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自充气手术麻醉用下肢脉动按摩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自充气手术麻醉用下肢脉动按摩器。
背景技术:
医务人员给有些病人做长时间的手术麻醉后,由于手术时间长为了防止病人形成下肢血栓或下肢麻木疲劳要对其肢体进行按摩活血以缓解和消除这些症状,目前采用手工人力按摩费时费力劳动强度非常大效果不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自充气手术麻醉用下肢脉动按摩器。它的技术方案为:充气管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插接相通,充气管的另一端与管接头插接相通;充气脉动肢体按摩气垫的两端上分别固定有上系带鼻、下系带鼻、下系带绳和上系带绳,管接头与柔性进气管固定连接相通,柔性进气管与充气脉动肢体按摩气垫的每个气囊固定连接相通,充放气开关安装在柔性进气管上。该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自充气手术麻醉用下肢脉动按摩器结构设计合理,构思巧妙新颖,当医务人员给有些病人做长时间的手术麻醉后,为了防止病人形成下肢血栓或下肢麻木疲劳对其肢体进行按摩时,把充气脉动肢体按摩气垫绕在需要按摩的下肢上,分别用上系带鼻、下系带鼻、下系带绳和上系带绳相互对应配合搭接系牢固定住充气脉动肢体按摩气垫,充气管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插接相通,充气管的另一端与管接头插接 相通,医务人员通过控制充放气开关就可实现充气脉动肢体按摩气垫的每个气囊的充气和放气实现对下肢肢体的按摩以很好的促进血液循环以防止长时间手术麻醉病人下肢形成血栓,或使下肢麻木疲劳得以缓解。
该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上系带绳,2、充气管,3、下系带鼻,4、下系带绳,5、柔性进气管,6、管接头,7、充放气开关,8、充气脉动肢体按摩气垫,9、空气压缩机,10、上系带鼻。
具体实施方式
充气管2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9插接相通,充气管2的另一端与管接头6插接相通;充气脉动肢体按摩气垫8的两端上分别固定有上系带鼻10、下系带鼻3、下系带绳4和上系带绳1,管接头6与柔性进气管5固定连接相通,柔性进气管5与充气脉动肢体按摩气垫8的每个气囊固定连接相通,充放气开关7安装在柔性进气管5上。当医务人员给有些病人做长时间的手术麻醉后,为了防止病人形成下肢血栓或下肢麻木疲劳对其肢体进行按摩时,把充气脉动肢体按摩气垫8绕在需要按摩的下肢上,分别用上系带鼻10、下系带鼻3、下系带绳4和上系带绳I相互对应配合搭接系牢固定住充气脉动肢体按摩气垫8,充气管2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9插接相通,充气管2的另一端与管接头6插接相通,医务人员通过控制充放气开关7就可实现充气脉动肢体按摩气垫8的每个气囊的充气和放气实现对下肢肢体的按摩以很好的促进血液循环以防止长时间手术麻醉病人下肢形成血栓,或使下肢麻木疲劳得以 缓解。
权利要求1.一种自充气手术麻醉用下肢脉动按摩器,其特征是:充气管(2)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9)插接相通,充气管(2)的另一端与管接头(6)插接相通;充气脉动肢体按摩气垫(8)的两端上分别固定有上系带鼻(10)、下系带鼻(3)、下系带绳(4)和上系带绳(1),管接头(6)与柔性进气管(5)固定连接相通,柔性进气管(5)与充气脉动肢体按摩气垫(8)的每个气囊固定连接相通, 充放气开关(7)安装在柔性进气管(5)上。
专利摘要一种自充气手术麻醉用下肢脉动按摩器,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医务人员给有些病人做长时间的手术麻醉后,由于手术时间长为了防止病人形成下肢血栓或下肢麻木疲劳要对其肢体进行按摩活血以缓解和消除这些症状,目前采用手工人力按摩费时费力效果不十分理想。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充气管(2)的一端与空气压缩机(9)插接相通,充气管(2)的另一端与管接头(6)插接相通;充气脉动肢体按摩气垫(8)的两端上分别固定有上系带鼻(10)、下系带鼻(3)、下系带绳(4)和上系带绳(1),管接头(6)与柔性进气管(5)固定连接相通。它的优点是使用它可很好的促进血液循环以防止长时间手术麻醉病人下肢形成血栓。
文档编号A61H9/00GK203154243SQ2013200903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8日
发明者程波 申请人: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