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拭子采样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78282阅读:4961来源:国知局
肛拭子采样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肛拭子采样器,其包括试管型的采样器管及将所述采样器管的开口封闭的采样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管内腔中装存有样本保存液或液体培养基,所述采样器盖的内侧设置有纵长的采样器杆。本实用新型的肛拭子采样器用于临床检验中的肛拭子粪便标本取样,使用本肛拭子采样器可以在全密闭情况下实现样本采集、样本培养、样本储存、样本处理全过程,降低了样本采集过程中其它耗材的浪费,免除了许多人工操作环节,节省了劳动力成本,降低了样本采集及样本操作过程中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的潜在风险,提高了肛拭子取样的生物安全性。
【专利说明】肛拭子采样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肛拭子粪便采样器,尤其是一次性肛拭子粪便采样器。
【背景技术】
[000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伤寒副伤寒和细菌性痢疾归为乙类传染病,按乙类传染病进行预防、控制和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十条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0003]基于以上法律法规,目前从事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人员,饮用水生产、经营人员,医疗卫生用品生产、经营人员以及化妆品生产人员等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每年都会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其中的痢疾、伤寒检查项目的检查程序包括粪便样本采集、样本前处理、样本增菌、样本培养法检测等几个过程。其中样本采集过程目前使用的方法一种是直接由病人自己采集粪便标本,另一种方法是由卫生检验人员用棉签从体检人群肛门采集肛拭子样本。其中第一种粪便样本采集方法存在容易造假,容易因为环境菌体污染而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第二种样本采集方法则容易出现棉签脱落在肛门中而造成采样困难的情况。而且这两种样本采集方法都无法实现样本采集、样本培养、样本处理、样本检测过程全封闭操作,大大增加了样本污染环境或被环境污染的机率,增加了假阳性产生概率和生物安全风险。
[0004]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实现粪便样本采集、样本培养、样本处理、样本检测过程全封闭操作的新的样本采集方法和配套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粪便样本采集、样本培养、样本处理、样本检测过程全封闭操作的一次性使用肛拭子采样器。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得以实现:
[0007]—种肛拭子采样器,包括采样器杆、采样器盖、采样器管和采样器滤网四个部分。采样器盖和采样器管通过螺口咬合,咬合内部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密闭空间用于装存液体培养基。米样器杆一头固定在米样器盖中,一头作为样本米集部位浸没在液体培养基中。米样器滤网固定于采样器盖中,采样器滤网和采样器杆都位于采样器盖和采样器管咬后形成的密闭空间内。采样器盖顶部有一个用于滴液的滴液孔,采样器盖外面的顶部固定有一根易于折断的插销,插销完好时能够将滴液孔堵住,插销被折断后滴液孔就能被打开。
[0008]采样器在使用时,先在采样器中灌装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经辐照灭菌后可以长期保存与使用。在使用采样器时,打开采样器盖,盖上固定有采样器杆,将采样器杆的头部插入被检人员的肛门,在接近直肠的位置转两圈,然后取出采样器杆,插回到采样器管中,拧紧进行液体培养,培养完以后折断插销,从滴液孔中滴出几滴培养细菌进行下一步的检测,其余继续保留作为它用。
[0009]本实用新型的肛拭子采样器可以实现粪便样本采集、样本培养、样本处理、样本检测过程全封闭操作。能有效降低样本对环境的污染及因操作过程中环境对样本的污染引起的假阳性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拭子采样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拭子采样器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3为采样器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采样器盖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5是图4的仰视图;
[0015]图6为采样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7为采样器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使用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明。应该说明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8]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肛拭子采样器包括采样器盖10,采样器杆12,试管形的采样器管14和采样器滤网16。采样器管14内装有辐照灭菌的液体培养基(或样本保存液)。采样器盖10和采样器管14通过螺纹18连接,形成密封结构。
