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7939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胸腔穿刺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胸腔穿刺装置,用于胸腔穿刺对插管进行导引的导管体中间有一个开口撕痕,内置有一个导引实芯刺针体,在实芯刺针体尾端连接有六棱柄,前端设有与导管体的导管插头吻合一致的针刺头。使用时,手握六棱柄将导管体随实芯刺针体刺入病人的患侧胸腔,然后按住导管体上端,退出实芯刺针体,再顺导管体内孔插入插管,待插管到位后,再退出导管体顺开口撕痕分开导管体将之排除即可。
【专利说明】胸腔穿刺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腔插管使用的导引管,具体的说是一种胸腔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在医院为病人对胸腔内积液引流时,要进行穿刺置入插导,传统的方法是先用刺针穿刺到患侧部位置入导引钢丝,待导引钢丝进入到排液部位后,再顺导引钢丝置入导管,最后退出刺针和导引钢丝,即进行引流,这种传统的引流器械,主要依靠导引钢丝存在难以掌握和容易伤及其它部位等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穿刺装置,可以很方便的掌握和操作。
[0004]本实用新型包括针刺头和长度刻度标示层,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用于胸腔穿刺对插管进行导引的导管体中间有一个开口撕痕,内置有一个导引实芯刺针体,在实芯刺针体尾端连接有六棱柄,前端设有与导管体的导管插头吻合一致的针刺头。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实芯刺针体与六棱柄相连处有一个挡块。
[0006]在导管体上端设置有按开口撕痕两侧并列的导管柄。
[0007]在实芯刺针体的针体上设有长度刻度标示层。
[0008]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一个导管体配合一个实芯刺针体的方式,使用时,只需手持六棱柄,通过实芯刺针体将导管体送入到引流部位,退出针体,再顺导管体内孔置入插管待插管到位后,再退出导管体,并将导管体顺开口撕痕撕开分两瓣排除,即可固定插管排液,结构设置科学,掌握操作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传统的导引钢丝不易掌握和操作以及容易增加病人痛苦的问题,可广泛推广到各地医院配置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2]图中:1、导管体,2、开口撕痕,3、实芯刺针体,4、针刺头,5、六棱柄,6、导管插头,7、开口柄,8、挡块,9、长度刻度标不层,10、插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图1所示:用于胸腔穿刺对插管10进行导引的导管体I中间有一个开口撕痕2,内置有一个导引实芯刺针体3,在实芯刺针体3尾端连接有六棱柄5,前端设有与导管体I的导管插头6吻合一致的针刺头4。实芯刺针体3与六棱柄5相连处有一个挡块8。在导管体I上端设置有按开口撕痕2两侧并列的导管柄7。在实芯刺针体3的针体上设有长度刻度标示层9。[0014]使用时,将导管I随实芯针体3刺入病人胸腔引流部位内,一只手握住开口柄7稳定导管体,一只手握住六棱柄5将实芯针体3抽出,再将插管10由导管体I上方的内孔置入到位后,再将导管体I顺插管10抽出,待抽到一定位置后,即离开病人身体后,再通过两个开口柄7将导管体I顺开口撕痕2撕开为两瓣排除,即可直接使用插管10引流积液。
[0015]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实芯刺针体3外设有长度刻度标示层9,可方便手术时掌握刺入的深度。
【权利要求】
1.一种胸腔穿刺装置,包括针刺头(4)和长度刻度标示层(9),其特征在于:用于胸腔穿刺对插管(10)进行导引的导管体(I)中间有一个开口撕痕(2),内置有一个导引实芯刺针体(3),在实芯刺针体(3)尾端连接有六棱柄(5),前端设有与导管体(I)的导管插头(6)吻合一致的针刺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实芯刺针体(3)与六棱柄(5)相连处有一个挡块(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导管体(I)上端设置有按开口撕痕(2)两侧并列的导管柄(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实芯刺针体(3)的针体上设有长度刻度标示层(9)。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3379199SQ201320474469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6日
【发明者】刘晖杰, 许华, 吴悠扬 申请人:襄阳市中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