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奋抗针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280阅读:615来源:国知局
联合奋抗针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联合奋抗针剂是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根据病因病理、药理及联合用药原则,优选应用具有抑制溶血性链球菌有效成分的中草药中各原药之间相生、相须、相同亲和力的抑制作用与抗毒、抗炎、抗过敏、杀菌西药恰当联合的协同奋抗作用。中西结合,科学应用,增强药力,扩大抗菌谱,有效抑制杀灭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菌。本发明经五年对160位患者临床应用,类风湿性关节治愈率95%,复发率仅占5%。同时服用六科追风凡,打针服药期间注重修养无一例复发。本发明是对常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重大突破,是联合用药最新发明,为扩大抗菌谱做出重大贡献。
【专利说明】联合奋抗针剂
[0001]联合奋抗针剂,是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根据病因病理、药理及联合用药原则,应用中西药物的亲和力协同作用,将有效抑制溶血性链球菌的中草药科学配方与抗毒、抗炎、抗过敏、杀菌西药的恰当联合。有效杀灭溶血性链球菌的病原菌,扩大抗菌谱,最新发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种常效针剂。
[0002]类风湿性关节炎(义名萎缩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肯定的、具有关节炎病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也是一种急性发作的多发性慢性关节炎。凡构成关节的各种组织如滑膜、软骨、勒带、肌腱和骨骼等都有病变。本病早期有游走性的关节肿痛和运动障碍,晚期则关节僵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萎缩。国内各地都有此病,约80 %患者的复发年龄在20-45岁左右,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因病而终身残疾者较多,破坏健康,影响生产,危害较大。在我国发病率为0.32-0.34%,全国每年花去该病的医疗费约200多亿元,而疗效不佳,成了无特效治疗的亚癌症。
[0003]类风湿关节炎的真正病因尚无定论。各国学者都曾提出不少学说,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感染学说,即这类关节炎直接或间接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至于感染如何引起关节炎的原理,意见仍很大分岐,但因为风湿病与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上有部分相似之处,有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发病前也先有链球菌感染史,并且约50-90%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血清中含有抗链球菌溶血素“ο”的高滴定效价。但这些现象虽尚不足以肯定A组溶血性链球菌和类风湿关节炎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近代观点和近年学者提出变态反应和身体免疫学说,尤其本发明人张彦卿主任医师30多年研究试验及临床经验证明这一学说:抗原刺激能使关节滑膜中浆细胞产生抗体。当抗原一抗体复合体开成后,抗体性质转变为异体,刺激关节滑膜中浆细胞和局部淋巴结产生“类风湿因子”。另一方面,抗原一抗体复合体能促进吞噬和引起溶酶体(LYyoyme)酶的释放作用。溶酶体内含有各种酶存在于很多种细胞中,大多是水解性的。当含有溶酶体的细胞受到损伤时即伴随有溶酶体内酶的释放。由于滑膜细胞的溶酶休膜很易脆裂,其释放的酶即能导致关节组织的损坏和发炎。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细 胞能产生一种胶原酶。胶原酶和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关节软骨的破坏密切有关。