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常温下形成无菌空间的技术方法

文档序号:1267062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在常温下形成无菌空间的技术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常温下形成无菌空间的技术方法。其步骤是:1、将空气通过高温的管道实现瞬间灭菌,所述的高温管道温度为120~200摄氏度,所述的高温管道直径为2~20厘米,长度为1~4米;2、灭菌后的高温空气对整个气流管道进行灭菌;3、将灭菌后的空气通过风冷散热法或者水浴法冷却至常温;4、将无菌的空气持续的从特定空间或容器一侧通入从空间或容器另一侧流出,然后对特定空间或容器表面进行消毒,从而在特定空间或容器内形成无菌的空间。本发明可在常温下形成无菌空间,方法简单,容易操作,适应各种环境,成本低,可形成比较大无菌空间,可实现在开放式空间中进行无菌培养菌种或植物。
【专利说明】一种在常温下形成无菌空间的技术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在常温下形成无菌空间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农业生产中,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食用菌的接种操作等均需要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现行的无菌空间产生原理:1是封闭空间比如试管或培养瓶采用高温高压灭菌产生无菌空间,2是开放式操作台采用风机将空气通过由微孔泡沫塑料片层叠合组的“超级滤清器”后吹送出来,形成连续不断的无尘无菌的超净空气层流,即所谓“有效的特殊空气”,它除去了大于0.3 μ m的尘埃、真菌和细菌孢子等等。超净空气的流速为24~30m/min,这已足够防止附近空气可能袭扰而引起的污染。其缺点是滤清器必须定期更换,需要特殊的设备,成本比较高,只能应用于一些操作环节而不能应用于生产过程中。
【发明内容】

[0003]为了降低无菌空间的维持成本,扩大无菌空间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常温下形成无菌空间的技术方法,可以实现开放式空间无菌培养菌种或植物。
[0004]本发明所述的无菌空间因为主要应用于农业生产,对空气中的尘埃没有特殊要求,所以采用高温灭菌法产生无菌空气,无须过滤。其步骤是:
[0005]1、将空气通过高温的管道实现瞬间灭菌;高温的管道可以通过电加热或其他加热方式得到。所述的高温管道温度为120~200摄氏度;所述的高温管道直径为2~20厘米,长度为I~4米;
[0006]2、灭菌后的高温空气对整个气流管道进行灭菌;所述的气流管道包括高温灭菌管道和散热管道;
[0007]3、灭菌后的空气通过风冷散热法或者水浴法冷却至常温;
[0008]4、无菌的空气持续的从特定空间或容器一侧通入从空间或容器另一侧流出,然后对特定空间或容器表面进行消毒,从而在特定空间或容器内形成无菌的空间。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常温下形成无菌空间,方法简单,容易操作,适应各种环境,成本低,可以形成比较大的无菌空间,可以实现在开放式空间中进行无菌培养菌种或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0011]实施例1
[0012]一种在常温下形成应用于菌种接种无菌空间的技术方法,菌种接种空间容积低于
一立方米。
[0013]1、将空气通过高温的管道实现瞬间灭菌;高温的管道可以通过电加热或其他加热方式得到。[0014]所述的管道温度为200摄氏度,
[0015]所述的管道直径为2厘米长度为I米。
[0016]2、将将灭菌后的高温空气对整个气流管道进行灭菌
[0017]3、将灭菌后的空气通过风冷散热法或者水浴法冷却至常温;
[0018]4、将无菌的空气持续的从接种箱一侧通入从另一侧流出,然后对接种箱的内表面进行消毒,从而在接种箱内内形成无菌的空间。
[0019]实施例2
[0020]一种在常温下形成应用于开放式组培苗生根阶段的无菌空间的技术方法,开放式生根装置空间容积约26~30立方米。
[0021]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0022]1、将空气通过高温的管道实现瞬间灭菌;高温的管道可以通过电加热或其他加热方式得到。
[0023]所述的管道温度为120摄氏度,
[0024]所述的管道直径为20厘米长度为4米。
[0025]2、将将灭菌后的高温空气对整个气流管道进行灭菌
[0026]3、将灭菌后的空气通过风冷散热法或者水浴法冷却至常温;
[0027]4、将无菌的空气持续的从开放式生根装置一侧通入从另一侧流出,然后对接种箱的内表面表面进行消毒,从而在开放式生根装置内形成无菌的空间。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在常温下形成无菌空间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空气通过高温的管道实现瞬间灭菌; (2)、灭菌后的高温空气对整个气流管道进行灭菌; (3 )、灭菌后的空气通过风冷散热法或者水浴法冷却至常温; (4)、无菌的空气持续的从特定空间或容器一侧通入从空间或容器另一侧流出,然后对特定空间或容器表面进行消毒,从而在特定空间或容器内形成无菌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常温下形成无菌空间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管道温度为120~200摄氏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常温下形成无菌空间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直径为2~20厘米,长度为I~4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常温下形成无菌空间的技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管道包括高温管道和散热管道。
【文档编号】A61L9/16GK103623451SQ201310521138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7日
【发明者】张爱东 申请人:大连东芳果菜专业合作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