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82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包括有泵体,泵体内设置有控制器、电机、传动装置和用于挤压输液软管的叶片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叶片组工作,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设置于输液管两侧的光电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电检测装置来检测对应的光通量,从而实现输液软管疲劳程度的检测,进而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的速度,实现对不同疲劳程度的输液软管输液的精度控制;同时,利用检测光耦触发提高检测的效率,增加控制精度。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专利说明】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背景技术】
[0002]输液泵作为一种为病人进行高精度输液的医用器械,其精度控制非常重要。然而在输液过程中,输液软管存在疲劳特性,主要表现在随着输液时间的增加以及挤压速度的变化,流经受泵体叶片挤压的部分软管截面积将变小,导致单位药液流通量变小,从而影响最终的输液总量。
[0003]针对该问题,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解决:第一,专用输液管方法,采用专用的工艺和材料生产输液管,控制其输液过程的疲劳特性,结合专用的输液泵,最终实现输液精度控制。第二,多管测试疲劳曲线内置库方法,即通过事先测试多种市场上流行的输液管,得出其挤压速度及管变形等参数,形成相应的数据库,通过查询等算法进行电机变速,最终实现输液精度控制。
[0004]现有方法中,其中第一种专用输液管方法,虽其精度得到控制,但成本相对较高,难以广泛应用。第二种方法多管测试疲劳曲线内置库方法,成本相对较低,但测试时间相对较长,不同厂家生产的软管因其采用不同材料或同一种材料但配方不一都会导致其表现出来的抗疲劳特性不一致,故需要对每一种型号的输液管进行测试,故耗时长,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检测输液过程中存在因管疲劳而导致变形的实时数据参考量,并利用微处理器对此参考量进行处理来实现电机速度改变,从而实现对输液精度控制的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包括有泵体,泵体内设置有控制器、电机、传动装置和用于挤压输液软管的叶片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叶片组工作,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设置于输液管两侧的光电检测装置。
[0007]进一步,所述光电检测装置为红外光电检测装置。
[0008]进一步,所述红外光电检测装置包括相互正对的红外光发射器和红外光接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红外光发射器的输入端,所述红外光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的输入端。
[0009]进一步,所述泵体内还设置有检测光耦,所述检测光耦设置于叶片组的中部叶片的后端。
[0010]进一步,所述光电检测装置设置于叶片组的中部叶片前端的两侧。
[0011]进一步,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光电检测装置来检测对应的光通量,从而实现输液软管疲劳程度的检测,进而通过控制器控制电机的速度,实现对不同疲劳程度的输液软管输液的精度控制;同时,利用检测光耦触发提高检测的效率,增加控制精度。【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泵的系统结构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液泵的主视图;
[0015]图3为正常挤压情况下输液泵的纵剖面图;
[0016]图4为正常挤压情况下输液泵的横截面图;
[0017]图5为软管疲劳情况下输液泵的纵剖面图;
[0018]图6为软管疲劳情况下输液泵的横截面图;
[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1]参照图1,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包括有泵体,泵体内设置有控制器、电机、传动装置和用于挤压输液软管的叶片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叶片组工作,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设置于输液管两侧的光电检测装置。
[0022]参照图3,叶片组2的叶片前端还设置有一块挡板,所述光电检测装置设置于叶片组2前端与挡板6之间的两侧。
[0023]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泵工作时,将输液管I放置于叶片组2与挡板6之间。
[0024]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光电检测装置为红外光电检测装置。
[0025]参照图2,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红外光电检测装置包括相互正对的红外光发射器和红外光接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红外光发射器的输入端,所述红外光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的输入端。
[002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0027]参照图4,当输液管I压入泵体7,开始进行输液,如图3所示,此时叶片组2开始对输液管I进行波浪形挤压。软管未发生挤压变形前,由于光穿透输液管I (即光穿过两层管壁及药液)后,因其发生光反射及光吸引等因素,将达到60%以上的光衰,使得红外光接收器4接收到最小光通量,如图4所示。随着输液泵不断地对输液管I进行挤压造成软管的疲劳,最终逐步变扁,如图5、图6所示,输液管I与叶片组2之间露出空隙,随着疲劳程度越来越大,其空隙也就越来越大,使得红外光接收器4接收到的光通量逐步增大,转换成的电压信号也将越来越大。
[0028]参照图3,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泵体内还设置有检测光耦5,所述检测光耦5设置于叶片组2的中部叶片8的后端。
[0029]参照图3,由于泵体7中的叶片组2呈正弦波浪形运动,当输液管I的左右两端受到叶片组2挤压时,中间受检测的管体被释放,此时中部叶片8升到最高位置并触发固定于泵体7内的检测光耦5,使得检测单元进入程序中断,读取红外光接收器4转换的电压值Va,其执行流程如图7。
[0030]参照图2,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光电检测装置设置于叶片组2的中部叶片8前端的两侧。
[0031]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0032]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种种的等同变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泵体,泵体内设置有控制器、电机、传动装置和用于挤压输液软管的叶片组,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电机的输入端,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装置驱动叶片组工作,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设置于输液管两侧的光电检测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检测装置为红外光电检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光电检测装置包括相互正对的红外光发射器和红外光接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红外光发射器的输入端,所述红外光接收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内还设置有检测光耦,所述检测光耦设置于叶片组的中部叶片的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检测装置设置于叶片组的中部叶片前端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检测输液软管疲劳度的输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步进电机。
【文档编号】A61M5/142GK203447583SQ201320487391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9日
【发明者】廖君才 申请人:广州华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