至于“类风湿因子”的作用还不清楚,但抗原系A组溶血性链球菌的代谢产物或病毒,临床已得到证实的。细菌进入关节直接引起关节炎的学说已被较多学者的否定,目前支持变态反应学说者较多。其理论根据及临床病例有(I)不少病例是因感冒、扁桃体炎等感染而引起(2)对溶血性链球菌患者血清内含凝素百分比远比正常人的高(3)对链球菌做皮肤敏感试验时,患者的阴性反应率比正常人的高三倍,(4)在家免身上反复注射链球菌可产生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的多发性关节炎。总之,患者经过一次链球菌后,机体内对该菌产生了一定的抗体。当第二次发生同样的细菌感染时,在某些患者的机体中,可以发生一系列的过敏性变态反应,临床表现是多式多样的,首先关节炎(常见于血清病)可以认为关节炎的发生是因机体中间的质组织发生了过敏的结果。其次内分泌紊乱对本病的发生也可能有关。关节炎很少发生孕妇期间,慢性患者在怀孕期间,症状往往有所缓解。自从发现考地松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本病有显著疗效以来,内分泌不平衡学说更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最后,神经调节障碍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无疑有重要关系。原苏联的Benbhmhob曾指出神经营养性及神经机能性因素,在慢性关节炎中的重要意义,经神性损伤可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已获得一致公认。其他如着凉、受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受伤、感染等对促使关节炎的发生有一定的诱因作用。
[0004]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变化涉及的组织脏器非常广泛,不仅局限于关节组织。但关节的是其中比较突出的。根据病理和临床材料,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关节、肌肉、肌腱、腱鞘、韧带、有坚硬韧带或肌腱附着的骨突、心包、心肌、心内膜、胸膜、淋巴系统以及皮下组织等都有同样的圆细胞浸润。肉芽组织以及瘢痕组织的形成,只有程度的不同而已。它是胶原疾病之一,与风湿病很相类似。因病人机体反应不同,在病理上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分为萎缩型和增生型二种。萎缩型好发于富有滑膜和透明软骨关节面的周围关节。增生型好发于缺乏滑膜或没有滑膜的躯干部分关节。根据病理和临床现象不同,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分为周围型的病变为萎缩型,是我国最常见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多为青少年。手足的小关节、肘和膝关节最易受累,偶而可以波及髋和肩关节。国外以女性患者较多,在我国男多于女,可能与诱因有关。在关节症状未出现之前,患者往往有气身不适、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以及低热,手足盗汗和关节酸痛等前驱症状。逐渐关节开始肿胀,大多数从近侧指间关节开始,然后向上侵及大关节。很少从一个关节开始,通常为多发性而且是对称的。易发关节为指掌和近侧指间关节、膝、腕、肘、跗。早期关节有肿胀,疼痛和活动障碍。局部有明显的压痛和肌肉痉挛。不久即有肌肉萎缩症。关节肿胀呈梭形附近肌肉萎缩时更为明显。到晚期,关节发生畸形,甚至强直。中枢型病变为增生性,本病次于周围型。患者多为青年男性,女性极少。脊柱和胝骨关节开始为其发病部位。发作缓慢,全身症状较轻,病性可长达数年。病变一般由胝骼关节开始,渐渐往上漫延,但波及颈椎很少,髋关节常受累。但膝和肩关节则很少累及。初时患者感到下背痠痛不能久坐,同时可能有放射性轻度坐骨神经痛,逐渐腰部活动受限,穿鞋脱裤发 生困难。波及胸椎时患者感到呼吸不暢,不能用力咳嗽或打喷嚏。最后受累脊完全强直,如于治疗期来防预,则可能形成严重驼背畸形,以致不能直立前视。一但关节完全骨性强直后,疼痛完全消失,病变已达到最后阶段。患者生命一般不受威胁。骨炎型病变亦为增生性。跟骨、坐骨结节、第五跖骨基底,足舟骨棘等好发部位。患者多为青壮年男性,女性极少。当跟骨发病时,病变多局限于跟骨后侧跟腱附着处和跟骨底部跖筋膜附着处。局部肿胀疼痛,步行困难,但全身症状很少。混合型在极少的病例中,周围型与中枢型同时或相继发作。预后不佳,最后全身关节强直。周围型与骨炎型,或中枢型与骨炎型同时或相继发作比较多见。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特征在于:
[0006]丁胺卡那霉素(Aik2cinBB_kg)强力解毒敏(复方甘草酸单胺)、地塞米松、镇痛新(平痛新)等量。黄苓、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鱼腥草、穿心莲备用。
[0007]1、每支(针)联合针剂用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lOOmg,强力解毒敏(复方甘草酸单铵)注射液2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镇痛新(平痛新)注射液20mg,混合后每日二支(针),早晚各一支(针)
[0008]2、黄芩80克、鱼醒草90克、金银花36克、连翘80克、大青叶3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不得少于5克)即成六科追风丸。每日早晚各一丸。服药期间安心休养、适当休息,注意营养,均衡和富于营养充分,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食物供给。
[0009]3、针剂与口服均七日为一疗程,重串连续三个疗程方能停针休2-3日,停针间中药不得间断。轻者二个疗程方能停针休2-3日,停针间中药不得间断。重患一般七个疗程、轻患四个疗程即能痊愈。
[0010]4、联合奋抗针剂治疗各种皮炎、湿疹、带状疱疹等皮肤病有特效。一般一日二针(上下午)一个疗程即能痊愈。
[0011]5、孕妇、有心衰竭、亚急性高血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忌用。
[0012]本发明和同类药物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3]1、本发明是根据药理,应用联合用药原则,将抗过敏、抗毒、抗炎、杀菌的药物恰当联合,使药物产生相互协同奋抗,延缓抑制抗药性发生、减少剂量和不良反应,扩大抗菌谱,有效抑制杀死溶血性链球菌的病原菌,是新的发现。该技术核心是将抗敏、抗毒、抗炎、杀菌的药物恰当结合,对比优势取得较大疗效。增加药物和亲和作用及协同的作用,减少单位药物用量和不良反应,它和同类药物联合相比,具有亲和力大,结合能量小等优势,从而大对提高了联合用药抗敏、抗毒、抗炎、杀菌的药力。更有效抑制病菌的同时,重点杀灭溶血性链球菌病原菌,扩大了抗菌谱。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目前病因尚无定论,至今尚未明了的情况下,根据药物的作用是针对细菌,而不是针对某一种疾病的抑菌、杀菌作用和一种药物只能对一定细菌起作用的药理。各国学者已在“链球菌的感染后,机体对该菌产生抗体,当第二次发生同样的菌感染时,在某些患者机体中,可以发生一系列过敏性的变态反应”。“关节炎的发生是因机体中间质组织发生了过敏性的结果”,“链球菌侵入体内感染后产生抗体一系列过敏性变态反应”的病理,已达成共识,本发明人张彦卿教授30多年临床应用也得了证明。本发明的作用是彻底清除原发病灶,对因治疗,一改对症治疗的常规疗法。只有联合用药对因治疗,才能根治慢性全身性疾病。对症治疗单一用药仅在于改善疾病症状,只能解除病人痛苦不能消除病因,更不能消除原发病灶,治标不治本。本发明联合用药的(I) 丁胺卡那霉素(nik2cin.BB-kg)是卡那霉素A的去氧链霉胺i位氨基为氨基轻丁酸取代的半合成品,1972年发现的新品种,我国已试制成效。其体内过程用量与卡那霉素相同,但抗菌谱更广。经张彦卿教授长期临床应用证明,丁胺卡那霉素只能对结核菌有效,对绿脓杆菌无效(使细菌耐药性产生轻慢)外,却能有效灭活溶血性链球菌。它的特点是新侧链有一不对称灰,形成立体障碍,可防止耐药菌释放的钝化酶破坏。其抗菌谱似链霉素强于卡那霉素,它和镇痛新、强力解毒敏、地米恰当联合,可立即在体内产生较强的亲和力,有效灭活溶血性链球菌通过敏源耐药菌株最活最快的菌类。从而可以防止耐药菌释放的钝化酶的破坏。因此,对镇痛新、强力解毒敏,地米耐药的株菌均有效,它是目前临床评价较高的新氨基甙类抗生素。(2)强力解毒敏(复方甘草酸单铵)的主要成份,甘草单铵,它对肝脏固醇代谢酶有较强的亲和力,从而阻皮质醇与醛固酮的灭活,使用后显示明显的皮质激素样效应,如抗炎作用、抗过敏及保护膜结构等作用;无明显皮质激素样副作用。本品可促进胆色素代谢,减少ALT.AST释放;诱生Y-LFN及蛋白细胞介素11,提高NK细胞活性和0KT4/0KT8比值和激和网状内皮系统;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抑制细胞膜磷酯A2(PL-A2)和前列腺素E,(PeE)的形成和肉芽肿性反应;抑制自由基和过氧化脂的产生和形成,降低脯氨羟化酶的活性;调解钙离子通道,保护溶酶体膜及线立体,减轻细胞的损伤和坏死;促进上皮细胞产生黏多糖。