[0019]采样器盖10和采样器管14上都设置有螺纹18,采样器管14上还有一个环形凸槽20。采样器管14的上半部,管壁相对较厚、质地较硬、透明度较差;采样器管14的下半部,管壁相对较薄、质地较软、透明度较高,用于用手捏后挤出培养物。采样器管14可采用塑料一类的常见材料制成。
[0020]采样器盖10外侧顶部设置有插销22,插销22在靠近采样器盖10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减小的易折断的折断部24。采样器盖10上设置一端连通采样器管14内腔的滴液孔26,滴液孔26的另一端越过折断部24深入到插销22内。当插销22完好时能够封住滴液孔26,避免液体从采样器盖10的顶部流出,当插销22被折断后,滴液孔26被打开,密闭空间的液体培养物能够通过折断部24位挤出进行检测操作。采样器盖10内腔的上半部分,在它的壁上置有六条棱形径28,棱形径28以采样器盖的中心轴环形设置,它们中间形成中心孔,用于插入和固定采样器杆12,这样即能固定住采样器管14,又能保证液体培养物能够很容易挤出采样器盖10。采样器盖10内腔的下半部分,用于固定采样器滤网16。采样器盖10的外臂上还设置有三条棱形径30,起到方便手指助力拧紧采样器盖10的作用。[0021 ] 采样器杆12为杆形,其分三个部分,逐步变细,包括:最粗部32、中间部34和头部36。最粗部32表面也最为粗糙,用于固定在采样器盖10上的六条棱径28形成的中心孔41中。采样器杆12的头部36,呈葫芦形状(即头部36的外周壁为波纹形),其中最大处的直径为6.5_,表面相对粗糙,用于直接插入体检人群肛门与直肠交接部位,是采样器的样本采集部位。
[0022]采样器滤网16为中空的圆柱体形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采样器滤网16封闭的一端设置有很多直径为0.6mm的小孔38。这些小孔38允许水分子和细菌细胞的通过,但能阻挡液体培养物中其它的较粗的杂质,从而提高下一步检测过程中的检出效率。封闭的一端的中央还有一个圆形通孔40,这个通孔40的直径与采样器杆12的最粗部32直径一样大小,使得采样器杆12穿过这个孔固定在采样器盖10上六条棱径28形成的中心孔41中。
[0023]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肛拭子粪便样本采集时,拧开采样器盖10,采样器盖10上固定有采样器杆12,将采样器杆12的头部36从被检人群肛门中插入直到肛门与直肠交接处,旋转两周,即完成样本采集。完成取样后,将采样器盖10盖回采样器管14,采样器管14中预先装有样本保存液或液体培养基,因此可直接进行细菌培养。培养完后,从折断部24位折断插销22,露出滴液孔26,挤出几滴液体培养物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或者细菌培养法检测,其余液体培养物继续保存备用。
[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肛拭子采样器,其包括试管型的采样器管及将所述采样器管的开口封闭的采样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管内腔中装存有样本保存液或液体培养基,所述采样器盖的内侧设置有纵长的采样器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肛拭子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盖上设置有一个贯穿的滴液孔,所述采样器盖外侧固定设置有一根可折断的插销,所述插销折断前将所述滴液孔封堵,所述插销折断后露出所述滴液孔,所述采样器管内液体可沿所述滴液孔滴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肛拭子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为圆柱形,其在靠近所述采样器盖的一端设置有向内凹陷的折断部,所述滴液孔沿所述插销的轴线穿过所述折断部深入所述插销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肛拭子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盖内侧以所述采样器盖的中心轴对称设置有六条棱形径,所述采样器杆的尾部通过过盈配合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棱形径中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肛拭子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杆包括一圆柱形的头部,所述头部的外周壁为波纹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肛拭子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盖内侧还设置有采样器滤网,所述采样器滤网上设置有一贯通的可容所述样器杆通过的中心孔和若干个微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肛拭子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滤网上微孔的直径为0.6mmο
8.如权利要求1-7其中之一所述的肛拭子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器管和采样器盖通过螺纹连接。
【文档编号】A61B10/02GK203388890SQ201320414779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12日
【发明者】刘根桃, 王新旺, 朱宏章, 吴晶萍 申请人:苏州发士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