理盐水准确地滴注到病变组织区域,用于电极的等离子化;在微创治疗结束后,通过结合吸引管路的操作,方便清洗组织区域,提高治疗功效,同时减少术后的感染风险,术后恢复快。
[0043]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极头部I和绝缘管2之间还设有波纹管,波纹管的一端连接到电极头部I的一个端部,两者边缘贴合且固定在一起;波纹管的另一端连接到绝缘管2的一个端部,两者边缘贴合且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电极头部I和绝缘管2都是圆柱形的,波纹管的横截面皆为圆形。在波纹管不发生形变时,电极头部1、绝缘管2和波纹管的中心轴重合。波纹管的外表面具有绝缘层,以防止进行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的消融手术时带电的波纹管直接接触组织或使用者。使用时,医生根据需要调节波纹管的弯度,以调节端帽和套管之间的夹角。
[0044]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通过在电极头部I和绝缘管2之间设置波纹管,实现了通过调节波纹管的弯度来调节电极头部和绝缘管之间的夹角,即电极与绝缘管(及手柄)之间的夹角,由此,医生使用本实施例的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进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的时候,可以很方便地调整电极的方位以适应操作的角度,从而提高了电极装置的实用性和易用程度。本实施例的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以在较大的范围(90° -180° )内调节电极与套管之间的夹角。
[0045]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耳鼻咽喉科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子针、子针托、回路电极套管、绝缘管、手柄、滴注管路、吸引管路、导线和连接器; 所述子针为梯形拱门状,所述子针的第一端部闭合,所述子针的第二端部嵌入所述子针托内; 所述子针托与所述回路电极套管的第一端部连接,构成回路电极; 所述绝缘管的第一端部与所述回路电极套管连接,所述绝缘管包覆所述回路电极套管,所述绝缘管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手柄的第一端部连接; 所述子针的第二端部和所述回路电极套管分别通过导线与连接器连接,构成双极回路电极; 所述吸引管路与所述子针托的通孔连通,构成液体流通的通道;所述滴注管路与所述绝缘管连通,构成液体流通的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其中,所述吸引管路依次贯穿所述手柄、所述回路电极套管与所述子针托的通孔连通,构成液体流通的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其中,所述滴注管路依次贯穿所述手柄、所述绝缘管的第二端部、所述绝缘管的内壁与所述回路电极套管的外壁限定的空间、所述绝缘管的第一端部,构成液体流通的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其中,所述绝缘管的外截面为圆形,所述绝缘管的内截面为六边形;所述回路电极套管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绝缘管的内壁与所述回路电极套管的外壁限定的空间具有六个液体流通的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其中,所述绝缘管为塑料管或橡胶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其中,所述吸引管路还设置有流量控制阀,用于控制吸引流体的流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其中,所述回路电极套管的直径为3.5~4.5mm,所述回路电极套管的第一端部的倾斜角为30~6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其中,所述子针托的通孔为圆形,设置于所述子针托的中心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其中,所述手柄的第一端部还设置有固定套管,用于所述手柄和所述绝缘管的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低温等离子电极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套管的内部设置有支持托架,所述绝缘管插入到所述固定套管内,与所述固定套管的所述支持托架进行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A61B18/04GK103536351SQ201310511869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5日
【发明者】王远强, 秦杰, 林波 申请人:方润医疗器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