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180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配方,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黄芪6份、太子参3份、当归2份、生地2份、山萸肉2份、丹参2份、生苡仁3份、地龙2份、茯苓2份、泽泻2份。该配方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核心病机气阴两虚证,具有益气养阴,化瘀利湿功效,适用于以腰膝酸软、周身乏力、水肿、泡沫尿、恶心、皮肤瘙瘁,肢体或肢端麻木(或发凉),舌暗红,苔薄或腻,脉细或数等为主要表现的各期糖尿病肾病。配方药简力专,以往长期临床实践及科研工作已证实,可以显著减少尿蛋白排泄率,延缓肾功能进展,有效改善糖脂代谢,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降低肾脏病终点事件,且远期疗效稳定,安全性好。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配方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医药临床治疗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0002]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世界卫生组织预计2030年糖尿病数量将超过4800万,其结果是糖尿病肾病患者人数增加。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衰竭的第一大起因,在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中占40%左右。患者一旦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肾损害发展速度较快,绝大多数患者在较短时间内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这将给个人和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生活质量亦严重下降。西医治疗方面目前缺乏特效的药物,仍以降糖、降压、调脂、合理饮食和运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者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降蛋白尿等对症治疗为主,但收效并不显著。
[0003]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消渴肾病”范畴,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由于消渴日久、迁延不愈而并发,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日久可致气阴亏虚,阴阳两虚,并可兼夹血瘀、痰湿、浊毒等标证。长期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证明,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 前期临床回顾性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II期,气阴两虚证占100%;糖尿病肾病III期,气阴两虚证占50% ;糖尿病肾病IV期,气阴两虚证占37.4% ;糖尿病肾病V期,气阴两虚证占12%。综合来看,糖尿病肾病II~IV期气阴两虚证就占到43%。这些临床数据充分证实了气阴两虚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基础性作用和气阴两虚证在糖尿病肾病中所占比例的广泛性。
[0005]由上可见,气阴两虚证是糖尿病肾病(消渴肾病)常见证型,以腰膝酸软、周身乏力、水肿、泡沫尿、恶心、皮肤瘙瘁,肢体或肢端麻木(或发凉),舌暗红,苔薄或腻,脉细或数为主要表现。本发明的优点是从消渴和消渴肾病的共同核心病机出发,所制定的中药配方是专门针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切实有效的临床经验方。
[0006]本发明的药物组成:生黄芪6份、太子参3份、当归2份、生地2份、山萸肉2份、丹参2份、生苡仁3份、地龙2份、茯苓2份、泽泻2份。
[0007]方义分析:生黄芪大补脾肺之气,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且可使气旺以促血行,祛瘀生新,同时因其补气之力还可助通调三焦水道而有利水消肿之功;太子参益气养阴,生津润燥,平补气阴,扶正而不敛邪;二者共为君药。生地滋肾阴凉血生津,滋阴之中又具散血之力;山萸肉滋肾益肝固精;当归补血活血,用之则血滞能通,血虚能补,血枯能润,血乱能抚;三者共用滋阴养血,凉血化瘀,而为臣药。丹参活血祛瘀消肿;地龙活血通络;泽泻泻肝肾二经之火,逐膀胱、三焦之水,在补肾药中佐以泽泻可以泻肾降浊;茯苓、生苡仁健脾补中,利水渗湿消肿,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性质平和;诸药合用活血、利水以治标之邪气,共为佐药。生地、山萸肉入肾,以为引经报使之用,兼为使药。全方共凑益气养阴,滋肝益肾,活血利水之效。
[0008]运用本发明中药配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随机、平行临床治疗性对照研究,结果证实本发明的中药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对症治疗方案,且疗效稳定、安全;该配方可以显著减少尿蛋白排泄率,延缓肾功能进展,有效改善糖脂代谢,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长期服用该配方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追踪随访,证实该方能够显著降低肾脏病终点事件(蛋白尿、肾功能进展、死亡等)的发生率。
[0009]高血糖作为糖尿病最基本的生化特征,可引起肾脏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发生改变,其中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激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根据本发明的中药配方组成制备含药血清,观察其对高糖条件培养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的影响,培养6h、12h、24h、48h、72h后用Western-blot法对系膜细胞中磷酸化ERKl/2(pERKl/2)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高糖刺激6h后系膜细胞中pERKl/2蛋白的表达即明显增高,24h达到高峰,后逐渐减弱,不同浓度中药含药血清干预后,PERK1/2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5),证实该配方能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ERK通路的磷酸化,发挥其临床肾脏保护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1)将本发明的中药配方原料药材加冷水约1600ml浸泡,不少于30min ;
[0011](2)第一煎:先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继续煎煮约40min,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材2_3次,滤取药液(第一煎一般煎取药液约200ml);
[0012](3)第二煎:药渣再加水1000ml,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继续煎煮30min,滤取药液(第二煎一般煎取药液约150-200ml);
[0013](4)将两煎药液合并,总煎药液约350_400ml。
[0014]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口服,每次服用175_200ml。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具有益气养阴,化瘀利湿功效,药物组成:生黄芪6份、太子参3份、当归2份、生地2份、山萸肉2份、丹参2份、生苡仁3份、地龙2份、茯苓2份、泽泻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从消渴和消渴肾病的共同核心病机出发,专门针对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型,适用于以腰膝酸软、周身乏力、水肿、泡沫尿、恶心、皮肤瘙痒,肢体或肢端麻木(或发凉),舌暗红,苔薄或腻,脉细或数等为主要表现的各期糖尿病肾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药物制备方法如下:(I)加冷水约1600ml浸泡药材,不少于30min ; (2)第一煎:先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继续煎煮约40min,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材2_3次,滤取药液(第一煎一般煎取药液约200ml) ;(3)第二煎:药渣再加水1000ml,大火煮 沸后改小火继续煎煮30min,滤取药液(第二煎一般煎取药液约150-200ml) ; (4)将两煎药液合并,总煎药液约350_400ml。服用方法:每日I剂,分早晚两次口服,每次服用175-200ml。
【文档编号】A61K36/8994GK103735925SQ201310595903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张宁 申请人:张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