[0014]盐酸半胱氨在体内可转换为蛋氨酸,是人体中一种必需的氨基酸。在人体可合成胆碱和肌酸。 胆碱是一种抗脂肪肝物质,对由砷剂巴比妥类药物、四氧化灰等有机物质引起的中毒性肝炎,蛋氨酸有治疗和保护肝功能的作用。(3)地塞米松;目前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过敏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多用于结缔组织病,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班狼疮,严重支气管气喘,严重皮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等。也用于某些严重感染及中毒、恶性淋巴瘤的综合治疗。
[0015]地米的主要成份地塞米松磷酸钠,辅料为磷酸二钠、亚硫酸氢丙二磷、注射用水。地米属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单独应用对关节炎肿痛能在用药一二天内后迅速产生显著疗效。但效果多不持久,一旦停药,短期内即复发、对类子因子、血沉和贫血也无改善。长期应用能导致各种副作用(参见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因此本组药物不作为常规治疗,仅限于急性发作时关节肿痛明显,全身症状较多而其他药物无效时才适用。在本组药物中以强的松松和地塞米松应用最广。目前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地米每日1.5毫升分二次口月艮)如奏效不足酌情增加。症状控制后,逐步减少至最小维持量,可服用数周数月。若出现反映须随停药或减少剂量,有时激素和水杨酸合用,可更有效控制症状。原地塞米松只作局部关节腔内注射,并多在全身治疗情况下如少数较大关节收效不足时采用。每次关节腔内注射25-50毫克,每周1-2次,短点每次注射后疗效大多持久时间不长(约1-10天)反复注射容易引起继发性感染。本发明人张彦卿主任医师根据长期临床应用,大胆科学地将地米与丁胺卡那强力解毒敏、镇痛新三种药物恰当联合应用,一改它只作局部关节腔注射及限量口服为肌注,不增加剂量,增加了该药物的疗效的同时,减少降低长期应用导致各种副本作用及各种后遗症。从而使地塞米松在联合应用中成为常规治疗的常效针剂。(4)镇痛新(pent2Z0Cine)为苯并吗啡烷类衍生物,其哌啶环中N倍上甲基为异戊烯基取代而成的部分激动药。即具有阿片激动效应,又有微弱的拮抗作用。由于其有微弱的拮抗作用,因而成瘾性极小,在药政管理上已例入非麻醉品,故应用日广。
[0016]镇痛新则主要激动K受体及Q受体,而对H受体尚有较弱的拮抗作用。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均按等效计量,它与本发明联合用量为20mg,镇痛新的镇痛效力为吗啡的1/3,一般皮下或肌内注射30mg的镇痛效果与吗啡IOmg相当。经长期应用它与丁胺卡那、地米、强力解毒敏联合用药,不仅对类风湿性关节有延长镇痛的效果,而且对带状疱疹、湿疹、各种皮炎的治疗奇效。对常见的镇静、晕眩、恶心、出汗等不良反应也能减轻减少。严重心血管病、心机梗死、惊厥者禁用。
[0017]1、特色的中西结合,优选应具有抑制溶血性链球菌有效成份的中草药中,各原药之间相生、相须、相同亲和力的作用和抑制作用,与抗毒、抗炎、抗过敏、杀菌西药针剂恰当联合的协同奋抗作用,科学应用。克服了中药相畏相杀及西药各种不良反应。大大提高和增强中西药的药力。将六科追风丸作为联合用药抑制溶血性链球菌与肌注全程和巩固阶段口服,不但能保护中西药力充分发挥,而且还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疗效。(I)黄芩(scntei2yi2p2icien-)有效成份,黄茶式(B2ic21in)。及黄茶式元(wo80nin)疾杆菌、白喉杆菌、百日咳杆菌、大肠杆菌、绿浓杆菌、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用于各种急慢性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疮疖痛肿等。(2)金银花(Lonieey2j2ponie2),有效成份,绿原酸(chioroyenic 2cid)及异绿原酸(isochioroyenic 2cid)。