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型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70004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湿热型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热型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茵陈300-600g,木贼300-600g,大黄100-200g,板蓝根150-300g,黄芩150-300g,白茅根150-300g。其中制备方法是将6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6-10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2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至90℃时相对密度为1.05,待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70%,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采用常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药制剂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剂、分散片、泡腾片。对于辩证为湿热之证的病毒性肝炎、胆囊炎均有很好的疗效。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湿热型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湿热型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湿热是中医病因学外感六淫“风、火、寒、燥、湿、暑”中的湿邪和热邪的合邪。湿热既属阴,又属阳,兼有湿邪和热邪的致病特性。湿热之邪既粘滞缠绵又易伤津耗气,既阻滞气机、损伤阳气又易生风动血扰动心神,既善于侵袭阴位,又能炎上,易致疮疡,既能聚湿生痰,又能积血生瘀。其侵袭部位内外表里、深浅上下无处不到,致病种类繁多,变化广泛,不易清除。 [0003]湿热属于实邪,既可以外感,又多有内生,但无论外感还是内生,其根本原因都是机体正气不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当机体正气亏虚时,外界六淫、内部七情以及其他致病邪气就会乘虚而入。由于“阴虚生内热,阴虚者,热易凑”,所以既有阴虚又具备脾虚的机体最易感受湿热。外界湿热之邪侵袭则难以驱除,内部则容易滋生湿热。湿热之邪虽与脾虚相关,但会随着气、血、津液而流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内而脏腑,外而腠理,何处虚亏,就会乘虚滞留于何处。此时若肝阴肝血不足,必然招致湿热之邪在肝脏及肝经的滞留。
[0004]机体湿热可以来自父母的先天遗传、长期湿热性气候的浸淫以及饮食长期不慎。另外,来自情志因素导致的湿热是较为重要的方面,长期的肝郁气滞、胃火不降、肝阳上升、心肺火旺都能促进湿热的生成与积累。
[0005]中医认为,湿热之邪在肝脏的聚集,妨碍了肝脏正常的藏血、疏泄功能,影响了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在肝脏的正常输送和供应,从而导致肝脏组织细胞不正常的生长和死亡。不仅如此,湿热之邪还为肝炎病毒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肝炎病毒一旦侵入机体,就会在其合适的肝脏湿热条件下生存繁殖,损伤肝细胞,当湿热之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肝炎病毒大量活动,由量变发生了质变,就会影响肝脏正常的生理功能,出现各种病毒性肝炎病的临床症状,从而发生病毒性肝炎病。所以,湿热之邪为病毒性肝炎病的发生创造了合适的环境,是病毒性肝炎发病的必要条件。
[0006]病毒性肝炎病发病时均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如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腻、肝大、肝功能异常、黄疸等,这些症状的发生在中医诊断学中都可以归为湿热之邪引起。另外,甲型和戊型肝炎的急性发热、腹痛腹泻症状,乙、丙、丁型肝炎的头晕、头痛、四肢酸痛、肝区痛、恶心、腹胀、尿色加深、睡眠不佳等临床症状更可以是由湿热之邪造成。一直以来,中医正是以清热利湿、清热燥湿为主的驱除湿热之邪的思路来治疗各种病毒性肝炎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O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湿热型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0008]本发明提供一种茵陈、木贼、黄芩、板蓝根、大黄、白茅根等配伍的中药复方制剂,对于辩证为湿热之证的病毒性肝炎、胆囊炎均有很好的疗效。其中,方中以茵陈、木贼具有清利热湿、退黄的功效;黄芩、板蓝根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作用,大黄能够泻热逐瘀,通利大便。白茅根有清热利尿之功,使湿热从小便排出。诸药合用,共具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
[0009]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治疗湿热型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茵陈 300-600g,木贼 300-600g,大黄 100_200g,板蓝根 150_300g,黄芩 150_300g,白茅根150-300go
[0011]其中制备方法是将6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6-10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2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至90°C时相对密度为1.05,待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70 %,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采用常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药制剂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剂、分散片、泡腾片。
具体实施例
[0012]实施例1:
[0013]取茵陈400g,木贼400g,大黄100g,板蓝根200g,黄芩200g,白茅根200g。将6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6-10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2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至90°C时相对密度为1.05,待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70%,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即为本发明的提取物。
[0014]实施例2:
[0015]取茵陈500g,木贼500g,大黄150g,板蓝根250g,黄芩250g,白茅根250g。将6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2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至90°C时相对密度为1.05,待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70%,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即为本发明的提取物。
[0016]实施例3:颗粒剂
[0017]将上述实施例中任何一浸膏1份,蔗糖3份,糊精1份,乙醇适量,制成软材,过12目筛制成颗粒,干燥得颗粒lOOOg,分装成每包10g,即成本发明的颗粒剂。
[0018]实施例4:胶囊剂
[0019]将上述实施例中任何一浸膏1份,淀粉1份,混匀,制粒,烘干,过筛,装1000粒胶囊,每粒胶囊重0.5IOg,即成本发明的胶囊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湿热型肝炎的中药复方制剂,是由如下配比的中药组分制成:茵陈300-600g,木贼 300-600g,大黄 100_200g,板蓝根 150_300g,黄芩 150_300g,白茅根150-300go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各中药组分的配比为:茵陈400g,木贼400g,大黄100g,板蓝根200g,黄芩200g,白茅根20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剂,其中各中药组分的配比为:茵陈500g,木贼500g,大黄150g,板蓝根250g,黄岑250g,白茅根250g。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将6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6-10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2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至90°C时相对密度为1.05,待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70%,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采用常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药制剂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剂、分散片、泡腾片。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一种治疗湿热型肝炎的复方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将6味药材洗净,按比例混合,加药材总重量的8倍的水煎煮2次,每次1.5小时,合并2次煎煮液,过滤,并浓缩至90°C时相对密度为1.05,待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药液含醇量为70%,搅匀,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后,浓缩至60°C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采用常规制备工艺,本发明中药制剂可制成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滴丸剂、口服液、丸剂、糖浆剂、分散片、泡腾片。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610967SQ201310591295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李翔, 刘皈阳, 马建丽, 周亮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