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它包括吸引器本体(1)、双极电凝探针(2)、推拉按钮(3)、电导线(4)、抽吸装置(5)和制式电源(11),吸引器本体(1)由吸引管(6)、控制部(7)、手持部(8)和连接端(9)依次连接一体成型,吸引器本体(1)内部为通孔,吸引管(6)内设置有探针槽(13),双极电凝探针(2)设置在探针槽(13),控制部(7)上设置有吸力调节孔(10),吸力调节孔(10)与吸引器本体(1)内部的通孔连通,控制部(7)一侧设置有滑动槽(12)。本发明极大地减轻了医师手术的劳动强度,方便医师的操作,节省了手术时间。
【专利说明】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
【背景技术】
[0002]双极电凝器和吸引器是神经外科手术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术器械,分别用于神经组织手术区域的止血与吸除手术野内积血积液显露手术部位,由手术者左、右手分别握持操作。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和理念的发展,锁孔手术、神经内镜手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迅速发展,手术切口尤其是脑皮层切开范围越来越小,脑组织内手术部位的越来越深,手术医生需要使用的手术器械越来越多。以神经内镜手术为例,医生通常一手持观察镜,另一手持吸引器,遇到脑内血管出血时,必须撤出吸引器,更换止血电凝器才能止血,但随后又因为术野积血不清晰,要再尽快更换吸引器显露术野。因此能让手术医师的两只手同时使用更多的器械,提高手术效率、避免术中频繁更换手术器械的操作不稳定性、增加深部手术操作的精确性成为本专利设计的 目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手术效率高,手术时不需要频繁更换的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它包括吸引器本体1、双极电凝探针2、推拉按钮3、电导线4、抽吸装置5和制式电源11,吸引器本体I由吸引管
6、控制部7、手持部8和连接端9依次连接一体成型,吸引器本体I内部为通孔,所述通孔直径为f 5_ ;吸引管6内设置有探针槽13,双极电凝探针2设置在探针槽13,控制部7上设置有吸力调节孔10,吸力调节孔10与吸引器本体I内部的通孔连通,控制部7 —侧设置有滑动槽12,推拉按钮3设置在滑动槽12内与双极电凝探针2固定连接,电导线4 一端与双极电凝探针2尾部连接后,另一端通过单项电源插头与制式电源11接通,抽吸装置5与连接端9连接,其中滑动槽12与探针槽13连通。
[0005]所述的吸引管6为长管式结构,占吸引器本体I整体长度的3/4。
[0006]所述的探针槽13为两个并列平行的槽,两个探针槽13设置在吸引管6横截面四分之一弧度内。
[0007]所述的探针槽13设置有电绝缘涂层。
[0008]所述的控制部7设置在距吸引器本体I尾端1/4处,为膨大的扁管形结构。
[0009]所述的吸力调节孔10为梭形或圆形,且其最大空隙处小于拇指宽度。
[0010]所述的手持部8和推拉按钮3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涂层。
[0011]所述的连接端9至少两圈凸起结构,用于增加连接摩擦强度。
[0012]所述的双极电凝探针2为两个细针样形态的针,其头部间的距离为为f0.1mm。
[0013]所述的双极电凝探针2使用时伸出吸引管6的距离为5~8mm。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有了本发明医师一只手就可以吸血处理,还可以凝血管处理,另一只手可以手术处理,本发明使吸引器与电凝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医师不需要来回调换吸引器与电凝器,在一只手上即可操作完成,极大地减轻了医师手术的劳动强度,方便医师的操作,节省了手术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吸引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沿A-A剖面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一种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它包括吸引器本体1、双极电凝探针2、推拉按钮3、电导线4、抽吸装置5和制式电源11,吸引器本体I由吸引管6、控制部7、手持部8和连接端9依次连接一体成型,吸引器本体I内部为通孔为绝缘材质,带有塑料管或胶皮管等制成的软性吸力管的抽吸装置5将积血或及积液导入负压废液筒中,吸引器本体I内部为通孔,所述通孔直径为广5_,可根据手术情况需要选择不同的口径;吸引管6内设置有探针槽13,吸引管6右端接触被吸除积血或及积液,双极电凝探针2设置在探针槽13,控制部7上设置有吸力调节孔10,吸力调节孔10与吸引器本体I内部的通孔连通,控制部7 —侧设置有滑动槽12,推拉按钮3设置在滑动槽12内与双极电凝探针2固定连接,其中推拉按钮3由绝缘材料制成,电导线4 一端与双极电凝探针2尾部连接后,另一端通过单项电源插头与制式电源11接通,抽吸装置5与连接端9连接,其中滑动槽12与探针槽13连通。
