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引流术调节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405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十二指肠引流术调节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通病床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十二指肠引流术调节床。
背景技术
临床上十二指肠引流术,为便于胆汁的引流,一般患者都取头低脚高位。目前,解决普通病床,能使患者头低脚高位的方法,是将床尾端用木墩或其它支撑物垫高,利于引流。上述将床尾垫高的方法,现虽普遍应用,但也存有不足之处:一是支托木墩时,需二人以上才能完成,占用劳力多,操作麻烦,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二是用木墩或其它支撑物,占用面积大,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节省劳力,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使用方便的十二指肠引流术调节床。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十二指肠引流术调节床,由床面、床腿、床头、床尾、纵梁、横梁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床面的床头端设合页,并与横梁连接,在床尾端的床面下设抬高装置。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抬高装置,由左旋螺杆、右旋螺杆、左旋螺母、右旋螺母、连接管、底座、调节加力杆构成,左旋螺杆一端顶在床面的下面,另一端拧入连接管上的左旋螺母中,右旋螺杆一端与底座连接,另一端拧入连接管上的右旋螺母中,调节加力杆焊接在连接管上。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患者仰卧,将枕头横立在床头上,以防碰伤头部,医护人员手持调节加力杆,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左、右旋螺杆加长,顶起床面,当床尾端床面抬高20-30厘米时,患者已形成头低脚高位,停止旋转;当床面需要放平时,顺时针方向旋转调节加力杆,使左、右旋螺杆缩短,当左旋螺杆上面离开床面,床面放平时,停止旋转调节加力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垫木墩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节省劳力,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使用方便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十二指肠引流术调节床,由床面1、床腿2、床头3、床尾4、纵梁5、横梁6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床面I的床头3端设合页7,并与横梁6连接,在床尾4端的床面I下设抬闻装置8。所述的抬闻装置8,由左旋螺杆8a、右旋螺杆8b、左旋螺母8c、右旋螺母8d、连接管8e、底座8f、调节加力杆8g构成,左旋螺杆8a —端顶在床面I的下面,另一端拧入连接管8e上的左旋螺母8c中,右旋螺杆8b —端与底座8f连接,另一端拧入连接管8e上的右旋螺母8d中,调节加力杆8g焊接在连接管8e上。
权利要求1.一种十二指肠引流术调节床,由床面⑴、床腿⑵、床头⑶、床尾⑷、纵梁(5)、横梁(6)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床面(I)的床头(3)端设合页(7),并与横梁(6)连接,在床尾(4)端的床面(I)下设抬高装置(S)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十二指肠引流术调节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抬高装置(8),由左旋螺杆(8a)、右旋螺杆(Sb)、左旋螺母(Sc)、右旋螺母(8d)、连接管(Se)、底座(8f)、调节加力杆(Sg)构成,左旋螺杆(8a) —端顶在床面(I)的下面,另一端拧入连接管(Se)上的左旋螺母(8c)中,右旋螺杆(Sb) —端与底座(8f)连接,另一端拧入连接管(Se)上的右旋螺母(8d)中,调 节加力杆(8g)焊接在连接管(8e)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十二指肠引流术调节床,由床面(1)、床腿(2)、床头(3)、床尾(4)、纵梁(5)、横梁(6)构成,其特征在于在床面(1)的床头(3)端设合页(7),并与横梁(6)连接,在床尾(4)端的床面(1)下设抬高装置(8)。该十二指肠引流术调节床,与目前垫木墩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节省劳力,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使用方便的优点。
文档编号A61G13/10GK203089752SQ201320186109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
发明者刘娴 申请人:刘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