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报警式眼科手术灌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眼科手术用装置,尤其涉及报警式眼科手术灌注装置。
技术背景:在闭合式三通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眼内灌注非常重要。在进行眼科手术的眼内灌注系统中,三通管阀的应用显得非常重要。现有技术的三通管阀一般采用螺旋式接口的结构,三通管阀与灌注针管以及灌注物填充器之间的连接依靠接口上的螺纹进行螺旋固定,但这种结构容易在接入口或者接出口发生滑脱现象,给手术造成很大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上述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报警式眼科手术灌注装置,该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在注液袋内下端靠近出液口的位置设有感应器,在注液袋的下端出口连接设有上端导管,上端导管的下端连接到莫氏滴管,莫氏滴管的下端连接设有中段导管,在中段导管上设有调节开关,中段导管的下端连接到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上端口与中段导管的下端头相连接,三通接头的下端口与下段导管的上端头相连接,三通接头的侧端口上设有侧端口塞,下段导管的下端连接到眼内灌注头,在眼内灌注头的上尾端两侧设有方便手持的捏持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报警式眼科手术灌注装置,可以及时提醒眼内灌注系统是否在正常的工作状态,避免事故的发生。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注液袋2、感应器3、上端导管4、莫氏滴管5、调节开关6、中段导管7、三通接头8、下段导管9、捏持器10、眼内灌注头11、侧端
口塞
具体实施方式
: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一种报警式眼科手术灌注装置,该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在注液袋I内下端靠近出液口的位置设有感应器2,在注液袋I的下端出口连接设有上端导管3,上端导管3的下端连接到莫氏滴管4,莫氏滴管4的下端连接设有中段导管6,在中段导管6上设有调节开关5,中段导管6的下端连接到三通接头7,三通接头7的上端口与中段导管6的下端头相连接,三通接头7的下端口与下段导管8的上端头相连接,三通接头7的侧端口上设有侧端口塞11,下段导管8的下端连接到眼内灌注头10,在眼内灌注头10的上尾端两侧设有方便手持的捏持器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报警式眼科手术灌注装置,可以及时提醒眼内灌注系统是否在正常的工作状态,避免事故的发生。
权利要求1.报警式眼科手术灌注装置,其特征是:在注液袋(I)内下端靠近出液口的位置设有感应器(2),在注液袋(I)的下端出口连接设有上端导管(3),上端导管(3)的下端连接到莫氏滴管(4),莫氏滴管(4)的下端连接设有中段导管¢),在中段导管(6)上设有调节开关(5),中段导管(6)的下端连接到三通接头(7),三通接头(7)的上端口与中段导管(6)的下端头相连接,三通接头(7)的下端口与下段导管(8)的上端头相连接,三通接头(7)的侧端口上设有侧端口塞(11),下段导管(8)的下端连接到眼内灌注头(10),在眼内灌注头(10)的上尾 端两侧设有方便手持的捏持器(9)。
专利摘要报警式眼科手术灌注装置,是这样实现的在注液袋内下端靠近出液口的位置设有感应器,在注液袋的下端出口连接设有上端导管,上端导管的下端连接到莫氏滴管,莫氏滴管的下端连接设有中段导管,在中段导管上设有调节开关,中段导管的下端连接到三通接头,三通接头的上端口与中段导管的下端头相连接,三通接头的下端口与下段导管的上端头相连接,三通接头的侧端口上设有侧端口塞,下段导管的下端连接到眼内灌注头,在眼内灌注头的上尾端两侧设有方便手持的捏持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报警式眼科手术灌注装置,可以及时提醒眼内灌注系统是否在正常的工作状态,避免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A61F9/007GK203138822SQ20132017489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31日
发明者李军, 姜素霞 申请人: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