其作用:对痢疾杆菌、伤寒、副伤寒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临床应用上呼吸道感染、疖、痈、菌痢、扁桃体炎、喉咽肿痛等。(3)连翘(FForsythoi)及挥发油。其作用,对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抑制作用较金银花强,副伤寒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较金银花弱,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主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菌痢、淋巴结核、皮肤化浓性疾病等。(4)鱼腥草(Houlluyni2 coydy212)有效成份鱼醒草素(合成)(Houlluyninum)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有强的抑制作用,并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显著提高血清备解素水平。临床用于肺炎、慢性气管炎、慢性宫颈炎、附件炎、市痈等症。(5)穿心莲(Andryr2pni2 coyd212),有效成份,穿心莲内脂(AndYoyY2polide),及新穿心莲内脂(Neo_2ndyoyY2pboiide)。其作用抗菌作用试验报导不一致,但体内外试验,穿心莲内脂均有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功能、抗炎及解热作用,能抑制和延缓肺炎、球菌,临床应用它和鱼醒草联合配方,抑制溶血性链球的抑制能力全成倍增长,并且能有效抑制肺炎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毒性反应。目前临床主要用菌痢、肠炎、扁桃体炎和肺炎。将穿心莲与上述含有抑制溶血性链球菌的中药组配药丸抑制其引起的毒性反应能充分发挥巨大的效力。
[0018]本发明五年内对一百六十位患者临床应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愈率95%复发率5%,同时服用六科追风丸,打针服药期间注重修养和食物营养的无一例复发。本发明对其他皮肤皮病治愈率100%,永不复发。本发明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填补了国内外一大空白,是对常规治疗重大突破;对联合用药是最新的创新发明。为扩大抗菌谱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广大患者带来惊喜和福·音,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
1.丁胺卡那霉素(AIK2CINBB-KY)强力解毒敏(复方甘草酸单铵)、地塞米松、镇痛新(平痛新)等量;黄芩、金银花、连翘、大青叶鱼腥草、穿心莲备用。
2.每支(针)联合针剂用丁胺卡那霉素注射液lOOmg,强力解毒敏(复方甘草单胺)注射液2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镇痛新(平痛新)注射液20mg。混合后每日二支(针),早晚各一支(针)。
3.黄芩80克、穿心莲85克、金银花36克、连翘80克、大青叶30克、鱼腥草90克共研细末,炼密为凡(每凡不得少于5克)。每日早晚各一丸。服药期间安心修养,适当休息;注意营养,均衡和富于营养充分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的食物供给。
4.针剂及口服五科追风丸均七日为一疗程。重患连续三个疗程方能停休2-3日,停针间中药不得间断。轻患二个疗程方能停针休2-3日,停针中药不得间断。重患一般七个疗程、轻患四个疗程即能全愈。
5.联合奋抗针剂治疗各种皮炎、湿疹、带状疱疹等皮肤病有特效,一般一日二针(上下午)一个疗程即能全愈。
6.孕妇、有心力衰竭、亚急性高血压、糖尿病、活动性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忌用。·
【文档编号】A61K31/395GK103705529SQ201310698461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李奡 申请人:李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