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29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神经内科有些中风或偏瘫病人落下的后遗症是下肢瘫痪,而偏瘫病人的下肢在康复以前是无法被大脑支配的,不能正常使用。病人的脚如果长时间处于一个下垂的状态,很容易变畸形,恢复更加困难。为了使病人尽快康复下肢的行动能力,需要医护人员经常给病人按摩,活动四肢,但病人休息时,其脚踝部位为自然伸直的下垂状态,时间长了容易使脚踝弯曲变形,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医护人员需要给病人脚掌后顶上一硬物,使脚掌与下肢尽量垂直,以防止变形难以康复。康复按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难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下去,这样增加了医护人员的负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病人可自行操作,训练效果好,能提高治疗效果,能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的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器,包括与床体连接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上设有两个与脚部相适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囊体,所述囊体表面设有按摩凸起,所述囊体的上通过气管连接有气囊。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凹槽两侧设有用于固定脚部的系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病人可自行操作,训练效果好,能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转轴;3、脚踏板;4、凹槽;5、囊体;6、按摩凸起;7、气管;8、气囊;
9、系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器,包括与床体连接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设有转轴2,所述转轴2上转动设有脚踏板3,所述脚踏板3上设有两个与脚部相适应的凹槽4,所述凹槽4内设有囊体5,所述囊体5表面设有按摩凸起6,所述囊体5的上通过气管7连接有气囊8。所述凹槽4两侧设有用于固定脚部的系带9。这样防止在按摩过程中脚部脱落,使用方便。使用时,将患者的脚掌放置在凹槽4内,并通过系带9将其固定,这样可使患者的脚掌与下肢尽量垂直,通过转轴2可以使脚踏板3适当的转动,从而促进患者脚踝部位的血液循环,提高康复速率;通过气囊8可向囊体5内充气,从而通过按摩凸起6对患者的足底进行按摩,这样能对足底的多个穴位进行刺激,从而使患者快速康复,同时患者可自行操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病人可自行操作,训练效果好,能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权利要求1.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器,包括与床体连接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设有转轴(2 ),所述转轴(2 )上转动设有脚踏板(3 ),所述脚踏板(3 )上设有两个与脚部相适应的凹槽(4),所述凹槽(4)内设有囊体(5),所述囊体(5)表面设有按摩凸起(6),所述囊体(5)的上通过气管(7)连接有气囊(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两侧设有用于固定脚部的系带(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神经内科下肢康复训练器,包括与床体连接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设有脚踏板,所述脚踏板上设有两个与脚部相适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囊体,所述囊体表面设有按摩凸起,所述囊体的上通过气管连接有气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病人可自行操作,训练效果好,能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文档编号A61H39/04GK203060233SQ201320101148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6日
发明者陈建强, 亓晨旭 申请人:陈建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