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下肢截肢病人用行走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下肢截肢病人用行走垫。
背景技术:
下肢截肢病人若经常卧床不起,会导致肌肉萎缩和骨折疏松,因此,需要经常做一些运动,以促进全身及肢体的血液循环和正常的新陈代谢,恢复肌体及肢体的功能,截肢病人的功能恢复常常需要在护士及家属的协助下进行较长时间的被动功能训练,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能让患者进行自我锻炼的功能训练用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自我锻炼方便的下肢截肢病人用行走垫。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肢截肢病人用行走垫,其特征在于设有行走垫、固定带和防脱挂鼻,行走垫呈方形,行走垫是由外摩擦层、内衬层以及外摩擦层和内衬层之间的垫层周边经缝线固定缝合而成,行走垫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上端中心设有防脱挂鼻,当病人使用时,通过固定带交叉穿过防脱挂鼻后固定在下肢,以防止病人在爬行时脱落。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自我锻炼方便等优点。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行走垫1、固定带2、防脱挂鼻3。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下肢截肢病人用行走垫,其特征在于设有行走垫1、固定带2和防脱挂鼻3,行走垫I呈方形,行走垫I是由外摩擦层、内衬层以及外摩擦层和内衬层之间的垫层周边经缝线固定缝合而成,垫层可填充棉花,也可填充丝绵,外摩擦层可选用耐磨且软材质制成,行走垫I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2,上端中心设有防脱挂鼻3,当病人使用时,通过固定带2交叉穿过防脱挂鼻3后固定在下肢,以防止病人在爬行时脱落。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行走垫I的内衬层帖附在截肢部位,将固定带2交叉穿过防脱挂鼻3后固定在下肢上,病人通过行走垫1,防止地面上的物质对截肢部位的损伤,利用截肢部位着地锻炼行走,达到自我锻炼的作用。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自我锻炼方便等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下肢截肢病人用行走垫,其特征在于设有行走垫、固定带和防脱挂鼻,行走垫呈方形,行走垫是由外摩擦层、内衬层以及外摩擦层和内衬层之间的垫层周边经缝线固定缝合而成,行走垫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上端中心设有防脱挂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下肢截肢病人用行走垫,其特征在于设有行走垫、固定带和防脱挂鼻,行走垫呈方形,行走垫是由外摩擦层、内衬层以及外摩擦层和内衬层之间的垫层周边经缝线固定缝合而成,行走垫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带,上端中心设有防脱挂鼻,当病人使用时,通过固定带交叉穿过防脱挂鼻后固定在下肢,以防止病人在爬行时脱落,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自我锻炼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H3/00GK203042873SQ20132007345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6日
发明者任美芝, 邓炳恒, 于芙萍, 于华清 申请人:任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