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注射输液导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注射输液导管。
背景技术:
注射用的输液导管,主要用于锁骨下静脉,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可进行流动力学监测、全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测压、抢救药品注入、恶性肿瘤化疗、骨髓移植等诊断或治疗。在输液过程中,有时需要输送两类或两类以上不同性状的液体,有些液体可以混合在一起进行输送,但也有些液体由于药性不配伍必须分开输送或者采用其它方式输送。在对互不配伍的两种药液,一般采用在第一种药液输完后,中间输送盐水稀释输送管后,再继续输送第二种药液。但是,由于不情况下对于输液的要求精度不同,有些需要输送管绝对干净且不能有其它药液成分残留,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中间间隔输送盐水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如果更换输送管,则容易造成患者二次穿刺带来的痛苦。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CN201314876披露了一种中心静脉导管,虽然导管由主流管和副流管构成了两腔的导管,这种两腔室的结构在输不同药液时,既可以同时输液也可以随时切换为主流管或副流管输液,但是,由于他们各自的腔室结构不相同且面积也不相同,导致两者的输液速度不相同,给输液量的控制产生了难题,再者,由于副流管的圆弧角较大,因此,相对于主流管而言,壁体的厚度较小,容易受压变形而产生输液阻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上的障碍,提供一种易于控制输液流量的导 管。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射输液导管,由一主外延管、至少一副外延管、连接器、导流管和针头组成,所述导流管分成主流管和副流管,主流管和副流管之间设置一隔板。所述隔板可以为一字形。所述隔板可以为Y形。所述隔板可以为S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注射输液导管的导流管由于被隔板分对称的主流管和副流管,进行两种药液混合输送时,输送的速度相同,有利于控制主、副流管内的流速和流量,达到精确输液的目的。再者,由于主、副流管的壁体的厚度均为一致,两者管内的压力趁于一致,不易受压变形,保证输液顺畅。
图1为注射输液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4为导流管的截面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注射输液导管,由一主外延管1、至少一副外延管2、连接器3、导流管4和针头5组成。主外延管与副外延管在相交处汇流。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注射输液导管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导流管被一块隔板10等分成主流管6和副流管7。主流管与副流管在相交处分流,其跟主外延管与副外延管的相交处相同。隔板还可以设计成S形(图3)。针头5设置有主针孔8和副针孔9,主针孔8与主流管6连通,副针孔9与副流管7连通。如图4所示,隔板还可以设计成Y形,从而将导流管等分成一道主流管和两道副流
管。·
权利要求1.一种注射输液导管,由一主外延管、至少一副外延管、连接器、导流管和针头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分成主流管和副流管,主流管和副流管之间设置一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输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一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输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Y形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注射输液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为S形隔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输液导管,由一主外延管、至少一副外延管、连接器、导流管和针头组成,导流管分成主流管和副流管,主流管和副流管之间设置一隔板。注射输液导管的导流管由于被隔板分对称的主流管和副流管,进行两种药液混合输送时,输送的速度相同,有利于控制主、副流管内的流速和流量,达到精确输液的目的。再者,由于主、副流管的壁体的厚度均为一致,两者管内的压力趁于一致,不易受压变形,保证输液顺畅。
文档编号A61M25/14GK203123283SQ20132008311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2日
发明者邹和群, 李备成 申请人:广州健恩医疗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