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孔浆膜腔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浆膜腔引流管,包括导管和导丝,所述导管中设有导丝,所述导管的端部两侧开有至少一个洞孔,所述导管上设有刻度。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浆膜腔引流管的端部开有洞孔,减少了堵塞的发生,可以广泛应用到胸膜腔、腹膜腔、心包穿刺引流积液,操作简单,减少了切口感染及胸腔感染。
【专利说明】ー种多孔浆膜腔引流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引流管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应用于胸膜腔、腹膜腔、心包穿刺引流积液的引流管。
【背景技术】
[0002]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ロ,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ロ愈合。
[0003]静脉导管应用在胸膜腔、腹膜腔、心包穿刺引流积液,缓解患者填塞症状,效果明显,但实际应用中,发生导管堵塞,导致引流不畅。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的引流管在胸膜腔、腹膜腔、心包穿刺引流积液时存在发生导管堵塞,导致引流不畅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多孔浆膜腔引流管,包括导管和导丝,所述导管中设有导丝,所述导管的端部两侧开有至少ー个洞孔,所述导管上设有刻度,所述导管上还设有控制开关。
[0006]优选地,所述洞孔位于导管的前端1-5厘米处。
[0007]优选地,所述洞孔的直径为0.3mm?0.8mm。
[0008]优选地,所述导管为直管、弯管或者外延管。
[0009]优选地,所述导管由聚脲胺脂制成。
[0010]优选地,所述导管的插入端为锥形。
[0011]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浆膜腔引流管的端部开有洞孔,減少了堵塞的发生,可以广泛应用到胸膜腔、腹膜腔、心包穿刺引流积液,操作简单,減少了切ロ感染及胸腔感染。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操作简单,费时短,只需一人操作即可,一般用时在5min左右。而且,该引流管对患者活动影响甚小,外出检查不用夹管,日常护理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5]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多孔浆膜腔引流管包括导管I和导丝2,所述导管I中设有导丝2,所述导管I的端部两侧开有至少ー个洞孔3,所述导管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流量的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的多孔浆膜腔引流管的端部开有洞孔,減少了堵塞的发生,可以广泛应用到胸膜腔、腹膜腔、心包穿刺引流积液。
[0016]本实用新型的洞孔位于导管的前端1-5厘米处,优选地位于导管前端I厘米处,该洞孔3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者三角形等。该洞孔的大小也可以根据需要来设定,优选地为洞孔的直径为0.3_?0.Smm0本实用新型在引流管上设有洞孔可以減少堵塞发生。优选地,所述导管的插入端为锥形,该插入端经锥形和软化处理,便于插入且不易穿破血管壁。本实用新型的导丝用于探测长度,由弾性材质组成。
[0017]本实用新型的导管为直管、弯管或者外延管,还可以是其他管,该导管可以适用各种规格型号的中心静脉导管,可以是单腔、双腔、三腔或者四腔,不同型号的腔对应的管长度不同。优选地,所述导管由聚脲胺脂制成,用不透X射线的PU材料制造,便于显影操作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減少了切ロ感染及胸腔感染的发生率。
[0018]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导管上设有刻度4,可以用于深度标记,从而标记出腔的位置及尺寸。该导管的接头有颜色标记,从而可以标记管腔。
[0019]本实用新型的导丝2活动设置在导管I中,可以是各种金属丝。该金属丝形状上可以为螺旋状或者S型。
[0020]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的端部开有洞孔,減少了堵塞的发生,操作简单,费时短,只需一人操作即可。
[0021]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ー种多孔浆膜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和导丝,所述导管中设有导丝,所述导管的端部两侧开有至少ー个洞孔,所述导管上设有刻度,所述导管上还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洞孔位于导管的前端1-5厘米处,所述导管由聚脲胺脂制成,所述导管的插入端为锥形,所述导丝为金属丝,并且活动设置在导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浆膜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孔的直径为0.3mm?0.8mmo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浆膜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为直管、弯管或者外延管。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3379456SQ201320228515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8日
【发明者】张虎, 孟蕾 申请人:张虎, 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