[0017]所述的吸引管6为长管式结构,占吸引器本体I整体长度的3/4。
[0018]所述的探针槽13为两个并列平行的槽,两个探针槽13设置在吸引管6横截面四分之一弧度内。
[0019]所述的探针槽13设置有电绝缘涂层。
[0020]所述的控制部7设置在距吸引器本体I尾端1/4处,为膨大的扁管形结构。
[0021]所述的吸力调节孔10为梭形或圆形,且其最大空隙处小于拇指宽度。
[0022]所述的手持部8和推拉按钮3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涂层。
[0023]所述的连接端9至少两圈凸起结构,用于增加连接摩擦强度。
[0024]所述的双极电凝探针2为两个细针样形态的针,其头部间的距离为为f0.1mm,用于满足满足尖端放电工作距离。
[0025]所述的双极电凝探针2使用时伸出吸引管6的距离为5~8mm,双极电凝探针2退回探针槽13后与吸引器本体I的吸引管6右端外缘平齐。
[0026]手术操作时,利用抽吸装置5经软管通过吸引器本体I内的通孔将患者体内的积液与积血吸到废液筒中,此时可通过拇指控制吸力调节孔10的间隙大小来调节抽吸的力度,需要止血时用手指推出推拉按钮3将双极电凝探针2从探针槽13中推出,将电导线4与制式电源接通,此时双极电凝探针2通电达到止血的作用;如果遇到电凝探针被烧灼软组织黏着时,可通过伸缩探针插销将黏着物刮除。
【权利要求】
1.一种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它包括吸引器本体(1)、双极电凝探针(2)、推拉按钮(3)、电导线(4)、抽吸装置(5)和制式电源(11),吸引器本体(1)由吸引管(6)、控制部(7)、手持部(8)和连接端(9)依次连接一体成型,其特征是:吸引器本体(1)内部为通孔,所述通孔直径为f 5_ ;吸引管(6 )内设置有探针槽(13 ),双极电凝探针(2 )设置在探针槽(13),控制部(7)上设置有吸力调节孔(10),吸力调节孔(10)与吸引器本体(1)内部的通孔连通,控制部(7 ) —侧设置有滑动槽(12),推拉按钮(3 )设置在滑动槽(12 )内与双极电凝探针(2)固定连接,电导线(4) 一端与双极电凝探针(2)尾部连接后,另一端通过单项电源插头与制式电源(11)接通,抽吸装置(5)与连接端(9)连接,其中滑动槽(12)与探针槽(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吸引管(6)为长管式结构,占吸引器本体(1)整体长度的3/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探针槽(13)为两个并列平行的槽,两个探针槽(13)设置在吸引管(6)横截面四分之一弧度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探针槽(13)设置有电绝缘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部(7)设置在距吸引器本体(1)尾端1/4处,为膨大的扁管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吸力调节孔(10)为梭形或圆形,且其最大空隙处小于拇指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持部(8 )和推拉按钮(3 )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端(9)至少两圈凸起结构,用于增加连接摩擦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双极电凝探针(2)为两个细针样形态的针,其头部间的距离为为广0.1_。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孔手术用复合双极电凝吸引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双极电凝探针(2)使用时伸出吸引管(6)的距离为5~8mm。
【文档编号】A61M1/00GK103565517SQ201310576741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9日
【发明者】刘震洋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