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血液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2889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简易血液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简易血液净化器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简易血液净化器。
背景技术
:[0002]正常情况下,人体可通过自身免疫系统、肝脏解毒系统、肾脏排泄系统进行解毒和清除。当上述系统发生功能障碍或突然摄入过多、来不及清除,就可能发生代谢产物和毒物积聚过多,引起一系列疾病,如药物、毒物中毒、尿毒症、肝功能衰竭、高脂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需要血液净化方法进行治疗。血液净化是通过弥散、对流、吸附的原理将血液从身体内引出来,通过滤器或吸附器,将血液中有害的物质或成分清除、矫正血液中某些成分的异常,把血液再输回体内,达到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目的。主要包括有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等,血液净化疗法的基本原理是透析、滤过、吸附,根据其基本原理,使用的净化材料主要是分离膜和吸附剂。膜分离依赖于膜的通透性即膜孔的大小;而吸附净化则取决于吸附剂对目标物质的亲和性。但是,传统的血液净化装置都是昂贵的仪器设备,治疗成本高,操作流程复杂,一些病患难以接受。为解决这种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简易血液净化器。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简易血液净化器。[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血液净化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血液进管,壳体的下部设置有血液出管,其中,所述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导流槽、纤维素膜、吸附层和聚丙烯腈膜,所述导流槽呈漏斗状;血液进管、血液出管、导流槽、 纤维素膜、吸附层、聚丙烯腈膜与壳体在制造时一体成型。[0005]所述纤维素膜为三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透析膜。[0006]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吸附层或合成树脂吸附层。也可采用免疫吸附层替换。[0007]所述壳体呈圆柱状,壳体的上下两端渐细收口,上端收口处设置血液进管,下端收口处设置血液出管。[0008]漏斗状导流槽的下部为细端,上部为广口端,广口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细端位于纤维素膜的正上方。[0009]纤维素膜:是由葡萄糖通过糖苷键联结的天然线性高分子物质。通常用于制造纤维素类分离膜的是再生纤维素及纤维素的衍生物,如醋酸纤维素和三醋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类膜对水有良好的透过性,能有效去除血液中对人体有害的小分子物质如肌酐、尿素等, 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此外,由于纤维素是天然的高分子材料,对人体基本上是安全的。 因而纤维素是研究开发最早、应 用最广泛的重要血液透析膜。由于纤维素类膜性能良好,且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纤维素类膜在血液净化用膜的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0010]吸附剂层:膜材料虽然得到广泛应用,但尚存在对大分子溶质、脂溶性好或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透析和滤过清除率差等缺陷,为了弥补膜材料的不足,提高血液净化过程中毒物的清除率,减少副作用,本实用新型设置吸附剂层。活性炭吸附层的制备方法:用磷酸为活化剂、硫酸为添加剂,室温浸泡后,碳化活化制备活性炭。工艺流程如下,用干燥过的玉米秸杆作为原料,皮芯不分离粉碎,称取一定量粉碎过的玉米秸杆,然后加入一定量的活化剂和添加剂,室温下浸泡适当时间,然后一定温度下活化。将得到的产品水洗,调整PH,干燥,得到活性炭吸附层。合成树脂吸附层,可分为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带有可离子化基团的三维网状交联聚合物,属化学吸附剂。吸附树脂对一些脂溶性物质具有是好的吸附作用,目前吸附树脂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吸附安眠药、胆红素、胆酸、肌酐、尿酸以及中分子物质等。免疫吸附层利用将抗体或抗原固定化的方法合成的吸附剂作为为免疫吸附层,其对致病微生物具有吸附快、特异性强、治疗效果好的优点,现已在血液净化临床治疗上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目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免疫性疾病。免疫吸附层主要集中在特异性吸附功能基的选择和载体骨架的合成上,如以醋酸乙烯酯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制得的大孔径共聚物,经皂化、活化后,偶联乙肝抗体制得的免疫吸附层,其对人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或者,以球形纤维素为载体,经过环氧氯丙烷或I,4 丁二醇二甘油醚活化后共价键联小牛胸腺DNA,制备DNA免疫吸附剂用于HP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较高的吸附清除率,可吸附患者体内40% 70%的抗体,已在临床获得应用。聚丙烯腈膜(PAN)由于聚丙烯腈与单体丙烯腈的互不相容性,聚丙烯腈易于提纯。这个特点有利于它用于体外血液净化。同再生纤维素膜相比,聚丙烯腈膜对中等分子量物质的去除能力强,超滤速率是前者的几倍,同时有优良的耐菌、耐有机溶剂等特性。聚丙烯晴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并通过沉淀法提纯,并具有优良的成膜性能和纺织性能。为改善溶质和水的通透性,往往采取共聚、化学修饰、膜拉伸或非对称等方法制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具体为: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设置导流槽、纤维素膜、吸附层和聚丙烯腈膜,纤维素膜和吸附层(活性炭吸附层或合成树脂吸附层),聚丙烯腈膜均为较为低廉的血液净化高分子材料,将其有序的按顺序集成在壳体内。在使用时,将患者导出的血液连接血液进管,经壳体内的导流槽导流,经纤维素膜、吸附层和聚丙烯腈膜进行血液净化后再从血液出管回输给患者。本实用新型制备为一次性用品,成本较低,患者易于接受。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血液进管2、导流槽3、纤维素膜4、壳体 5、吸附层6、聚丙烯腈膜7、血液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 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9]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4,壳体4的上部设置有血液进管1,壳体4的下部设置有血液出管7,其中,壳体4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导流槽2、纤维素膜3、吸附层5和聚丙烯腈膜 6,导流槽2呈漏斗状;血液进管1、血液出管7、导流槽2、纤维素膜3、吸附层5、聚丙烯腈膜 6与壳体4在制造时一体成型。纤维素膜3为三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透析膜。吸附层5为活性炭吸附层或合成树脂吸附层。也可采用免疫吸附层替换。壳体4呈圆柱状,壳体4的上下两端渐细收口,上端收口处设置血液进管1,下端收口处设置血液出管7。漏斗状导流槽2的下部为细端,上部为广口端,广口端与壳体4的内壁固定连接,细端位于纤维素膜3 的正上方。[002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设置导流槽、纤维素膜、吸附层和聚丙烯腈膜,纤维素膜和吸附层(活性炭吸附层或合成树脂吸附层),聚丙烯腈膜均为较为低廉的血液净化高分子材料,将其有序的按顺序集成在壳体内。在使用时,将患者导出的血液连接血液进管,经壳体内的导流槽导流,经纤维素膜、吸附层和聚丙烯腈膜进行血液净化后再从血液出管回·输给患者。本实用新型制备为一次性用品,成本较低,患者易于接受。
权利要求1.一种简易血液净化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血液进管,壳体的下部设置有血液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导流槽、纤维素膜、吸附层和聚丙烯腈膜,所述导流槽呈漏斗状;血液进管、血液出管、导流槽、纤维素膜、吸附层、聚丙烯腈膜与壳体在制造时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血液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素膜为三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透析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简易血液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为活性炭吸附层或合成树脂吸附 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血液净化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上部设置有血液进管,壳体的下部设置有血液出管,其中,壳体内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导流槽、纤维素膜、吸附层和聚丙烯腈膜,导流槽呈漏斗状;血液进管、血液出管、导流槽、纤维素膜、吸附层、聚丙烯腈膜与壳体在制造时一体成型。纤维素膜为三醋酸纤维素中空纤维透析膜。吸附层为活性炭吸附层或合成树脂吸附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A61M1/18GK203139198SQ20132025199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4日
发明者安茜, 王静 申请人:安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